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2/09 00:27:25瀏覽685|回應0|推薦16 | |
「新年歌」是一首間流傳的歌謠,將正月間的行事以逐日記載下來,內容是這樣的: 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睏到飽,初四頓頓飽,初五隔開,初六挹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請子婿,十二查某子返來拜,十三食暗糜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 十六折燈棚。 初六挹肥,表示農業社會裡開始下田耕作。初九天公生,是新年以後最隆重的祭典。初十有食食,是因拜天公的祭品極為豐盛,所以這日還有食食。十一俗稱子婿日。十二日是女兒歸寧。十三日在多食魚肉之後,用暗糜配芥菜,十四日開始結燈棚,新年將在元宵燈火的高潮中劃上一個圓滿的句點。 此後,接踵而來的元宵節,是整個春節的最後一幕。這天要按傳統習慣吃湯圓、賞花燈。圓月之日,各式各樣的彩燈,爭放光明,並有舞獅子、耍龍燈、迎鼓仔等活動。 關於各朝各代的春節,也可從詩人的詩作中看出情景: 元會(曹植,公元三世紀初) 初歲元祚、吉日維良。乃為嘉會,宴此高堂。 衣裳鮮潔,黼黻元黃。珍膳雜還,充溢圓方。 俯視文軒,仰瞻華梁。願保茲善,千載為常。 歡笑盡娛,樂哉未央。皇室榮貴,壽考無疆。 田家元旦(孟浩烠,公元八世紀初) 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 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 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 田家占氣候,共說此年豐。 元日(王安石,公元十一世紀中)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元日(毛滂,公元十一世紀至十二世紀初)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沈凍酒。 曉寒料峭尚欺人,春態苗條先到柳。 佳人重勸千長壽,柏葉椒花芬翠袖。 醉鄉深處少相知,祇與 元旦試筆(陳獻章,公元十五世紀) 天上風雲慶會時,廟謨爭遺草茅知。 鄰墻旋打娛賓酒,稚子齊歌樂歲詩。 老去又逢新歲月,春來更有好花枝。 晚風何處江樓笛,吹到東溟月上時。 甲午元旦(孔尚任,公元1714) 蕭疏白髮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剪燭催乾消夜酒,傾囊分遍買春錢。 聽燒爆竹童心在,看換桃符老興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歡笑拜新年。 |
|
( 休閒生活|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