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第十ㄧ章  生命識別的產生
2009/05/03 11:38:25瀏覽307|回應0|推薦2


 


第十一章  生命識別的產生


    識別的作用原理


「識別」又叫「分別」或是「辨別」。
         它是由「分別」以後產生「假設」的作用。由前數學舉例中「識別」假設「0」和「1」。而什麼叫「0」和「1」呢?意思是說認同現象的叫做「有」、這時「有」就是「1」。不認同現象的叫做「無」、這時「無」就是「0」。
         而「認同」又可解釋為「確認同存」的意思,確認它是「有」,也同時「存」在過的現象。舉例說,當人們發現了電,把電用在電腦上→「有電現象」便叫做「1」;無電現象便叫做「0」。電腦以這個邏輯,加上軟、硬體便可作用運算了。
        「識別」有其先決條件。那就是要有「二個以上的現象」對應,在對比當中才有辦法設定何者為「0」,何者為「1」。
        例如沒有「美」和「不美」的設定,就沒有美學,美學包含了「美與不美」兩種現象。而因為有二個現象才能設定分辨誰是「美」,誰是「不美」。
        而「設定」是一種「比較作用」,因為現象的不同,每個人所設定的美學觀就不同,所以問十個人,十個人的美觀都不一樣,因為他們每個人所接觸到的現象都不一樣,確切的說:沒有一個人能真正說什麼叫「美」。如果有一個「美好」的觀念產生,那是集合眾人「識別設定」的「交集」而成。因為是一種交集同感,所以隨時間、地點、現象差異而變。這就是為什麼在古代漢唐的人認為美女是「圓圓白嫩豐滿」的樣子。而現代美
女是「較瘦而不見骨」、「勻稱」的樣子了。
        正如東方人設計「旗袍」為女人之之正式禮服,西方人設計「洋裝」為女人之正式禮服,兩者大小鬆緊完全不同。一般而言因時、因地、都會有不同的差異。而這差異,如同「辣」或「酸」一樣,是無從比較那一種較好吃。習慣吃「辣」的人以「辣」的好吃,習慣吃「酸」的人以吃「酸」的好吃。因「習慣的設定」自然會有不同的結果。

識別的作用原理:舉例說明2

    綜合了之前的說法,我們可以說[識別]為一種[心念轉移]的作用,這是說在一個恆常的常態環境之下,我們的心念產生變化,就是識別的作用,    譬如說原本閒靜沒事,你突然想唱歌,或者突然想跳舞,或者如前章節中剪紙的例子一樣,突然想剪紙創作,那就是一個[識別]在產生作用了,也因為識別產生出來,我們才會衍生出各種的事業和創作,或者說衍生出各種的行為現象和問題出來,

    為什麼說會衍生出現象和問題出來呢,例如說我現在突然想唱歌,那麼就會有唱什麼歌,如何唱,和誰唱,什麼地方,用什麼樂器或音響設備,------等等問題出來,如果開始唱了以後,又有和誰搭唱的好不好,技巧使用的又如何,誰先誰後,飲料/時間/選歌/-----等等又衍生了更多問題出來,------而原本不唱歌的話,這些問題是都不存在的,    這是說明[識別]一但產生出來以後,就一定會衍生出行動—想像—感受—形色一連串的作用出來,而對於這一串的作用,所產生好壞的結果,身體的作用現象,就是本書所要揭示和探討的原因及目的了, 

         以上說明識別隨著時間、空間的「現象改變」而改變著,不是不變的。如果你的「識別」是永遠不變,那代表你的「設定」也都沒改變。當你的設定條件現象不見了,你就會誤以為有「生與死」的感受。(有現象變化叫「生」,無現象變化叫「死」。)有生死的錯覺產生,那便會以為世界是有不變的現象,殊不知「由生變死」,「由死變生」都是在變啊,「變」是「不變」的原則。以為不變,那生命就會有暫停的感受,暫停中就會產生恐懼...憂鬱的心。所以說,「錯覺中產生錯覺」,「幻想中產生幻想」。如果先前不去分辨作用,那後續一切心念感受便完全不存在了。
         那或許會問,識別如何不產生呢?這是可以做到的。 例如五官有其各別的作用,而產生作用的決定在你。我「說話」時可兼「比」手勢,可同時「聽」你回答,可同時「聞」到你身上香水味。我也可以不「說話」,只「聽」你的聲音、和「聞」你身上的味道,而「不比」手勢。
        識別就像五官作用可以「同時」或「單一」的變化。當我不比手勢,就無法「識別」手勢的意義。那時識別不是不存在手勢上,眼睛所看的前方,我識別著前方有什麼東西時,眼睛看不見的後方,不就自然沒有去做「識別」了。
        所以只要「轉移」識別的點和現象的點不接觸,那就自然不產生識別作用。故轉移「注意力」的點到不同「現象」的點,前一現象識別就不見了。這種道理叫作「不執著」原理,在禪學裏稱之為「不定之定」。識別是存在的,只是在「不同時間、空間」裏對著「不同現象」產生「不同作用」而已。
        我們也可以說「識別」隨時在改變。因為「時間」、「空間」都隨時在改變,識別「當然」也隨之而變。若是不變,有識別能力的人和無識別能力的物就沒有差異了。識別若全不變化,表示識別者的位置都未變化,或是圍著識別物而旋轉。
        而正常的人是不會永遠保持如此狀態,這種狀態是「非動物」才會保有的狀態。不動之物所以會成為一個物質的「東西」,是在於它的識別只設定在一個點,而不認為它的識別有其他的作用。非物質的「真空」是在它識別中否認了識別的作用。而這些作用的原理,在後面章中將陸續討論。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119b052000&aid=288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