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國科會指出地震危險區域 呼籲民眾加強防災應變能力
2010/02/01 18:29:03瀏覽609|回應0|推薦0
[災害預防] 國科會指出地震危險區域 呼籲民眾加強防災應變能力
作者:美寶人文科技 現職:簡訊網科技臺灣編輯單位
文章來源:mepopedia.com
發佈時間:2010.01.28
[災害預防] 國科會指出地震危險區域 呼籲民眾加強防災應變能力(英文版

《今日新聞》、《中央廣播電台》&《中時電子報》(2010/01/22)斷層活動是陸上地震發生的主因。國科會於21日召開記者會,首度公布國研院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所彙整的台灣活動斷層的調查資料。提醒住在斷層通過地區者,應強化防災觀念、注意地震防災措施。

《中央廣播電台》與《中時》報導中,國科會引述中央地質調查所針對台灣33條斷層中的8條研究報告:就目前看來,位於嘉義的梅山斷層、花蓮的米崙斷層,50年內發生規模7以上地震的機率達44.9%和41.4%。《中央廣播電台》引述台大地質系教授陳于高解釋,預估系統根據美國、紐西蘭、日本的模式推估、修正,再套用台灣的數據,還有誤差空間,推估結論積極意義在於提供發生機率高、時間點近的地區作優先防災參考。

《中時》報導地方反應,嘉義縣副縣長吳容輝表示將加強防震演練;南投縣府則要求國科會提出清楚證據,指責所發佈的預測消息將引起民眾恐慌;由於在建築技術規則中,花蓮縣被列為強震地區,因此建物安全係數等級高於外縣市,此外,縣府建管單位與建築師公會也有合作共識,凡是施工中的建管工程,遇四級以上地震時,監造建築師於震後一定要到場重新勘驗,以確保建物安全無虞,希望藉由法規與行政作為作好事前防範。

據《中時》報導,多位專家包括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鍇紋、台灣省建築師公會花蓮辦事處主任歐陽昇等表示,「九二一」之後,我國對建築物抗震能力的要求,全球僅次於日本,台灣近幾次遇到規模接近七的地震,都能安然無恙,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建築技術的改良。


深入資訊:
經濟部地質調查所
今日新聞 2010/01/22
中央廣播電台 2010/01/22
中時電子報 2010/01/22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kwo&aid=374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