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祝福朋友
2010/05/10 13:00:31瀏覽3602|回應0|推薦5

我的朋友,你的語聲飄落在我的心裡,像海水的低吟聲繞纏在靜靜的松林之間。 ——題記
  
瀟瀟春雨,桃紅染綠,將春的嫵媚盡情渲染。微風一吹,柳枝輕舞,柔情似水漫過心坎。在春天裡行走,更多的是感受春的生機盎然,感受春的婀娜多姿,感受春天裡勃發的希望,感懷春天昂然而激越的旋律。
  
在春天裡收到的一句句真摯的問候和真情的祝福是春天裡最溫馨迷人的禮物。祝福縈繞心懷,溫潤心間。一縷溫柔的春風將心的幕布裁剪成根根情感的絲帶,用多情的手折疊成一隻只五彩斑斕的千紙鶴,放飛在有你有我的天空,渲染一方心空,明麗一生的風景,成為今生永恆的牽念,繫著你,牽著我,吟唱著那首熟悉的歌謠《祝福你一生》。心兒在此刻被歌聲柔柔地浸染,心底那份最深的柔情被輕輕牽起,祝福永恆,我親愛的朋友,在這美麗的三月,讓歌聲載著思念的序曲在春天里曼舞,舞盡人間的真情,舞落人間的哀愁,將心沉潛在一片溫暖愜意的春光裡,盡享人間友情的溫馨甜蜜。
  
人世間,匆匆地來又匆匆地去,在來去匆忙中有緣相逢是奇蹟,能相互關注,真心相待更是一生的造化。能用一份真摯的情意彼此深深祝福,永遠牽念則是一生中難遇的知己。一份情同手足的親情般的友情是人生的財富,唯有用真心真情去珍惜去善待。偶然的相逢在文字間,卻再也走不出那片文字描繪的旖旎風光,心在欣賞風景中陶醉,在領悟文字中得到愉悅的享受,文字織就友誼的天空,真情鼓起友誼的風帆,坦然的胸襟載著友誼的輕舟文海裡蕩漾。每一次心靈的對話,每一次心語的低訴都會讓明淨的心湖平添幾分色彩。那份真摯的友情之花在坦誠之心的培育下開得那般嬌豔,那般嫵媚,一個春天的故事開始粉墨登場。我們不一定是故事的主角,但一定是最貼心的觀眾,在你微笑的表演中我分明找到了一份心底的無限快樂,為你送上的祝福是那抹嘴角邊泛起的最生動而永恆的微笑。我知道,那抹微笑是你信心的源泉,是你希望的綠洲,是你前進的動力。看到你感激的眼神,聽著你感動的話語,我的心掠過一絲甜蜜,其實真正的朋友,要的不多,一個微笑,一句貼心的話語就是最大的快慰和滿足。
  要有好的裝修先要有好的裝修工程
看過人間太多的悲歡離合,看過人世的浮華煙雲,心便在一份坦然和寧靜中漫步。知道所有的輝煌終歸會歸於平淡,在城市的喧囂中保持一方心靈的淨土也實在是一份愜意的享受。閒看雲卷雲舒,笑看花開花落,在一份恬靜閒適中感悟人生極致的美。純淨的心田裡只有對你唯美的祝福,飄飛的雲朵裡有我遙望的眼睛,輕輕的微風裡有我暖心的叮嚀,暖暖的春陽里有我溫馨的祝福,芳香的花朵裡有我永恆的心願,願你一生平安幸福,願你的每天都有花香作伴,有微笑作陪。一路有我的問候和關注,你的人生之旅就不會孤寂。不管你在哪裡,我的祝福都會陪伴你,不管你飛得多高,我的關心都係在你的心房。你成功,我會祝福你;你跌倒,我會扶起你;你快樂,我幸福;你健康,我滿足。
  
“只管走過去,不必逗留著采了花朵來保存,因為一路上花朵自會繼續開放的”。希望泰戈爾的這句話也能記在你的心間。堅持走自己的路,你會看到更旖旎的風光。即使錯過了風,你還會收穫雨,就是錯過了太陽,你依然可以看到月亮,不要悲哀人世的滄桑,微笑著把它當作磨練自己的財富。苦難有時候也是老師,它會教你懂得如何在逆境中頑強求得生存。在苦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我堅定的目光在註視你,不要放棄,生活就有希望。在希望中奮發,你就會有收穫。永遠告訴自己要學知了的堅持,堅持走自己的路,一路的風景就會踩在你的腳下,歲月的年輪上就會刻下你輝煌的印記。等你回首往昔的時候,你會因自己的一路跋涉留下的堅實腳印而欣喜。當鮮花和掌聲屬於你的時候,我會在旁邊欣慰地笑著分享你的快樂。
  
“根是地下的枝,枝是空中的根”我為你的成功而慶賀,我知道你的誓言是寫在藍天裡,你的空中的根在你的眼裡舒展成絢麗的風景,那是你用心去撫摸的景緻,你會站在更遠的地方,把夢想變成現實。今天我聽到你的心語,我感知你不安現狀的心,我知道,你有潛力,有實力去搏擊長空。你那句:“我一直會記得你給我的幫助,一直感動你的支持,認識你是我一生的幸福。”我真的聽了好開心,“我的朋友,你的語聲飄蕩在我的心裡,像那海水的低吟聲繞纏在靜聽著的松林之間”,此刻我的心間激盪著喜悅的浪花,為有你這樣真誠的朋友而開心滿懷。你說,你會更努力去實現你的人生夢想,我相信你會做得很好,我唯有在心底默默地祝福你……
  
“人生路上甜苦和喜憂,願與你分擔所有……願是你心中燈塔的守候,在迷霧中讓你看透……”把這首《陽光總在風雨後》的歌送給你,希望帶給一份心靈的慰藉。我一生的朋友,祝福你一生:願所有的微笑、快樂都伴隨你,願所有的好運、如意都眷顧你,願健康平安永遠深愛你!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d86&aid=4019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