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2/08 13:17:19瀏覽1446|回應0|推薦12 | |
今年冬 是位於台南文學館 成立10年 想當初隨著建館籌備 不同的幾位館長於文學活動中互動交流 也幫忙過一些策畫跟主持 匆匆10年了 而我在職場上也變動多個領域. 前陣子受邀要談談這十年的傳媒 與文學出版觀察 限於字數 我只能寫下這些心得....
議題: 1.文學傳播方式的觀察。 2.文學傳播的動態、靜態現象。 3.文學傳播的即時性、速食性,與文學推廣的利、弊? 4.文學傳播的多媒介時代。 5.如何在各自崗位上,傳遞文學? 6.給台灣文學館的建言。 顏艾琳— 文學因手機上網而越來越快速傳播,這是擋不住的趨勢。亦即宣告台灣電子書事長的成熟趨勢。而電子書的呈現技術、動畫、視覺上更能「抓住眼球運動」,城市通勤人口已經日益形成手機閱讀的習慣。 快速的、即時性的社群傳播方式,考驗使用者如何透過簡短字數,達到吸睛、人氣指標。短而有力的下標、文圖搭配的效果,也讓人人都懂得基礎編輯的重要。未來一人將擔任作者、編輯、行銷的多重身分,也許離人人皆可創作發表的日子,即將到來?只是媒介將從有審稿制度的報刊,變成個人社交平台、網站。媒體的風格、表達的意識形態、作者群、影響力、售價、聯盟範圍的可及面相,才是拉攏讀者、群聚相關廠商廣告的主因。 本人目前擔任台灣唯一農產、樂活、人文的「豐年社」總編輯,本社是台灣目前最資深的出版單位,旗下有63年的豐年半月刊、40年的鄉間小路月刊、以及專業人士跟學術單位看的農政與農情月刊。豐年曾是綜合型態的農產刊物,經過多年的人事變動,目前定位以農業技術、行銷、職人、產業新知為主。鄉間小路則於兩年前成為農委會多個財團法人單位數十本刊物中,唯一上市面對讀者市場的農產、樂活誌,並以大量繪圖、照片,優秀且抒情的作家跟記者群,搭起土地產銷與餐桌消費的橋樑,短短時間內入圍多項雜誌報導獎、視覺設計,更在誠品書店多次合作特殊銷售活動。堪稱定位準確、風格辨識度高的指標性刊物。
2013.11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