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藍綠和解 不可能?跨藍綠 選人不選黨?
2014/05/30 20:01:44瀏覽1937|回應1|推薦2

【黃國昌VS.郭冠英】

 

 

藍綠和解 不可能?跨藍綠 選人不選黨!

 

黃國昌不能代表「中研院」 整體形象;就像蔡丁貴不能代表「台灣大學」教授 整體形象與素質一樣。

 

各校「社會研究所」學者、「政治系所」學者 都應該知道:爆粗口就是「語言暴力」;佔領立法院,「攻擊行政院」在某種程度上,就是要推翻既有政府、使國家陷入無政府狀態。學生若超過十八歲,就須為自己行為負責。

黃國昌(中)不能代表「中研院」 整體形象

 

顛覆既有政府與體制,通常是多數「社會學者」的社會革命運動,與「政治學者」為獲取政權的政治手段;表面上像是學習了西方的民主文化與精髓,實質忽略了東方人文的傳統思潮與文化脈絡;於是「西方民主」養成了「東方暴民」;「過度開放自由」養成了「罔顧法治、任意叫囂的社會亂源」。

 

其實黃國昌、蔡丁貴,或是郭冠英的個人行為、都應該由個人來承擔;但是「標準必須一致」,這樣才是真民主、才是法治公平、才是社會正義。不是藍綠有別、省籍有異。

 

 

【沉默螺旋 理論】

郝柏村用老一代人、那年代的語言說「學生攻擊行政院是暴動」,其實在他的年代語言與價值觀而言很正確,也可以理解曾為軍事強人的內心深切感受與痛苦;這是事實,卻沒人敢說。為什麼呢?因為一說,就會被「貼上標籤」,這正是「傳播學」中一直爭議不斷的「沉默螺旋」理論。

 

施明德、蘇起等七人剛提出「大一中」理念,綠營就立即有人要與施明德劃清界線?!其實這只是民進黨的政治手段與政治立場表態。有人說政治立場很重要,政治表態也很重要,所以「政治是不允許、也沒有中間選民與和平分子的空間」?政治不再是管理眾人的智慧,而演變為族群、階級、與意識形態的鬥爭?

 

無論藍綠,凡是中間分子與和平分子一說話,怕就被「貼上標籤」。像日前星雲法師不說話都要被貼上標籤一樣!所以「正義之聲」越來越沉默。偏激、一面倒「所謂的-自由之聲」,就越來越猖狂。傳播學中在「沉默螺旋」理論中也提到:多數人表面是沉默了,但在沉默的表象之下,極可能醞釀著下一股風潮的爆發?!

 跨藍綠,七人拋大一中。

 

【中國,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適合哪一款?】

綠可以與紅合作,藍也可以與紅合作;唯獨綠不能與藍合作?!

毛澤東不與蔣中正合作,蔣中正與毛澤東多次談判合作也失敗;蔣中正可以與美英合作,毛澤東也可以與日俄合作!?但就是自己人不能合作!

這是怎麼回事?是 中國人「自己人 打自己人」的歷史宿命嗎?

 

【超越藍綠,藍綠和解;以中華民國台灣 全民 福祉為依歸】

西方【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是由50個州和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國旗上紅色及白色橫條各76條,共13條,紀念最初的13個州,目前已有50個州,1個聯邦直轄特區,以及若干海外領地。

東方【日本國】,為君主立憲國;領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小島所組成。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頒布「日本國憲法」,規定日本司法、行政、立法「三權分立」,日本天皇有象徵崇高與精神領袖意義(英國女皇 亦同),國家行政大權則由首長與國會所掌握。

 東方還是西方?向左走?向右走?

中國,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兩岸關係怎麼走?中國人究竟適合君主立憲、還是民主共和?中國聯邦?中國全體人民的素質與素養如何?台灣全體人民的素質與素養又如何?普世價值、他山之石很好,可供比較分析與參考;但因人因時因地制宜更重要。

超越藍綠、藍綠和解,我們可以先從「選人、不選黨」開始。

  

適用“范蘭欽條款”嗎?

http://blog.udn.com/timj/13744425

 

(2014.05.30-1328)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chenhwa&aid=13758438

 回應文章

林勞貝
2014/06/06 17:21
國民黨不除,台灣必死無疑! 不是被整死就是被綁入中國去死! 在台灣,只能選黨,不能選人,再好的人進了國民黨都變成老百姓的敵人了!(gft@df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