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摘錄: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療癒
2011/10/11 21:46:42瀏覽1768|回應1|推薦4

我常常引用家族再生這本書的內容,好讓朋友知道【在生命中至少有一個人能毫無條件地接納他們,不管他們是否會鬧脾氣、在外表或智力上是否吸引人】對一個人的成長有多麼的重要。本書還提到強悍與韌力的差別、甚麼是韌力、如何習得韌力 ... 有興趣可以上圖書館借閱或是買下這本書細讀。

我誠摯地有請各位看官慢慢地、一行行地讀下去,並將這書的正向看法傳遞出去。

  • 家族再生:逆境中的家庭韌力與療癒
  • 書名: Strengthening Family Resilience
  • 版本: 2nd ed.
  •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96683
  • 作者:芙瑪.華許
  • 原文作者:Froma Walsh
  • 譯者:江麗美、李淑珺、陳厚愷
  • 出版社:心靈工坊
  • 出版日期:2008年03月15日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66782251
  • 裝訂:平裝
  • 內容: 中文翻譯書內容摘錄
  • 摘錄人: tyuan4net
  • 日期: 2011-10-11
  • 版本: 2011-10-11-001



Page 20

關於【正常家庭】這個概念有兩個迷思。第一、它錯誤假設健康家庭都沒有問題,以致讓這些家庭在對抗壓力、生活挑戰與創痛經驗的努力化為烏有。第二、它假設有一種單一的、共通的家庭模式,並且符合傳統家庭的理想形象。因著這種假設的誤導,以致許多不同的家庭價值、結構與性別角色,被認定為失調的,而且對孩童有害。


Page 27

<<何謂韌力?>>

韌力可被定義為: 從困境中站起來而且變得更強壯,更有資源運用能力 (resourceful)。

韌力不僅是生存、熬過,或脫逃了可怕的煎熬。因為不是所有的倖存者都能產生韌力;有些人會被困在受害者的位置,舔舐傷口,以憤怒與怨怪阻礙其成長 (Wolin & Wolin, 1993)。相對之下,韌力的特質讓人能從痛苦傷口痊癒,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繼續生活的完整性與付出愛。

為了瞭解韌力,必須將其和【強悍】 (invulnerability) 與【不假外求】 (self-sufficiency) 等錯誤觀念有所區分。我們將看到,韌力的強化是透過開放的經驗,以及與其他人的互相扶持。


Page 28

<<人類的脆弱、受苦與復原>>

美國崇尚強悍的個人特質 (Bellah, Madsen, Sullivan, Swidler & Tipton, 1985),強調陽剛力量的形象,讓許多人把強悍誤認為韌力。

這種關於強悍的迷思與【超級孩童】形象所隱藏的危險,是把人類的脆弱當成缺點,強悍當成優點。

有些人認為具有韌力的個人,能夠在困境中維持穩定的能力或高效率 (Bonanno, 2004),但是大部分研究顯示並非如此。同樣的道理,重新振作的能力也不應被誤解為單純的【輕鬆度過】危機,不被痛苦經驗所影響,彷彿把自我塗上了一層鐵氟龍,可將困難痛苦彈開 (Schwartz, 1997)。或是大家以為只有兩個選擇 --- 不是擺脫困境,就是在其中【打滾】 --- 許多美國人會【斷尾求生】,或只是掉頭離開。我們的文化無法忍受個人的痛苦;我們轉頭不看殘障人士,避免接觸失親者,或急於提供廉價的建議,如【快樂點】、【忘了吧】。善意的親人會鼓勵你立刻將個人危機畫下句點,從失敗的人際關係中振作,躍入新的人際關係。同樣道理,我們被鼓勵忘卻國家的危機與災難 --- 不管是越南、伊拉克的阿布格來布監獄,或過去的奴隸歷史 --- 而不去回顧其中汲取意義,接受教訓,得到社會的療癒。


Page 29

我們要小心,不要把效率當成了韌力,韌力是關於整個人,包括了情緒與人際關係上的安寧。

<<從強悍的個人主義變成互動的觀點>>

過去韌力研究大多聚焦在戰勝困境的個人內在力量,反映出西方文化中強悍個人的英雄迷思。

韌力通常被視為與生俱來的,彷彿韌力是自己長出來的: 有韌力的人若非天賦異稟 --- 一種生理上的堅強 --- 就是得靠自己努力養成。這種觀點使他們期待自己必須自立自強,堅毅獨立地求生。如此,必然會有一個不幸的後果,就是會瞧不起那些無法靠己力克服困難的人。


