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左右意識的轉化與統獨結構的生成
2020/01/24 01:30:38瀏覽610|回應0|推薦4

 


2019年11月21日台灣左統代表性人物、也是被關最久的政治犯陳明忠逝世,他的過世代表台灣一個時代的完全結束。陳明忠是高雄岡山人,也是一名社會運動家、社會主義理論家,一生經歷日本殖民統治、二二八事變、白色恐怖、黨外民主運動等時期。他在戒嚴時期曾2度下獄,入獄時間長達21年,為台灣被關最久的政治犯,也是台灣最後一位政治死刑犯。
 
陳明忠的過世,如果搭配同一時間在台灣熱映的電影「返校」來思考,正彰顯那個時代的荒謬性。「返校」是一部以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為背景的電影,影片裡面還隱含著台灣左右意識的發展,特別是在蔣介石政權撤退來台之後,為了防範左翼思想在台灣蔓延,採取嚴厲肅清「匪諜」的行動,只要認定有左翼思想的知識菁英,就被視為「匪諜」,無不清除殆盡,以至於在台灣製造一段長時間的「白色恐怖」時期。
   
從1949年起始,台灣長達數10年的白色恐怖是由官方主導設定、無省籍差異,以法律和大型情治系統作為思想控制媒介,再以國家機器壓制政治異見者。各式殘酷刑求讓社會籠罩不安、惶恐氣氛,從《返校》陰暗壓抑的走向,就可以看出這種國家恐怖的氛圍。特別是《返校》中所塑造出來的驚悚和恐怖,並非像一般恐怖電影無來由的製造驚嚇或恐懼,而是以真實歷史為底,營造出心理壓迫與思想的控制性。
   
事實上,《返校》故事是取自於「基隆中學案」的原型,影片中主角設定是參考歷史人物鍾浩東。1946年起鍾浩東擔任基隆中學校長,除了組織左派讀書會,還籌辦宣揚中共統一台灣的《光明報》,最終遭到逮捕,1950年於台北的馬場町槍決。鍾浩東原是共產黨員,也是第一位被大陸列入忠烈祠的台灣人,由於受到他的左翼思想影響,基隆中學教員亦多左傾,對學生宣傳共產理想,導致同案牽連多人,多位學生被捕。
   
同樣的,陳明忠在他的自述《無悔》傳記中提到,自己在台灣光復後發現「祖國的政府」這麼糟,才了解祖國有兩個,分別是共產黨的紅色祖國和國民黨的白色祖國,由於壓迫當時台灣人的是白色祖國,所以他開始「向左轉」。作家陳扶餘對陳明忠的評價是,他的一生紀錄了台灣左統坎坷的身世,也將一個社會主義者,為人民和民族無私無悔、頑強奮鬥的勇者形象,永遠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從以上兩件事實的對照,正反映出一個時代的荒謬性,從1949年到1970年代台灣白色恐怖時期,主要是蔣介石藉由國家機器大舉清除左翼思想的時期,但是左翼思想並沒有因此被清除殆盡,反而是附生在統獨意識之上,在民主化以後開始主導台灣的政治發展。所以如何檢視左右意識的發展和統獨的關聯性,對了解台灣政治發展有一定的意義。
 
左右意識結構的生成與轉化
 
從蔣介石政權遷移來台之後,他利用白色恐怖不僅清除左翼思想,也全力推展三民主義做為新的意識形態,以在台灣重新塑造統治的正當性,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台灣內部也出現一個新的意識型態結構。這可以簡單的劃分為:左統、右統、左獨、右獨等4種結構。
 
左統vs.右統結構
 
台灣的左統人物不全然是共產黨員,但確實有許多是醉心於馬克思主義的知識菁英,在1970年以前的台灣戒嚴時代,蔣介石所施行的白色恐怖,讓許多對他有異議的知識菁英變成政治犯,很多人都被抓到綠島去關過幾年。當時台灣內部台獨的主張還不明顯,有的只是從大陸過來,因為對馬克思主義嚮往或心向「祖國」的知識份子,所以白色恐怖所施行的對象,大多是跟著蔣介石遷移到台灣來的外省籍菁英居多,台灣本土菁英在二二八事件時很多人已經被清除殆盡。
   
