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哀哀慈母,生我劬勞---祭母文。
2012/06/17 11:23:58瀏覽1048|回應0|推薦6

哀哀慈母,勞苦八十有三年,雖已兒孫滿堂,仍終日將每一位子女之家庭,事業,幸福懸掛於內心。若有可相助之處,必傾力而為。想我慈母雖讀書不多,但與人為善,不念舊惡,即使遭受不合理不公平的對待,也常常保持善念而教導我們要有感恩的心來面對世界。秉承如此的庭訓,五個子女在人生道路上,多有助益。

 

想我慈母一生,可謂顛沛流離。年幼家貧,而被嫁做童養媳。以14歲之弱體操持厚重家務與照護臥病之公公。內心之愁苦因為環境所限只能潛藏多年,一直到近幾年老人失憶症發作之後,記憶退回到年幼時期而仍常常擔心家裡有老人需要照護而不安。

 

內戰後期,父親因工作在海上隨商船先到台灣,母親在接到入台證之後,攜帶長女遠從天津一路搭乘火車輾轉到澳門,再經過漫長的等待,才能從香港到台灣。以未滿弱冠之年,來到異鄉,除了照護幼女之外還有照顧父親與叔叔之一般家庭生活。柴米油鹽一切刻骨銘心的勞煩,都在憂愁中慢慢度過。不只拉拔了後來的四位子女,也幫助叔叔建立了一個新的家庭。

 

父親工作長期在海上,一年半載之間,安家費有限的情況之下,母親不得不輾轉向親友告貸。以薄弱的教育與貧乏的知識,母親總能準時將正確的利息送到每一個債主家裡,並且在父親返航之後領取的海外加給,盡快償還。並且教導我們,即使有利息依然要感念債主相助之情。

 

即使如此,每遇見遠親近鄰需要幫助,總是慷慨解囊,並且勸誡我們,行有餘力總要照顧比我們更需要幫助的人。為此,每逢母親壽誕,家裡總是賓客盈門。又有慈善人家知我慈母善心善行,而主動關注我家之需要,但總不為慈母接受,乃有善人買魚菜從門底塞入就走。母親的慈善與自信,是我們五位子女雖家貧而不以為恥而仍以慈母為榮。

 

母親之慈愛表現在大處,也總能表現在細節。母親的慈愛總能在每一個子女之間,顧慮周全。能夠讓每一個子女都覺得自己是最被寵愛的一位。如在外就學的,總是給多零用金,而有牙齒不健康的,總是努力將菜餚烹煮到適合入口。遇有兒女婚姻的不協調,總是勸自己的孩子要遷就對方的感受,對方家庭的背景的協調。因為母親獨自從大陸來台灣建立家庭,深知和諧為美的道理。所以身教言教,總在生活的每一個狀況體現。

 

哀哀慈母,幫助子女建立了和美的家庭,子女卻不見得能守在身邊,晨昏定省。母親固然慈祥不忍提起,我們不在身邊的子女也只能欺騙自己,認為母親理解我們的難處,家裡有姐姐就近照護。總也明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的道理。每每在他鄉念及慈祥的母親,雖心痛而不忍,然終為世俗牽絆未能承歡膝下,而今慈母遠去,傷痛追悔已不可及。

 

所幸滿堂子孫,也總能在母親失去父親之後填補心靈的空虛,雖不盡齊全,總能讓慈母有所陪伴,走親訪友,甚至遠至大陸探親,北美小居。或許能讓母親稍堪告慰。敬愛的母親,感謝您勞苦一生的生養教育,細密的呵護周全,我們追念您,願您在另一個世界,和和美美,平平安安。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niname&aid=655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