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9/27 13:18:51瀏覽1563|回應0|推薦13 | |
絕版人 讀絕版詩集 作絕版事
一開始先是迷上新詩的文字魔力,後來閱讀的詩集越來越多,眼睛和心神被一本本設計特殊、開本大小不一、紙張印刷年代的氛圍、封面的畫作、詩人的詩藝風格深深吸引……就這樣陷入不可自拔的詩集蒐藏黑洞中。這黑洞的引力從十三歲形成之後,至今未曾消失;那裡面除了有我叛逆的青春期,之外就是寫詩、讀詩、蒐買詩集,在之外,也仍是詩、詩、詩和詩。或許這是由不自覺想變成詩人,逐漸導向「如論如何也要成為詩人」的原因吧!尤其一生中能出版幾本教讀者苦苦搜尋、或只能遺憾地影印流傳,這樣的絕版詩集,隱隱地變成我寫詩的變態潛意識了…… 而啟蒙我的第一本現代詩集是陳敏華的《晨海的風笛》,詩人早已久居國外,此集約在1970年代中期與醫生攝影家耿殿棟合作出版,詩文搭配風景攝影畫面,呈現一種抒情、浪漫之感;乃我父親不知何年何地買的,大概因為它是詩與攝影合集的原因,被父親一時心動而買下的吧?雖然我仔細地把它讀完,但卻不能滿足我對詩技巧的滿腹疑問,於是馬上就跳接到鄭愁予、瘂弦、洛夫、白萩等前輩的詩集了。這本書不知為何失蹤?裡頭可有我最早最早習作新詩的筆記和塗鴉呢! 在抒情斯文「跳接」到詩壇前衛的轉折點上,這份詩人跟詩集的名單,是問我的國中導師郭玉琴女士的。當年她才25歲左右,教國文,對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非常熱情。我試填的詞牌、律詩、絕句,乃至作業中的各式文體習作,郭老師總是仔仔細細批改,給予我很多鼓勵,對我後來從事創作(而非小學時的作文機器)有一定影響。郭老師雖然自謙無法教導我新詩創作,但是她開了一張有爾雅、九歌、洪範等出版社,共二十幾本包含散文與現代詩的書單,耗掉我一年來存的稿費及壓歲錢--那是我第一次被捲入黑洞的開端。 後來,我就循著書末附的出版目錄,凡是看到註明「詩集」的,就抄下書名;文章裡面題到的詩人名字也一一記下,到書店時搜尋購買。這個時期,凡是有點名氣的都會買來看,為的是博覽各家詩風、增強自己的寫詩功力。 兩三年後發覺,在現代主義詩潮之前,有些詩人已經寫得不錯了,於是想辦法蒐集1970年以前的作品。這麼一來,念高職的三年,便鑽進了台北縣市各重要二手書局、舊書攤;尋寶之旅於焉出發,留下了少艾時期最難以忘懷的「找詩」年代!
