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9日台灣所舉行的「九合一」地方選舉,原先大家就不看好國民黨的選情,但是國民黨慘遭崩盤式的選舉結果,卻是讓人相當的納悶,這似乎有一點像2008年民進黨挫敗式的選舉一樣。只是僅有6年的時間,台灣的政治又出現一次藍綠大洗盤,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也許就像新北市長朱立倫他要競選國民黨主席所說的,經濟與兩岸本來是國民黨的優勢,但執政6年多來,民眾卻普遍感受到荷包縮水,財富分配嚴重不均。失靈的市場經濟與失能的政治體系,導致執政黨必須付出慘痛的政治代價。
他又認為兩岸交流和平互利本是民眾所期待的,但因分配的扭曲,特權的疑慮,加上少數台商回台後的惡劣行徑,加深了人民對執政黨的不滿。另外,近年來的高房價,十二年國教爭議,食安事件等,更讓民眾不安,喪失對政府的信心。
●「父與子」關係的斷裂
朱立倫的觀察沒錯,但是他卻忽視了台灣社會結構的改變,簡單的說就是「父與子」之間的斷裂,那什麼又是「父與子」之間的斷裂呢?這可能需要從俄羅斯文學家屠格涅夫所寫的經典小說《父與子》談起。
屠格涅夫所寫的《父與子》這本小說裡,父親與兒子代表著俄國兩代之間日益增長的代溝,兒子角色代表「首號激進份子」,他們崇尚虛無主義和拒絕舊有的規則。而屠格涅夫寫《父與子》是想回應在1830年代至1840年代,他所見到的自由主義和正在成長的「虛無主義」運動,這兩種不同思維之間日益成長的文化分裂。
簡單的說,在沙皇時代的俄國,父執輩大都是屬於貴族階級,在農奴制之下,他們可以維持很好的生活,貴族當然有足夠的能力送兒子到進步的西歐留學,等到這些子執輩學成歸國以後,他們受到西歐進步主義的影響,對於俄國還停留在農奴制的時代,他們就出現改造社會的理想,這就跟父執輩仍固守在貴族階級制度下,父與子之間就產生了很大的衝突。
從屠格涅夫《父與子》小說所呈現的意涵,應該可以引用來看台灣這一次「九合一」選舉所出現的特殊現象,兩者其實是頗有相似之處。例如我在《中評月刊》2014年12月號裡面所寫下的選前觀察,即「年輕人不肯支持國民黨的候選人,中、壯年人被炒得快要一整年的「地溝油」事件,已經對國民黨執政失去信心。唯有老年人口為了他們的退休金不被民進黨砍去18﹪,所以還願意支持國民黨,所以說這次選舉國民黨要大贏,說不可能就是不可能」。
這只是簡單的觀察,但是如果要更深層的理解現存台灣社會結構的關係,大家應該知道,台灣當前的子執輩,幾乎從他們認識這個世界以來,網路、手機通信,已經是他們認為應該就有的東西,所以他們隨時不在下載最新的信息,或使用臉書、LINE在跟朋友聯繫,這在台北市的捷運車廂裡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年輕人一坐上捷運列車,大部分就馬上當起低頭族,而父執輩在車廂內卻是閉目養神,這是台灣子執輩跟父執輩最大不同的地方。
所以,國民黨這一次崩潰式的選情,其實在選前幾天年輕人就已經不斷使用新的通信系統,到處揪團變成「婉君」(網軍),大舉的支持他們所喜歡的候選人。這個現象尤其出現在台北市長與市議員的選舉方面,柯P能在深藍板塊居大的台北市當選市長,就是靠「婉君」快速「造神」的結果。
事實上,台灣網路通信的力量之大,從2013年洪仲丘事件發生以來,該案由「公民1985行動聯盟」在2013年8月3日所發起的「萬人送仲丘」遊行,在總統府前的凱道集結,估計有25萬人以上。
