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拾穗:米勒畫中的生存意象
2008/06/04 23:35:22瀏覽7169|回應0|推薦34

        國立歷史博物館於五月三十一展出「驚豔米勒:田園之美」,法國畫家米勒的代表作《拾穗》和《晚禱》在同時出借,據說這兩幅是奧塞美術館的鎮館名作。米勒喜歡描繪農民在鄉下的樸實生活,是法國寫實主義的代表之一。

《拾穗》描繪法國農村三位婦人,在金黃秋陽下彎腰曲背「拾穗」的情境。「拾穗」指的是秋收季節,富有的地主許諾窮人於收割過後的田地撿拾剩餘的麥穗。米勒畫景,經常以農民為題材,但無過度的社會批判。他內中的信仰即是法國的農村,農民耕田、收穫、或如《拾穗》中農人艱困到要在收割後的麥田以撿拾麥穗以為生活,米勒雖然沒有渲染貧苦,卻能彰顯農人在農作活動中的高潔精神。

  十九世紀中葉,法國農村人口大量流失,相對於因工業革命影響後城市崛起、農村生活受到重大衝擊。米勒於1857年完成《拾穗》,如是優美的勸諭詩,告訴世人不可忘記貧困者應受照護的人道胸懷而這一年他非但付不出房租,且無法供給九個孩子的溫飽。窮人的困境,其實就是他的現實生活。未曾擁有土地的人,為求一餐的飽足,只得撿拾田裡剩餘的麥穗。《拾穗》畫裡的拾穗女信仰著勤勞工作,即可生存,雅典帕特農神殿女神的美如同畫裡的她們。困境中的米勒,畫出生命值得敬重的尊嚴,且堅持人性的真善美。《拾穗》雖讓人歎息,卻沒有困頓的感覺。

《拾穗》這幅驚豔之作,啟源於聖經舊約肋未記,記述當時以色列人之禮記聖訓。經文如是敘述說:「在你們收割田地的莊稼時,你們不可收割到地邊;收穫後剩下的穗子,不可再拾起。葡萄掉下的不應拾取,應留給貧窮和外方的人……」此畫表現即是富人救濟貧弱,並存在著對生命的愛與誠摰的精神。《拾穗》畫中也表現出對生命的感恩,及對天地萬物的一種真誠感懷。 

米勒《拾穗》晚禱》等系列勞動農民作品,從農婦彎腰拾穗、歸途感禱情境動作中,看到農村生活,如何能與自然共存、天地為伍的存在意象,人與土地之間,散發一種單純且高貴的氣息,自然而和諧的情懷。

( 休閒生活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ritashero&aid=193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