民眾對法官的信任度創新低,圖為去年九月,一群家長參加在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的﹁白玫瑰運動﹂,要求政府淘汰輕判性侵幼童犯的不適任法官。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曾吉松攝影 |
圖/聯合報提供 |
「司法是正義最後一道防線,法官不受信任是很危險的事」,主持這項調查的元智大學管理學院教授、群我倫理促進會理事長許士軍說,「往年調查中,新聞記者獲得的信任程度,在各角色中僅略高於立委。想不到今年調查結果,法官還排在記者之後,可能是因受到少數法官涉貪瀆及恐龍法官做出烏龍判決的影響。」
群我倫理促進會秘書長鄧佩瑜說,這是群我倫理促進會成立十年以來,所做的第六次台灣信任調查,今年是建國百年,今天也是李國鼎先生逝世十周年忌日,期望台灣能營造出互信、互助的社會環境。
在調查中,除了家人朋友外,民眾最信任的社會角色是醫生,其次是同事鄰居、中小學老師、學者專家、企業負責人。最不信任的角色是命理師,其次是名嘴、外勞、民代。最信任的社會團體是消費者保護及環保團體,最不信任的是媒體。
在政府、社會和人際三項信任構成指標中,受訪者對人際信任最高,對社會組織,如消費者保護、環保、宗教及食品認證、健保制度等社會制度信任度僅略高於平均值。對政府角色、政府機關及政策領域則低於平均值。
在「司法信任」項目中,民眾比較信任警察,其次是檢察官,法官的信任度最低。若和其他社會角色一起評比,民眾對法官和檢察官的信任度,竟還低於向來低分的新聞記者,只略高於民代、外勞、名嘴和命理師。
在兩岸政策信任度方面,若以一至十分做為信任程度指標,數值愈高代表信任度愈高,民眾對國民黨的兩岸政策信任度僅五點零五,略高於民進黨的四點二四。
詐騙案層出不窮,當被問到「我們對別人都應先保持懷疑的態度,比較不容易受到傷害」,將近六成的受訪者表示同意。但也有五成四的受訪者認為人與人間仍會互相幫助。
這次調查是由群我倫理促進會策畫,與信義文化基金會合辦,委託遠見民調中心於今年二月十八日至廿三日間,每晚六時廿分至十時,對台灣地區的成年人進行電話訪問,有效樣本數一千零八十七人,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百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