同樣的,2014年3月18日至2014年4月10日(23天)內所發生的「太陽花學運」,學生不僅佔領立法院,還利用網路通信號召全台民眾在3月30日至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靜坐、遊行。大約有50萬人以黑衫為標誌的抗議者,紛紛湧入博愛特區及立法院周邊。
這兩次以素人為主的「公民1985行動聯盟」和學生團體「黑色島國青年陣線」,他們利用網路通信所糾集出來的「婉君」,原本就已經預示著新通信世代的崛起,這應該是和以往由政治團體所召集出來抗議的屬性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當台灣的大學生不斷的揪團變成「婉君」之時,連勝文的政見卻沒有貼近這一批批「婉君」的需求,反而被掛上「權貴」的稱號,引得年輕人到處都在質問連勝文何得何能,為何能夠住到「帝寶」去,雖然連勝文後來決定搬出「帝寶」,但是他的「權貴」標籤已經被貼上去,想抹掉這個標籤,為時已晚,這應該是連勝文失敗的最大因素。
因此,台灣的「父與子」新舊世代的不同投票風格,才是這次國民黨大崩盤的主因。過去國民黨依靠「基本盤」的政治板塊來維護政權,但是2014年的基本盤卻完全被打破。選前泛藍的學者大部分認為不可能會造成這種後果,因為他們認為國民黨的「基本盤」還是存在,不可能一夕間就被翻轉,這種看法跟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王應傑的說法差不多,王應傑認為年底「九合一」選舉,在「基本盤」的帶動下,國民黨籍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台中市長參選人胡志強,都可以以些微票數險勝對手,對整體政治格局的衝擊並不大。
所以這次選舉國民黨還是相信「基本盤」,也相信基本盤不會鬆掉,因此,國民黨並沒有尋求改變,只是照著他們自己的選舉步調繼續走下去。所以在選舉的過程中,才會出現國民黨的榮譽主席連戰在幫連勝文助選中,還在回憶日據時期的「皇民化」運動,甚至把柯文哲家裡三代看成都是「皇民化」的產物,而不是談台灣年輕人當前所面臨的就業、低薪等困境。顯見台灣當前「父與子」之間的矛盾還是存在的,我們不必要把頭埋在砂堆裡,當一隻鴕鳥就以為什麼都不知道。
其實,從台灣民主化以來,日本統治時期的台灣,許多對台灣有利的日治產物,都被台灣翻上來歌頌,例如建造烏山頭水庫和嘉南大圳的八田與一,已經變成嘉南地區最值得紀念的一位日本水利工程師。還有日據時期日本為了製糖,在台南、高雄田間鋪設運送甘蔗的小鐵軌和糖廠,早期也變成城鄉間重要的交通工具,這跟大陸屢屢痛斥日軍進行南京大屠殺的悲劇,在歷史結構中完全有不同想像的記憶,也就是這方面兩岸的思維可是有天差地別的感受。
所以連戰搬出柯P三代被「皇民化」,不僅無法感動年輕人,恐怕中壯年沒有受過日本統治的台灣人民,也很難產生「憶苦思甜」的效果,反而會遭到年輕人指責連家沒有一間工廠,卻有數不清的房地產,這又是哪裡來的呢?
從這可以看出,國民黨太忽視了年輕人這幾年的感受,也忽視網路世代揪團投票的力量,更沒有徹底反思現在年輕人在生活中所面臨的困境。
而台灣年輕人的問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已經多次在會見台灣團體中提過,但是國民黨人還是相信只有他們能夠創造兩岸和平,如果讓民進黨上台,所有的兩岸和平會化為烏有。這種恐嚇式的選舉語言,已經嚇不倒年輕世代族群,他們早就懂得利用選票,把執政無能者逼出政治舞台。
●朱立倫未來的改革
在國民黨崩潰式的失敗以後,行政院長江宜樺在責任政治下主動請辭,國民黨主席馬英九也是在黨員的壓力下,請辭了國民黨主席。過去必須為兩岸關係負責者的最高長官都請辭了,國民黨還看得到未來?
