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歐自貿區 大陸倡議新經濟大棋盤
2017/06/25 11:07:33瀏覽24|回應0|推薦0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6月初在歐洲進行「旋風式訪問」,不僅在德國柏林停留不到25小時,卻辦了12場活動,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24小時,也排了中歐、中比19場會談和活動。而李克強的旋風之旅,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方案是希望推動成立「中歐自由貿易區」,如果歐亞大陸真能打破國界,在經貿上成立自由貿易區,絕對是人類地緣戰略思考上的大擴展,這個自貿區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
 
有關歐亞大陸這個大板塊地緣戰略的重要性,20世紀初「陸權論」的麥金德這已經提出影響深遠的看法。他說:「歐亞大陸這一個世界政治舞台上的樞紐地帶,任何船舶無法直達其腹地;可是,在古代可任由騎馬的游牧民族馳騁往來,在近代則又有鐵路網四通八達。因此,過去與現在,這個地區都具有極大的機動力,使其軍事力量與經濟力量可以無遠弗屆,不受限制」。
   
由於重視歐亞大陸的地緣戰略地位,麥金德最後提出一句膾炙人口的命題,即「誰能統治東歐,應可控制心臟地帶;誰能統治心臟地帶,即可控制世界島;誰能統治世界島,即可控制整個世界」。麥金德所謂的「世界島」,指的當然是歐亞大陸。
   
就因受到麥金德「陸權論」的影響,冷戰結束以後,1990年代美國3本重要的國際戰略書籍,就不斷的提醒美國的決策者,應該預防歐亞大陸再崛起新的大帝國,因為這對美國的超強地位來說,絕對是一項極大的威脅。第1本是由美國政治學大師杭廷頓所寫作的「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第2本是由剛過世的卡特總統時期的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所寫的「大棋盤」;第3本則是由柯林頓總統第一任的國防部長裴利等人所著的「預防性防禦」。
   
這3本書可說是對冷戰後美國的戰略佈局有相當重大的影響,特別是2003年小布希總統以消滅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堅持發動伊拉克戰爭,無非就是要把美國的海權力量深入歐亞大陸,以阻止歐亞大帝國的再出現。雖然小布希的作法最後並不成功,但也可以看出美國對於歐亞大陸出現新帝國一直不敢小覤。
   
美國擔心的歐亞大帝國,其實是著眼於政治層面的思考,但是中國大陸從2013年開始倡議的「一帶一路」戰略,主要是著眼於跨國經濟帶的推動,有別於美國國際戰略家所擔心的政治、軍事擴張的帝國主義。
   
當然,中國大陸透過「一帶一路」戰略,進而推動「中歐自貿區」,這種以經濟戰略作為地緣擴展的手段,成功的可能性要高出許多,因為從1840年鴉片戰爭發生以來,中國的威脅都來自海上,所以從改革開放以來,大陸的有智之士就認為中國的發展應該東出太平洋,但是不管是政治或經濟戰略,大陸只要東出太平洋,馬上就碰撞美國的勢力範圍,對於美國海軍戰略家馬漢所提出的「海權論」,其實就是一種挑戰。
   
所以,大陸倡議的「一帶一路」改方向「走西口」,不僅不會碰撞到美國的霸權,而且有中亞、東歐板塊的市場區隔,並不會產生麥金德「控制世界島」的疑慮,中國大陸推展「中歐自貿區」的阻力就會減少,中國大陸的經濟影響力,就可以遍及整個世界島,自然就會形成一個經濟性的「歐亞大帝國」。
   
所以「一帶一路」只是中國「走西口」的第一步,成立「中歐自貿區」才是把中國的經濟影響力對外擴展的總目標。因此,李克強6月初在歐洲進行「旋風式訪問」,應該是繼大陸提出「一帶一路」地緣經濟大戰略之後,未來中國要再下的一個經濟大棋盤。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0518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