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12 22:55:13瀏覽990|回應0|推薦11 | |
和一位修習印度教的網友在電話中交換了一些把修行方法在生活中驗證的經驗。 掛上電話以後筆記下這段談話的感想。 -------- 很高興能和您交換和修習有關的看法和體會。 你所說的 constant remembering 和新近流行的英文佛家名相 mindfulness 很相近。 許多西方人仕把 mindfulness 狹意化了,都拿它來做心理治療或修習吐息、隨息的代名詞。 有一位越南的「一行禪師」在一本十分暢銷的《正念的奇蹟》(英文名一時不記矣)裡持別闡揚這個名詞,以至「名」(詞)聲大噪。 台灣有人把這 mindfulness 譯作「念」、「正念」甚或「了了分明」。 如果從英文註解來看,這 mindfulness 包括了 attention, awareness, remembrance 據說巴利文的同意字是 "sati" 個人認為 constant remembering 和 mindfulness 如在修行的角度來看,要摻入相當的「覺照」的方法和技巧才做得好。 【覺照】 我的說法:「警醒察覺進而迴心光照」。 首先得時時警醒,覺察自己的心念,進而拿所學的教法來光照、檢審這些意念是否正確。 如果有機會看看佛經就知道,凡所各大菩薩修行都不離「覺照」二字。如《心經》裡『...照見五蘊皆空..』就是在「覺」中(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的。 覺照是因,有因之後才生出慧果,所以大菩薩能『度一切苦厄』。 孔明車 合十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