其實,在「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思維裡,多數的人比較會看勝者如何治理縣市,而不太會看敗者的未來該如何走下去。事實上,國民黨經歷這次的敗選之後,原本大家應該搶著當黨主席,像台北市長郝龍斌、台中市長胡志強,甚至是名嘴周玉蔻都曾表示想要選國民黨主席,但是最後還是讓朱立倫一個人同額競選,這應該是對的,在國民黨新敗之下,如果為了選舉黨主席又來一次黨內廝殺,國民黨將難以再起。
這就像2008年民進黨大敗之後,幾大天王也沒人敢主動參選民進黨主席,最後就由新潮流系力拱蔡英文出面,這才解決了民進黨缺乏黨主席人選的困境。而在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4年的期間,她確實把原先趴在地板上的民進黨給帶起來,在蘇貞昌繼續接棒2年的黨主席之後,民進黨的黨權又回到蔡英文的手中,成功的製造出「九合一」選舉的大勝利。
那麼未來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是否能循著蔡英文之路,也把國民黨給帶起來呢,這可以從他競選黨主席的政見中來作分析。
朱立倫的競選政見,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他認為10多年來台灣的憲政僵局及失能的政治體系,無法解決人民的
問題。唯有重建權責相符的制度,讓人民的力量進入體制內運作,才能打破憲政僵局,解決藍綠對立的局勢。
二、他提出修憲公投以內閣制取代現行的雙首長制,並且已勢在必行。
三、擴大青年參與,降低投票年齡到18歲;降低政黨門檻到3%;推動不在
籍投票及檢討單一選區兩票制都應納入國民黨的主張。
這之間最為困難的應該是要把台灣雙首長制,改為內閣制。其實台灣所施行的「中華民國憲法」本來就是架構在內閣制的精神上,但是「中華民國憲法」施行不到兩年,由於國府搬遷到台灣,在將近實施40年的戒嚴體制,也就是「威權體制」下,原有的內閣制精神,被戒嚴體制給破壞,從李登輝時代一直修憲,修到雙首長制,而且在立法院被刪除了對行政院長的同意權之後,行政院長就變成總統的CEO(執行長),所以在陳水扁時代第一任的行政院長唐飛,他的任期從2000年5月20日到2000年10月6日就離職,任期不到半年。而扁朝另一位行政院長謝長廷也任職不到一年,就被陳水扁給踢出行政院。
由此可知,台灣現在實行的「雙首長制」並非法國的雙首長制,而是李登輝不想當虛位總統,才修憲修到今天像一隻「憲政怪獸」的模樣。現在的問題是,政府的體制過去民進黨是主張「三權分立的總統制」,而國民黨本來就是主張議會內閣制。
這可從2000年12月12日當時的行政院秘書長邱義仁,他在華府發表演講時表示:「此次選舉獲勝的民進黨有信心在立法院取得落實政治改革的多數支持,並期待在明年完全落實中央政府精簡;此外,憲法也必須從現行的五權憲法,修改成三權分立」。
邱義仁還說,「民進黨長期以來都是主張總統制,雖然國發會的共識是雙首長制,但是卻造成總統、行政院長與立法院間的權責不清。所以如果在野黨的堅持要維持雙首長制的話,那也可以,但是一定要修成法國式的雙首長制,而不是維持當前這種憲政怪獸的制度。」
事實上,台灣目前所實行的「雙首長制」,確實有許多問題存在,所以朱立倫提出應改為「內閣制」,李登輝這次也力挺內閣制。針對先前主張推動內閣制憲改的新北市長朱立倫篤定當選國民黨主席,李登輝在2014年12月13日晚間出席台教會募款餐會受訪時說,朱立倫當選後,應與民進黨加強憲政改革會議,憲政改革未來會把總統制改內閣制,「內閣制自然不需要選2016總統」,這是李登輝調侃朱立倫要選國民黨主席,卻不想選2016年的總統。
