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意識型態打結 台灣經濟更悶
2013/12/23 16:43:13瀏覽53|回應0|推薦0
 

在立法院躺了半年的《服貿協議》,藍綠雙方又開始叫戰,國民黨希望在立法院一月份休會前能有一個好的結果,為後續兩岸其他經貿談判打開活路。但是服貿協議已經逐漸變成意識型態的戰爭,藍營想在臨時會中通過,恐怕難免一場亂局,最後立法院國民黨團果然退縮,一切重回原點。 

馬英九總統多次表態希望立法院盡速審查通過兩岸服貿協議,但是立法院本會期已經進入尾聲,國民黨團原本有意安排本周在內政委員會進入審查,綠營聽聞消息後表示強烈反對,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吳釗燮警告國民黨,不要誤判情勢,低估民進黨的決心。他甚至質疑馬英九為了急於通過服貿協議,訓令國民黨立院黨團撕毀朝野協商結論,到底在急什麼? 

從藍綠雙方的對話與議題操作手法,可以看出雙方的著重點與動機根本不同,想透過朝野協商來解決服貿協議的困局,根本是緣木求魚。 

藍營急著讓服貿協議過關,主要出於經濟動機,希望把大陸資金活水引進台灣,同時把台灣服務業優勢帶進大陸。但台灣投資環境逐年惡化,多年已無大型投資案,要引進大陸大型資金並不容易,能引進大陸的中小型企業資金進入台灣,也可以成為大陸資金的活水。 

但是綠營最擔心的就在此,他們認為,如果大量的陸資進入台灣,會吃盡台灣基層服務業的地盤,慢慢把市場讓出給陸資。所以,吳釗燮強調要「守護台灣產業及勞工就業權益」,民進黨堅持站在關懷中下層民眾最重要的市場,民進黨也認為,服貿協議兩岸所開放的項目並不對等,類似「不平等條約」,台灣根本抵擋不住陸資的侵蝕。 

當然這一切經濟理由的背後,還充滿對國共兩黨政治動機的懷疑與選舉政治利益的盤算。藍綠雙方各有說詞,而且都沒有讓步的跡象下,兩岸服貿協議已經變成雙方的意識型態之爭,隨戰場可能漸漸從立法院擴散到街頭,使得雙方協商的空間越來越小。 

其實,如果從一個比較理性的選擇來看,儘管不能說服貿協議不會影響台灣的基層服務業,但衝擊其實非常有限。大陸企業能到世界各地投資的機會多得是,台灣的投資環境,不一定會是他們最好選擇。何況台灣的投資環境每下愈況,到底對陸資還有多少吸引力,大家心裡應該有數。 

去年底由大陸中央電視台所播放的《溫州一家人》電視連續劇,在台灣演員李立群領銜主演下,描寫這一家人父親到陝北挖石油,男孩到黑龍江賣眼鏡,女兒則到義大利開服裝工廠,雖然這只是一部虛構的電視劇,但也顯現經濟快速成長的大陸,發財機會非常多,同一家人都不會把家人放到同樣一個籃子裡。

過去30年,大陸每年經濟成長率大致都可以維持10%,今年開始進入經濟轉型期,世界銀行前副總裁林毅夫估計,中國至少將維持20年的中速成長。面對快速成長的中國,台灣與其保護競爭力不足的低階服務業,不如開放包括大陸在內的全球資金與人才進入,提升經濟競爭力。 

多一點開放,少一點阻撓,台灣才會變成投資天堂。中研院經濟所的一份報告中明顯指出,台灣經濟的問題是民間資金太多,卻找不到可以投資項目,資金不是去炒房地產,就是放在銀行當成儲蓄資金,這也是台灣投資環境越來越居於4小龍之末的緣故。 

民進黨使用「保護主義」的想法阻撓陸資來台,更阻擾服務業進入大陸成長中大市場的機會,到底對台灣是加分,還是減分,民進黨那麼多經濟專家,應該可以做出合理的分析,民進黨不應該把兩岸經貿行為意識型態化,這絕對不是一個負責任的政黨所該做的。 

台灣經濟已經很悶了,不能再讓民進黨的意識形態困住台灣,企業界及關心台灣經濟前途的大眾,要勇於發聲,這個政治死結一定要打開。 

(本文寫給中時社論,2013.12.23,第2版)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88899&aid=1009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