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龍王廟行宮 規模最大乾隆行宮
2021/11/05 15:36:00瀏覽277|回應0|推薦1

宿遷北倚駱馬湖,南臨洪澤湖,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大運河流至皂河古鎮,拐了個彎,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2014年,皂河龍王廟行宮作為大運河歷史文化的重要部分,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龍王廟行宮,原名「敕建安瀾龍王廟」,清代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駐蹕於此,留下「第一江山春好處」的題跋,建亭立碑,故又有「乾隆行宮」之稱;是各地「乾隆行宮」中規格最高、規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宮殿式古建築群。

龍王廟行宮始建於清代順治年間,改建於康熙二十三年;後經雍正、乾隆、嘉慶各代皇帝的復修擴建,形成現今四院三進封閉式合院的北方官式建築群。整個建築群分為六大部分,廣場北側是山門,亦稱禪殿,殿門兩旁有兩尊皇家石獅。山門正門上方,鑲嵌著乾隆御筆題寫的「敕建安瀾龍王廟」鎦金御匾和一方「乾隆御筆」印。

過了山門,進入第一進院落,矗立著一座象徵皇室風華的六角「御碑亭」。碑亭正中立著一塊5米高的御碑,正面記載康熙、雍正皇帝建廟的原由和修建的經過,背面刻有乾隆五次下榻此處題寫的詩文。

第二進院落是整體建築的中心,主體建築是龍王殿,又稱綠瓦殿。第三進院落,是龍王廟行宮最後一進院落,也是當年乾隆皇帝的寢宮。中軸線北端的禹王殿,也叫觀音殿,是龍王廟行宮內最高的殿宇。

皂河另一古蹟-陳家大院,始建於清代嘉慶年間,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相傳,該莊園本是駱馬湖一馬姓人家居住,人稱馬老爺莊園;因馬老爺長年在京城做官,莊園長期閒置,便轉賣給在皂河經商的山東武城縣陳莊商人陳永茂,「陳家大院」因此得名。為北方迴廊式建築結構,共有66間房屋,是宿遷罕見的大型古民居建築群。
( 在地生活大陸港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dn011346&aid=170298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