雖然蔣介石政權利用白色恐怖進行統治,但在大專院校裡,還是有一股「左翼意識」存在,特別是1970年代台灣從退出聯合國、中壢事件,再到台美斷交,使得社會瀰漫一股強烈的挫折感,整個台灣社會在左翼意識的影響下,包括鄉土文學、校園民歌、雲門舞集等,這些對社會與傳統抱持反省與擁抱台灣本土的藝術,幾乎佔據了當時社會領域討論話語權的空間。
   
在這樣的一種社會氛圍下,台灣內部逐漸孕育出一股強烈擁抱社會主義的「左統意識」,這是跟蔣介石在台灣建立與資本家聯盟的「右統意識」相對立的一種意識型態,蔣介石的「右統意識」其實就是「戒嚴體制+黨國資本主義」的產物,把台灣所有的資源全部囊刮作為他一再宣示要進行「反攻大陸」的軍事後盾。「左統意識」雖然也是以統一的意識型態做基礎,但因為被蔣介石懷疑他們是中國共產黨在台灣的化身,是要顛覆他的黨國體制,所以當時「左統意識」一直被他視為大敵,蔣介石無不想方設法的壓制與清除,不想讓他們有萌芽的機會。
   
儘管如此,從1977年「中壢事件」發生以後,由於「左統意識」仍是一個大禁忌,於是一些左翼人士開始和敢於反對蔣介石政權的「黨外人士」合流,所以民進黨前身的「黨外人士」其實是「左右意識」合流的時代,像民進黨創黨人士之一的外省籍人士費希平、傅正,以及後來的林正杰、蔡仁堅,嚴格講都是「左統」的化身。
   
只是受到大陸文革的影響,民進黨內的左統人士害怕蔣介石,更怕毛澤東,所以他們不像真正醉心於社會主義的「夏潮雜誌」與「勞動黨」人士,在當前還會奉五星旗為「國旗」,他們變成「黨外人士」跟一些本土的反對蔣介石人士一起擁抱台灣,形成一股「親台左統意識」,並在後來成立的民進黨內形成「雞兔同籠」的現象。
 
左獨vs.右獨結構
 
事實上,在民進黨成立之前,「黨外人士」為了讓反對力量能夠凝聚,他們創辦許多雜誌作為凝聚力量的場所,其中比較有名的兩本,一本是「美麗島雜誌」,一本是「新潮流雜誌」,他們以雜誌做為據點,後來再變成構成民進黨派系的組成因素。「美麗島雜誌」是以黃信介為發行人,許信良為社長,黃天福、呂秀蓮為副社長,張俊宏為總編輯,他們偏向老成持重,主張走「議會路線」跟國民黨在議會內進行抗爭,一些外省籍為主的左統人士也大多投入「美麗島雜誌」的麾下,這是「親台左統意識」的成因。
   
而「新潮流雜誌」當時的代表人物則有邱義仁、吳乃仁、洪奇昌、林濁水等少壯派人士。他們從海外引入台獨意識,主張走街頭的群眾運動和社會民主路線,並努力與勞動階層、社運團體結合,這是民進黨能夠抓住社會脈動,並且能夠讓民進黨跟底層社會結合的最大因素。所以新潮流人士早期都是以「左獨」的面貌出現,他們跟以「左統」為主的「美麗島人士」結合成新的民進黨,讓民進黨早期只有「左統」、「左獨」之分,並沒有「右獨」和「右統」人士存在。
   
1979年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發生在高雄的「美麗島事件」,許多美麗島系的菁英被抓,讓美麗島系出現人才空缺,於是以陳水扁、謝長廷和蘇貞昌為主的辯護律師遂取而代之,後來雖然「美麗島事件」中被關的舊美麗島人士陸續被釋放,但派系的權力已經被移轉到辯護律師一代,他們也只能以「先輩之士」回到美麗島系。
   