絕版詩集的尋寶地圖 國際學舍 1975年以後出生的人大概不曉得,現在的大安森林公園原址是一片眷村。面臨信義路有一幢很重要的藝文場所--國際學舍,是舉辦書展、學生交流聯誼、商展、舞會等等的綜合場地。它的兩旁聚集了許多家裱裝店、書報攤、小吃、雜貨,以及二手書店。由於那時交通要花我來回三小時,我每每在上午開店時即報到,中午找家北方麵食應付一餐,便又繼續尋寶。有時也被商展便宜而豐富的產品吸引,進去國際學舍展場買一兩色什貨。 天空真的變了。當時買書的過程中很少抬頭看天空,一雙眼總埋在一落落、一堆堆的舊書中,而雙手更是搬著撥著壓在上頭的書,深怕一本詩集就隱身於書堆之中,被我錯過了。於是,幾乎是在搜尋最後一家店之後,袋子裝滿了收穫時,才抬頭看一下天色,已是夕陽佔半天。不像現在帶小孩去大安公園,各種綠高高低低鋪成一張活色紙,藍天一大片、陽光活艷艷,就是夕陽也放大好幾倍……可是,當我走過信義路國際學舍舊址之處,總有一種魔幻的感覺;那裡,彷彿是被「結界」封印的一塊魔法之地,有我因為找詩而灼熱發光的身影,還在哪裡等待,永遠永遠總是欠缺的一本又一本的詩集……
光華商場 還在5、6年前,偶而會在光華商場地下書街,與一本詩集相遇。隨著電子科技產品在時代日益增加影響、普及,連我也在哪裡買過兩台電腦與周邊設備,而非帶著口罩、穿著不怕弄髒的衣服,在被我視為絕版詩集的地下書礦中,挖掘心愛的寶物…… 在1990初期,那附近還有一家「ROXY」PUB,如果晚上約了人去跳舞喝酒,那就很慘。因為我得在下午出門時打扮好一身跳舞行頭,唉,偏偏那種行頭很不適合去挖書礦,而我又想出一趟門作兩件事。我曾經穿一身最流行的蕾絲龐克,頂著抹上半瓶髮膠的雞冠頭挖舊書,其結果是:白色蕾絲裙跟襪褲花斑了,髮膠上黏著可以牽絲的棉絮、蜘蛛網、灰塵。還好晚上PUB裡燈光暗,只是悶出來的體味,自己都聞得到,恨不得灑上一瓶小香水! 說來光華商場是我最喜歡的舊書集散地。我不僅買回詩集跟一大堆便宜的經典文學書籍,也曾在哪裡作「資源回收」的循環利用--把不喜歡的書拿來賣。不過我通常是拿少量且較具有價值的書,經老闆估過價錢之後,我再跟老闆換他店裡的書。通常熟識的老闆會讓我多挑幾本,往往超過帶來的賣書額度;對我而言,「以少換多」是一種不錯的福利。 而我最初接觸古董、老的珠寶飾品配件、半寶石、玉石木雕等知識,也是在光華商場。不知何時,那一帶也湧現挾帶真假古董物件的大陸客、中盤商等複雜成員,雖說東西變多了,下手卻更要謹慎。海外詩人、小說家馬建來台時,我還帶他來這裡尋寶。他挑了一件清代木雕小佛像,只見雕功精緻,木質油亮,價錢從800元殺到250元成交!比我買舊書殺的折扣還狠!
板橋南雅市場舊書店 我的一部份童年,與青春,在南雅市場兜了一個圈子,相遇卻無法相見。 是這樣的。十五歲搬到板橋之後,竟發現一家舊書店的對面,是我畢業的板信幼稚園!八年,久違了,這小小的可愛的校園……一直都沒機會再進去看看,我的腳程只是到舊書店而已。 這家由一對夫妻經營的二手書店,還真是我奶油桂花手的寶地!早期黎明出的軍中詩人選集、時報一系列黑色調的詩集,如高大鵬的《獨樂園》、洛夫的《時間之殤》、羅門的《曠野》等、羅智成的《傾斜之書》、有陳秀喜簽名的《灶》、苦苓簽名的《躺在地上看星星的人》、夾有五十歲左右的洛夫在中橫天祥的照片的《魔歌》……等等近百本極為珍貴的絕版詩集、詩人親筆簽名書,都是在這裡蒐買到的! 由於離家近,三不五時就向它報到,而且還帶弟妹、同好、詩社同仁們來捧場,老闆娘與我日漸相熟,後來她還會把詩集跟文學書籍放在一個角落,方便我去挑選,書買得多時也會主動給我折扣。 為什麼有那麼多詩集會出現在這家店呢?我懷疑,板橋一帶有數位前輩詩人,在「週轉」著近二十年期間的詩集,卻恰恰被我接收了。所以,住在板橋的十四年之中,是我收集絕版詩集的黃金歲月!