Page 30

我們必須小心,不要責怪那些失敗的人缺乏【毅力】,尤其是當他們面臨的情況超過他們所能控制的程度。

由若特 (Michael Rutter, 1987, 1999) 所領導的研究,我們瞭解是先天與後天元素之間的持續互動,而支持性的人際關係會增進這種能力。

在最近的公共教育運動【通往韌力之路】,美國心理學會鼓勵建立韌力的課程,就像是鍛鍊肌肉,我們越是練習,它就會越強,增加我們處理壓力的能力 www.apahelpcenter.org

<<困境焠鍊韌力>>

韌力是透過困境得到強化,而不是與困境無關。


Page 31

為了瞭解與強化家庭韌力,我們可以從過去卅年來的個人韌力研究學到許多。這些研究駁斥了以下主流觀點: 家庭與環境風險因素、還有負面的生活事件,必然會造成孩童及其日後成人時期的失調狀況。如若特 (1985) 所說,不管是什麼風險因素、有多麼嚴重,暴露其中的孩童有超過一半並沒有顯著的不良影響。例如研究顯示,大多數受虐孩童,成年後並不會虐待自己的小孩 (Kaufman & Zigler, 1987)。這樣的韌力來自何處?


Page 32

早期的研究大多數是想瞭解,為何有些心理失調父母或失能家庭出身的孩子,能夠克服早期受虐或受忽視的經驗,而過著有建設性的生活 (Anthony, 1987; Cohler, 1987; Germezy, 1987)。

費斯曼與斐倫特 (Felsman & Vaillant, 1987) 追蹤七十五個高風險、住在都市中的男性生活,他們成長於貧困的家庭,沒有社會地位。….研究的結論是。他們的韌力顯示【我們生命中出錯的事情不會永遠詛咒我們】


Page 33

她們提出:承受高壓而沒有生病的人,擁有一種【堅強】的人格結構 (Maddi, 2002)

在最具野心的一項韌力研究中,韋納 (1993; Werner & Smith, 1982, 1992, 2001) 花了四十年追蹤夏威夷第四大島考威島 (Kauai) 將近七百名貧困的孩童。大多數的孩童是當地糖業工人的子女,有不同的種族。三分之一被歸類為【風險】,因為他們在兩歲前就經歷了至少四項風險因素,例如,嚴重的健康問題、家庭酗酒、暴力、離婚,或心理疾病。到了十八歲,約三分之二風險孩童的表現正如預期般糟糕,未成年懷孕、需要心理衛生服務、在學校惹麻煩,或觸犯法律。不過三分之一的風險孩童成為能幹、關愛與有信心的【正常】青年,在各種評量上被評為有能力【好好工作、玩樂與愛人】。到了這些孩童四十歲時的追蹤研究顯示,除了兩位之外,這些人都繼續過著成功的生活。許多人的成就甚至超越了考威島上其他比較不貧困的孩童,他們較多人仍維持穩定的婚姻,較少人離婚、失業,也較少人因幾乎毀了整個島嶼的颶風而精神嚴重受創。


Page 34

在關於強悍的個人研究中也發現,這些強悍個人具備三種共通特質: (1) 相信他們能掌控或影響事件; (2) 能夠深刻感覺參與或投入於生活中的活動; (3) 認為改變是進一步的興奮挑戰 (Kobasa et al., 1985)。


Page 35

<<人際關係是個人韌力的生命線>>

愈來愈多研究者發現,在脆弱孩童身上出現的韌力,與家庭、社會環境中的關鍵保護因素之關聯性。當孩童能夠在家庭或社會中接觸到至少一位關愛他的親人 (包括父母、照料者、或其他的支持成年人),他們面對困境的韌力會比較好。

如韋納 (1993) 所強調的,支持性的人際關係是提升自尊與自我效能的最重要因素。

考威島研究中的所有韌力孩童,都【在生命中至少有一個人能毫無條件地接納他們,不管他們是否會鬧脾氣、在外表或智力上是否吸引人】(p.512)。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yuan&aid=5728097

 回應文章

蘋果蘇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
2011/10/11 23:54
感謝您的分享!:)
這些章節摘錄打下來實在辛苦啊!字數不少呢!

關於p.32,我想,這蠻能符合那個孩子吃麵太慢被媽媽打的事例。
有些人確實不會受到惡劣環境的影響。很多年前,一次偶然機會翻到一本書看到過這樣的研究報告,不過,不太記得書名了,書中敘述同樣的家庭不同的兩個孩子,可能有的孩子會受到惡劣環境影響而留下童年陰影,有人卻不會。

我明天再去書店找找看這本書。謝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