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6/23 07:49:40瀏覽54|回應0|推薦0 | |
針對台巴斷交,蔡英文總統說:「儘管失去了一個盟邦,但我們拒絕以金錢競逐外交的態度不會改變」,她更批評對岸說:「附和北京當局的邏輯,無異是向威脅屈服,更將扼殺我們自己的生存空間」。從這一番談話來看,台灣的外交似乎還停留在傳統的外交觀,對於大陸外交轉向全然無知,以致於外交戰會打得一敗塗地。 台灣在國際社會的處境相當困難,所以從兩蔣時代起,在「外交國數字的迷思」之下,就不斷的動用外匯存底去鞏固邦交國。李登輝與陳水扁時期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對邦交國更是出手大方。例如,1997年9月巴拿馬召開國際運河會議,當時總統李登輝未受邀,就以金援1.5億美元換取出席及致詞。而陳水扁、馬英九出訪邦交國之前,也都備妥援助計畫,絕對不會「空手到」。 蔡英文上台以後,就曾表明:「傳統定義裡面的金錢外交早就已經結束了,而且不應該存在」,她還說,因為台灣已經是一個很不一樣的台灣,做的很多的事情,必須要受到檢驗,也必須受到法規的約束與受到國會監督。所以她堅持不做「金援外交」。 其實,台灣的「金援外交」是從「援外政策」轉向而來,過去因缺乏法制化,以致於漏洞百出變成「金錢外交」,直到2009年5月馬英九政府才正式對外發表第一本「援外政策白皮書」,確立未來我國援外工作將以「進步夥伴、永續發展」為政策主軸,並以明確的目標、策略與作法,建立專業及有效的整體援外制度。所以,「金錢外交」不可行,但是「援外政策」卻不能停擺,這是一種國際責任。 而近來大陸在推展外交活動,已經不全然是以「金錢外交」著手,他們改採投資政策當成外交工具,這種「投資外交」的手段,反而更受到第三世界國家的歡迎。「投資外交」就是去承包各國的基礎工程,除了給予這些國家貸款,還全面負責建設與營運的技術移轉,最後更從大陸整批的將勞工帶到當地建設,以維持建設的時程和品質的保證,不至於延遲工程。 例如,大陸為了讓「高鐵走出去」,除了已經在奈及利亞完成一段高鐵建設之外,還將擴展成非洲鐵路網,讓非洲的鐵路建設可以從19世紀的水準,一下子拉到21世紀的現代化高鐵世紀。另外,沿著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國大陸也在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廣建鐵路與高鐵,讓大陸經濟也能隨著鐵路向西走出去。 而繼高鐵外交之後大陸也推出「衛星外交」。「衛星外交」的特點有三: 第一,大陸運用太空活動實力做為外交後盾,拉攏特定國家,以支持大陸對外政治和經濟戰略目標。第二,大陸選擇太空活動合作夥伴,刻意指向具有豐富自然資源發展中國家。第三,大陸的太空技術成為外交縱橫手段。例如,大陸在外太空與巴基斯坦在戰略、軍事和經濟關係密切,作為制衡美國拉攏印度的手段。大陸也視太空科技與衛星通信為其國家軟實力,配合其投資與外援手段,與美國和俄羅斯競逐商業衛星市場。 所以,大陸對外推動的「投資外交」,已超越傳統的「金錢外交」,而是高科技的基礎建設與衛星通信系統的輸出,絕非像以往協助第三世界國家蓋個體育館或操場,只有台灣還在以幫助邦交國農民種西瓜為榮。 過去我國沒友善用高科技幫邦交國建設可以掌握技術的基礎建設,現在一些國家轉向跟大陸建交,以取得大陸的「投資外交」,這也是我國外交戰「難以承受之輕」。如果我們還把大陸的「投資外交」看成是「金錢外交」、「新殖民主義」,未來我們在外交戰場上恐怕還會輸更多。 (本文刊登於旺報,2017.6.23,d3)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