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江西鷹潭 大上清宮 中國道教第一宮
2022/09/29 16:55:48瀏覽229|回應0|推薦0

江西省鷹潭市境內的龍虎山,是中國古典名著《水滸傳》開篇所描繪的古今名山。中國道教分為正一派和全真派兩大派,正一派也稱作正一道、正一教,而龍虎山,是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在道教興盛時,先後建有10大道宮,81座道觀,50座道院,10個道庵,享有「晝夜常明羽人國,春秋不老藥仙宮」的美譽。其中,最重要的當屬大上清宮、天師府、正一觀。

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龍虎山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到此定居,世代相傳,以張天師聞名於世。大上清宮是歷代張天師從事闡教演法、傳道授籙等重大法事活動之地,有「道教總會」、「神仙都所」、「百神授職之所」美稱。天師府是歷代天師掌管天下道教事的總署,及張天師生活起居的地方。正一觀,則是天師道的祖廟,後成為正一道祖庭的象徵。

大上清宮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有很大影響,因為,它是「中國道教第一宮」。大上清宮,初名天師草堂,又稱真仙觀、上清宮、上清正一宮,地處龍虎山下,左擁象山,門對瀘溪,面雲林,枕台石。

始建於東漢年間,自北宋開基設壇以來,歷經宋、元、明、清,迭有損毀。正一觀,是正一道祖庭的象徵,最早的名稱為「祖天師廟」,是東漢末年第四代天師張盛自四川回龍虎山「永宣祖教」,為祭祀祖天師而建的廟宇。

直到1949年前後,經過多次的修葺重建。相較於重建的正一觀、大上清宮,天師府歷代不斷修繕,有更多的古蹟遺存。天師府於宋崇寧四年始建於上清鎮關門口,元延佑年間,重建於上清鎮長慶坊;明太祖洪武元年間,朱元璋賜十五鎰白金,在今址上興建天師府邸。

天師府面對琵琶峰,門臨瀘溪河,依山帶水,氣勢非凡。正門匾額「嗣漢天師府」,源於元世祖忽必烈封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為「嗣漢天師」,表明自東漢始,代代相襲,道脈悠長。

天師府內的主要建築,有府門、儀門、玄壇殿、法籙局、提舉署、玉皇殿、天師殿、萬法宗壇等。自第四代天師張盛重返龍虎山,並定居於此,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並在此承襲六十餘代。歷代天師在龍虎山尋仙覓術,坐上清宮演教布化,居天師府修身養性。入宋以後,張道陵後嗣漸受朝廷重視,龍虎山道教隨之興盛,張天師一系也在此後千年中,成為了中國文化史上傳承世襲的「南張北孔 (夫子)」兩大世家之一。

( 在地生活大陸港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dn011346&aid=177225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