絕版詩集的魅力 就是要絕版給你看 沒有一個年代像1980那樣充滿詩的藝術面貌,與紛雜的聲音。或許這是我的錯覺?台灣的現代詩自1950以降就一直很熱鬧?總之,那是我寫詩、讀詩的1980年代,一群同樣早慧、熱情瘋癲、自識不凡的青少年詩人,造就了一個絕版的詩之年華。 《南風》、《象群》、《新陸》、《地平線》、《薪火》、《珊瑚礁》、《同溫層》…… 一個個年輕的詩刊同仁社團、一本本小如手掌、長如煽板、方如花磚的詩刊,躲藏在東區的「春之藝廊」、公館的「人文空間」、「杲杲居」、耕莘文教院、香草山書店、書林書店,乃至詩人的朋友,的朋友所開的什麼怪店的角落中,都可以看到這些編排雅緻、用紙大膽,文圖並茂的詩刊身影。 「詩就是小眾,是精英分子金字塔中一撮人看的,怎樣?」有些詩刊居然明白標示:本期限印350冊。本書編碼:311。還有咧,本書手工製作限量100本。本書為23/100。真是教我看了膽戰心驚,深怕買得太慢就沒得買!限印板:e東半球台灣中文版400冊。天呀!好狂的口氣呀,難道還有西半球的外國版嘛?實在太有自信、也太幽默了。買!通通都買!誰教我也是一個愛詩的絕版人呢? 詩集詩刊印的少,詩人一點也不膽怯,反而昭告讀者:就是保證會絕版,所以你要把握時機,趕快買下來!這種宣言的姿態,在彼時是多麼刺激我蒐藏的情緒呀!所幸,我也逐漸加入這些詩社的交流,日後的詩刊幾乎都是大家互相換來換去,省了一些錢。而這些1980年代的詩友們,我未曾忘記我們年輕時的故事,只是詩之年華對某些人來說,當是另一種絕版的時間了。
見證時代變遷 風華永存 撫看著一本本泛黃、脫頁的老詩集,內心常感激動。就像《軍曹手記》的扉頁,有作者辛鬱親題「給 沙牧大哥 誌念 辛鬱四九、一一、二四赴金前夕」字樣,封面蓋有沙牧的藏書印。若是再讀了<後記>,就更了解此書誕生的背景,令人無限感慨。 每一本舊書都有自己本身的漂泊,例如我在牯嶺街收到的徐訏《彼岸》,竟是作者的詩、散文、小說合集。徐訏是誰?想必很多人都不知道了,這名大作家是三毛的乾爹……而此書封底有三次轉手的標價;從五元、十元,到我收購時的五十元。內頁也存有前兩位主人的心得;面對一本民國四十四年出版的文學書,我只有尊敬,不敢在上面寫字。 我發現早期的詩與藝術活動是緊緊結合的,或可說是互相激盪。這從詩集封面所用的作品不乏陳庭詩、劉國松、李錫奇等大師之輩,甚至袁德星也出過詩集《青菓》。我最喜歡的封面之一,是艾山在香港出的《暗早集》,封面是陳其寬的作品;另一本是綠蒂的《綠色的塑像》,畫像陳碧雲、設計江義雄,封面就是一幅很棒的藝術畫。還有許多,實在無法說完……
這些詩集雖然破舊了,我甚至還要用保鮮膜包覆保存,它們帶給我的年代意義、美學與文學上的雙重價值,卻讓我深深感懷不同時期的詩人風華,見證現代詩面貌流轉的樣貌。而它們,也都是一本一故事;關於作者的、我與它之間的、書本身的。我感覺它們不只是書,而是一個會凋零老舊的肉身靈魂。 我與絕版詩集的對談,還在繼續。我,也仍在書海之中,搜尋著喜愛的詩集。因為,它們是未來的絕版詩集呀!
2003.9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