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誰心中都有石頭鎮
2010/03/23 12:58:22瀏覽1180|回應0|推薦17

        誰心中都有石頭鎮              顏艾琳

·                                 書名:我心中的石頭鎮        

·                                 作者:郭小櫓 

·                                 出版社:大塊                

    「馬里亞納海溝,一萬一千零三十四米。」……

   「那兒,海底深處,太深了,深得魚都長扁了,因為氣壓的原因。」

 

人生可以像海洋那樣地存活嗎?有廣度有深度有隱藏的容量。看這本書時,不宜有心事,因為不知怎麼的,很容易隨著郭小櫓的小說一路蜿蜒,去到那充滿隱晦、埋葬過往的傷心小鎮,也跟著挖出屬於自己的哀傷。

往往寫得好的小說,讀者最容易將情節套在自己身上。郭小橹便提供了這樣如真似幻的舞台,石頭鎮、啞巴、一輩子都不和樂相處的祖父母、招娣、老師跟阿狗,再就是北京的公寓、染金髮的艷婦、朱子跟蔣珊紅;兩個相隔一千八百里的小鎮與大城,把女主角短短的二十多歲人生,切割為不同的極端故事。小說以第一人稱「我」來召喚十五歲以前的阿狗,二十多歲的蔣珊紅,「我」時而冷靜地俯瞰石頭鎮的每人每事,甚至寫啞巴對阿狗的性侵與地洞囚禁那一段,「我」對應的是北京公寓新搬來的艷婦情事;同樣是關起來的「性」,但前者變成一生的恥辱,後者彰顯肉體的放縱。

「我」像一面鏡子,當照著遠方的自我時,因為時空距離而宛如前生記憶;照著北京生活的當下時,卻又事不關己的想抹去鏡中顯影。「我」比較像是鏡宮中的迴轉門,當記憶與現實岀岀入入曲折的鏡片迷宮時,「我」便隨著記憶轉向石頭鎮的海邊、轉向北京暗無日光的窄小租房,閻羅王也勾不走的少女阿狗、諸事百無聊賴過活的蔣珊紅,在「我」的這面鏡子中互相出現少女和女人的寂寞與迷亂。

石頭鎮是「我」的岀處、不可外說的遭辱之地、慘澹童年的地獄、成為女人的伊甸園,太多「我」難以承受卻接連發生的怪誕事件,自然被長大後的蔣珊紅於心裡封印結界。那是一個離開越遠越好的他方,「我」寧可與朱子長年平凡無事地窩居在北京,透過出租店的電影DVD看盡人生百態,也好過八年石頭鎮上發生的大小事。整部小說的哀傷深度,就如馬里亞納海溝一樣,「我」的心因為隱藏日久不見光、因為受壓變形,「我」於是成為一隻怪形怪樣的魚,隨著命運的海流來到大海域。

末了,「我」與朱子在北京決定結婚,「心鏡」一轉,決定回到石頭鎮「看看」阿狗的地方。終於三位一體,接受新生命的誕生,石頭鎮從此變成家鄉。人生在郭小橹的筆下,是深海裡的魚的傳奇。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5667&aid=3878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