所以,國民黨以目前還是執政黨的優勢下,在2016年想要把台灣的雙首長制改成議會內閣制,如果不跟民進黨進行政治交易,恐怕很難實現。那麼國民黨該用什麼跟民進黨進行交易呢?當然也是朱立倫提到的「單一選區兩票制」,在民進黨大多是依靠「空氣票」之下,立委在這種制度下選舉,一般是對國民黨有利,所以這一屆的立委選舉之後,民進黨立委席次大量減少,因此當時民進黨就有人呼籲國民黨應該修改「單一選區兩票制」。因此,如果國民黨利用包裹式的方法,把修改「議會內閣制」和「單一選區兩票制」綁在一起修憲,應該比較容易獲得民進黨的支持。
●2016的國民黨
從這一次「九合一」地方選舉國民黨的大敗,外界其實已經不看好國民黨在2016年的總統選情,就以大陸的反應來說,雖然國台辦率先聲明「兩岸維持和平發展的政策不變」,但是大陸的《環球時報》卻發表評論說,「大陸將做好準備與民進黨展開新鬥爭」;接著是一位解放軍上將劉精鬆揚言,必要時將依法動用軍事手段解決台灣問題;而美國方面也對民進黨施壓,要求民進黨不要改變台海現狀。
上述的一些聲音,應該都是相信2016年民進黨可以取得總統大位才有必要說出來,但是現在離2016年的總統大選還有一年多的時間,為何大陸和美國就有些躁動呢?莫非他們已經直接看壞國民黨在2016年的選情呢!這應該是吧。
在「九合一」地方選舉之前,大家都認為國民黨中生代接班的人員可說是人才濟濟,但選後直接被認定出局者不少,能支撐大局者也只有在六都市長選舉中唯一不敗的朱立倫。但是在綠營連下五都的市長,未來的路就更為寬廣。
在這種現況下,國民黨在2016年的總統、副總統的組合,就更難分配了。不管是吳敦義搭配郝龍斌,或者吳敦義搭配胡志強,看來都沒有多少勝算的把握。那如果用郝龍斌搭配吳敦義,過去郝龍斌都只是在台北市擔任市長,沒有跨出淡水河,郝龍斌到底有多少選票,恐怕也算不出來。
但是,這次民進黨大贏,2016年的總統大選應該就很好搭配了。例如,蔡英文搭配賴清德,絕對是民進黨最佳的勝選組合。如果賴清德不願意當副手,那麼蔡英文再把蘇嘉全拉出來搭配,這樣的搭配,經過這次「九合一」的大選之後,應該是此一時也,彼一時也,雖然蘇嘉全已經兩年沒有聲音,但選總統只要蔡英文發聲就夠了。
事實上,蔡英文現在可是走路有風,馬英九邀她對話,她覺得兩人對話沒意義,不像台灣知名的廚師阿基師偷情被抓包,他堅持說只是「嘴對嘴」就可以獲得快樂,但是現在的蔡英文胃口被養大,她認為只有召開「國是會議」才有意義。
問題是現在召開國是會議又有何意義呢?一個大敗的國民黨已經沒有多少本錢可以再和民進黨玩梭哈,除了國民黨要選出新的黨主席之外,朱立倫所提出的憲政改革,應該才是民進黨跟朱立倫談國是的對象。
但是,從2014年進入到2015年的前兩個月,台灣的連假特別多,除了2015年的元旦連假,還有春節連假、228紀念日連假等,到2015年的3月,兩黨的總統、副總統的參選人選,也該逐漸浮上台面了,藍綠兩大黨又有何時間去進行「國是會議」呢?
所以如果要用一個字來總結2014年的台灣,應該就是一個「偷」字,名人到「摩鐵」偷情,為被冰凍的台灣找回一點偷窺的樂趣,而選民用選票找回被偷走的奶酪;但是進入2015年呢,台灣的政治也絕對不會被冰凍,除了從開始玩總統、副總統人選的猜謎遊戲之外,多少名人被偷窺的新聞,永遠是台灣不會被送入冷凍庫的題材。
(本文寫給香港中評月刊,2015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