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報感想----樂觀集》音樂可以拯救什麼?(翁嘉銘)
2007/11/29 23:44:25瀏覽725|回應0|推薦1

"音樂能否改變世界?能否喚醒沉睡的大眾?我悲觀地認為,沒辦法。但我們該鼓勵理想主義色彩的歌謠與音樂繼續存在,當人們願意挖掘音樂裡的美好靈魂,探索真實生活的價值,搗碎虛偽面具,為勇氣和純真吶喊,就更遠離腐敗和仇恨多一點。 " -- 引述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6/4117559.shtml

作者不該悲觀的!
如果你已認同"I'm not there" 這部電影的觀點和Bob Dylan的:「語義和標籤會讓你發瘋。」
就是已經被影響了.

不要小看一個人的影響力; 正在回覆你的文章的我就是下一個.

何況Bob Dylan的歌迷無數!

倒不認為音樂真的能淨化人心 .
白天屠殺猶太人晚上聽華格那的納粹不過是藉由音樂來麻痺心中的惶恐!

有心向善的一定可以在音樂中找到力量.

每一個運動都有它的主題曲.
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韻律
每一個人都有他的歌

我的歌是:
雨生的"我的未來不是夢"
王傑的"一場遊戲一場夢"
還有期待中的楊宗緯 - 2007年的驚喜.

 引述: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6/4117559.shtml

樂觀集》音樂可以拯救什麼?

這星期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樣,看了《I’m Not There》(巴布狄倫的七段航程),詩意與音樂飽滿地詮釋了Bob Dylan 的半生。電影裡,對一位抗議歌手的社會責任,從民謠轉到插電搖滾被視為背叛,以及聞名的音樂人與媒體的關係,都有精彩的呈現,也是最能觸發我的部分。

音樂或音樂人是否該承擔社會責任,這是個挺棘手的議題。一位歌謠創作者和演出者若刻意揹負社會責任,為抗議而抗議,那麼所寫下的作品就不會那麼動人,Bob Dylan也不可能至今仍被視為經典的搖滾詩人。在他的傳記《CHRONICLES,vol.one》裡,他認為,民謠是他探索世界的方式;電影中說是「一個說故事的人」,而當揭露了受壓迫階級的心聲和生活,並形成廣大迴響時,就被視為抗議歌手,然後就得承擔所謂的社會責任。我們可以發現,任何時代都在渴望英雄、偶像的誕生,其實這也是一種壓迫。當一個人成了公眾人物,整個社會和大眾媒體,便賦予極高的期待和道德形象,最後卻發現只不過是個人。以Bob Dylan來說,人們要的已超過音樂本身,要的是一個救贖、一個救世主,那可以讓需負責的個體感到輕鬆,只要盯住一個人就夠了,當這人不符期待時,只要唾罵就好了!Bob Dylan說得好:「語義和標籤會讓你發瘋。」

Bob Dylan是個不想被界定的人,包括政治態度和音樂風格,但不能滿足初初擁戴他的樂迷和輿論,於是從一代人的良心成了叛徒。電影裡調侃十字架上的耶穌,是極生動的諷喻。這世界到處在找神、拜神,天天盼著大眾媒體上的大人物是聖賢,結果,幻滅是必然的,我就越能體會這部電影叫「I’m Not There」的深意。

音樂能否改變世界?能否喚醒沉睡的大眾?我悲觀地認為,沒辦法。但我們該鼓勵理想主義色彩的歌謠與音樂繼續存在,當人們願意挖掘音樂裡的美好靈魂,探索真實生活的價值,搗碎虛偽面具,為勇氣和純真吶喊,就更遠離腐敗和仇恨多一點。

【2007/11/29 聯合晚報】

( 休閒生活音樂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verajuly&aid=141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