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正要創業的人比較喜歡逐步指導的公式,或是一套他們可以用來達成目標的具體規則。問題是,世上根本就沒有這種東西。我們有的,只是一種思考方式,讓我們可以處理各種不同的情境,並且在各種不同的機會出現時,好好把握。雖然我們不可能個個都是伍茲、畢卡索或莎士比亞,但人人都可以學會打高爾夫、畫畫或寫十四行詩,而且,人人都能學會財務獨立。
創業要革新才賺錢?教育市場更昂貴!
人們在第一次創業時,得到的壞建議是如此之多,有時候我都覺得奇怪,怎麼還會有新公司存活?
比方說,你經常會聽到,要成功就要有獨特的產品或服務,要提供別人所沒有的東西,或是,你應該選一個競爭少之又少的行業,靠著獨攬市場而獲利。
我的建議正好相反。我從不要第一個進入市場,我喜歡有許多競爭者。是的,我也想要與他們有差異,但越多的人賺錢的產業,我就越覺得可以進去。
我是用三個標準來評估我的新事業,我想,首次創業的人八成也適用這三個標準。
第一,我所要的,是一個有百年以上的生意概念。好吧,也許不用到一百年,重點在於:這是個已經確立的概念,每個人都能了解。不要新概念,也不要革命性的概念,為什麼?因為,再也沒有比教育市場更昂貴的事情了。
一九八0年代初期,我把快遞事業帶進亞特蘭大時,就在慘痛中發現這一點。當時,那裡的公司處理快遞的方法,是叫祕書坐計程車出去送包裹。祕書不要我們的服務,她們喜歡有離開辦公室的時間;而公司則壓根不知道他們需要我們的服務。我們必須做宣傳信、打廣告,並做公關促銷。而我們要教育大家的是快遞服務,不是什麼先進的新科技。我告訴你,那非常、非常的昂貴,害得我們受傷慘重。我寧可進入全世界最大、最競爭的市場,和其他幾百家公司進行肉搏戰。
怎樣跟別人不同
當然,如果你要跟別人競爭,你對待客戶的方式,就必須和別人有所區別。這就要談到我的第二個標準:我要一個古舊的產業。我所指的,未必是「過時的」產業。我所談的產業是,裡頭大多數的公司都和客戶脫節。或許是客戶的需求已經改變,但業者還沒注意到;也或許是現有業者的科技不夠先進。不管怎麼說,變化已經出現,而產業還沒跟上。
我的倉儲公司──城市倉儲,就是個好例子。我開始觀察這個產業時,注意到除了幾家大廠之外,檔案倉儲公司都在睡覺。他們的古老倉庫,是設計用來為客戶放死檔案的。於此同時,這個產業已經完全改變,大城市的房地產變得非常貴,客戶還想要有地方存放活檔案──也就是偶爾還會用到的檔案。這時的檔案倉儲業,正要轉型成檔案庫存取事業了,但好像沒人注意到這件事。鐵山(Iron Mountain)和皮爾斯(Pierce Leahy)是兩大例外,這兩個產業巨人後來合併。他們看出了這個變化,並在郊區建造大型而現代化的檔案庫存取設備。在這過程中,他們成了產業的驅動力。
我覺得這裡有機會,但有些事我沒搞懂。其他業者怎麼會還在睡覺?他們為什麼還能生存?為什麼還沒有流失客戶?我發現,答案是:有些大客戶不願他們的檔案搬到別的地方。他們不願他們的資料遠離市區,萬一在一小時之內就要某個檔案,那該怎麼辦?
這就得到我評估成功新事業的第三個標準:利基。我要在市區建一個大型而現代化的設備,用最先進的科技,設計出專供檔案庫存取的設備,讓我和現有的檔案倉儲老公司有所區隔。客戶希望離他們的資料很近,我就靠地點來和產業巨人競爭。
事實上,對每一家新公司而言,擁有利基是關鍵所在,但原因和大多數人所想的不一樣。這和高毛利率有關,你必須確保新公司的資本可以撐得夠久,讓你把事業做起來。如果你是新公司,你就不能用價格競爭,因為你會倒閉。但你還是要搶客戶,這也意味著,你得在現有的費率下,提供客戶更多的價值。
問題是:你要如何在不增加直接成本、不削減毛利率,以及不花光創業資本的情況下,提供更多的價值?答案通常就在你所選擇的利基。
例如,我知道最新的檔案庫存取科技,讓我可以把天花板蓋得更高,從而降低我的直接成本。同樣是一萬平方英尺,我可以放十五萬箱,而其他人只能放四萬或五萬箱。
這,就是我建立成功新事業的三個標準:一個百年老概念、一門古舊產業,和一個利基。我知道,有些人會想:「假如每個人都採行這套標準,人類哪會進步?」是的,他們說得沒錯,我無意給天才們潑冷水,我完全贊成創新與創立新產業,如果你是愛迪生、史密斯(Fred Smith,聯邦快遞創辦人)或比爾.蓋茲這樣的人物,別管我的標準,放手去做、去改造世界吧。
只是,我們大多數人的創業目標沒那麼偉大。如果事業做得起來,還能夠成長,我們就心滿意足了。如果你跟我們一樣,那就接受我的建議:不要嘗試去把革命性的新觀念轉化成事業。找個不錯的老觀念吧。
(本文轉載自諾姆.布羅斯基、鮑.柏林罕新書《師父》,中文譯本由早安財經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