而1991年在民進黨通過台獨黨綱之後,許多堅持走統一路線的民進黨人士不是主動退黨,就是被掃地出門,於是原本以左右共構為基礎的民進黨內部結構,也逐漸轉向只有獨立意識,不再分左右意識。這也是中共會把民進黨歸類為台獨黨,在民進黨不放棄台獨黨綱之下,絕不願意跟民進黨交往之因。
   
在2000年陳水扁執政以後,民進黨有機會掌握國家機器,在國民黨右統人士逐漸轉向親中以後,民進黨派系為了共同的利益,黨內已經少有左獨、右獨的意識型態之爭,只有派系利益不同所產生的權力爭奪。這時民進黨所要面對的是國共聯合的大敵,而非黨內派系鬥爭的小敵。因此,儘管民進黨內派系之爭還是常會殺得刀刀見骨,但是在面對共同的國共大敵,仍然會勉強的先團結打敗敵人再說。

從左右意識型態與統獨立場的結構來看,日本研究台灣的學者若林正丈說台灣沒有左右意識,只有統獨意識,這個說法有對,也有不對之處,台灣的社經結構其實還是存在著左右意識,只是在國民黨戒嚴體制之下,大家不敢彰顯左右意識型態,所以左右意識便只能附身在統獨立場之上,無法像西方國家可以割離來看。

這也是為何在台灣,許多知識菁英不喜歡人家稱他左派或右派之因,因為這很容易被歸類為支持中共或支持國民黨的標籤,所以在討論台灣的意識型態時,大多會使用「左統、右統、左獨、右獨」的結構作為區分,意思是指左右意識只能依附在統獨立場之上,這就像毛澤東所說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台灣的知識菁英不敢表露自己的意識型態,只好把思想依附在政治人物的統獨立場之上,才讓「左統、右統、左獨、右獨」的名稱過去得以存在。

如今在藍營內雖然還有一批左統人士,但是在右統也轉向親中以後,其間的界線已經模糊化,所以2020年國民黨不分區立委名單會出現左、右統,甚至又出現一個更親中的「紅統」人士共存的現象,就是這個因果。而民進黨的不分區立委名單,卻只有派系名額分配,跟主流派系無法結合的獨派人士,幾乎已經另外成立政黨,變成是「反英派」,而非是以左獨、右獨作為分野。

在長期分化成統、獨對立的兩大意識型態結構下,民進黨在2019年大舉的修訂「國安五法」、「反滲透法」和假共諜等手法,在台灣內部操作「紅色恐慌」。這種「紅色恐慌」就像美國一直在國內外所塑造的「紅色恐慌」一樣,在美國企業界與媒體界的支持下,他們共同完成了一套以反對共產主義為依歸的「愛國主義」意識形態。

但是美國的這套意識形態也引起一種反思:那就是事情的真理,被埋在無數謊言堆疊而成的龐大建物底部,媒體進行了「選擇性認知」,並成為「馴化」大眾的最佳武器。2019年以來民進黨為了打選戰,也利用這種「美式武器」,廣泛的使出各種謊言,透過網軍與媒體共同塑造台灣的「紅色恐慌」。

然而謊言就是謊言,它不可能變成真理。這從「返校」的原型人物原本是共產黨員在白色恐怖時代受迫害的真實歷史,但在民進黨舉著紅旗反紅旗的選戰策略下,「返校」所行塑的恐怖氛圍不僅是一種謊言,也變成民進黨是「反紅色恐慌」的一種選戰工具,在台灣左翼意識還是被認為跟共產黨有關的社會型態下,這種不分時代、不分地域、不分人種隨時都可能存在的「紅色恐慌」,在中共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以及國民黨的親中政策不變下,還是會成為民進黨操作選戰的重要武器。

(本文刊登於多維月刊cn,2020年1月號,https://blog.dwnews.com/post-1306638.html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31597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