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境外移入台灣首例疑似狂牛症死亡
2010/12/09 20:36:55瀏覽393|回應0|推薦1

境外移入台灣首例疑似狂牛症死亡

  • 2010-12-09
  • 中國時報
  • 【邱俐穎/台北報導】
國內傳出第一個疑似新型庫賈氏病(俗稱人類狂牛症)境外移入病例。圖為首家加入台北市自主管理聯盟的速食連鎖店「摩斯漢堡」,在店門口貼上「拒吃美國牛絞肉、內臟、脊髓」的貼紙。(圖文:林澔一) 
<br>

國內傳出第一個疑似新型庫賈氏病(俗稱人類狂牛症)境外移入病例。圖為首家加入台北市自主管理聯盟的速食連鎖店「摩斯漢堡」,在店門口貼上「拒吃美國牛絞肉、內臟、脊髓」的貼紙。(圖文:林澔一)

     國內傳出第一個疑似新型庫賈氏病(俗稱人類狂牛症)境外移入病例,個案是一名卅幾歲年輕男性,曾赴英國、狂牛症疫區留學後回國,二年多前出現失智、嗜睡等相關症狀,今年五月死亡。由於生前未進行病裡切片、往生後也沒有進行遺體解剖,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非確診個案,但也無法排除」。

     疾管局表示,該病例為六十三年次男性,卅四歲發病。在民國七十八到八十六年間曾赴英國念書,當時正是英國牛海綿腦病的高峰期,九十七年下半,個案逐漸出現記憶障礙及嗜睡症狀,隔年三月至台北市醫學中心就醫,當時即通報為庫賈氏病,且無法排除為新庫賈氏病病例。不過當時家屬拒絕進行切片,而個案死亡時,家屬拒絕病理解剖,遺體隨即火化。

     疾管局副局長林頂表示,病例需透過病理切片及解剖,才能通報為確診個案,病人雖沒有經過切片、解剖,但由腦波、核磁共振診斷結果及旅遊史判斷,雖非確診個案,但也無法排除係境外移入案例。

     林頂說,新型庫賈氏病者在發病前一.五年到三.五年間捐血,造成其他人透過輸血感染風險極高,但目前相關文獻因輸血感染病例,輸血後發病時間間隔最長七年,由於個案十年前曾捐血,目前確定有兩位受血者,一名輸血隔年即因疾病併發敗血症過世,另一名迄今沒有相關症狀,將持續觀察,不必過於擔心。

     疾管局提醒,若民國八十五年前後曾長期居住英國,出現焦慮、憂鬱、持續疼痛、運動失調、失智等疑似症狀,就醫記得向醫師告知旅遊史。

     衛生署庫賈氏病諮詢委員會召集人陳順勝表示,由於該名個案的腦波及腦脊髓液,同時顯現新型及傳統庫賈氏病症狀,該個案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入新型庫賈氏症的新增病例。

     目前全世界,包含此個案在內,共有二二二新型庫賈氏症確診病例,只有五例存活。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kwo&aid=468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