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8/26 14:56:45瀏覽514|回應0|推薦2 | |
有一次我問大陸人說:「請問你們當初為什麼要推行簡體字?」他們說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消滅文盲,幫助人民很快的學習是主要的原因。如果我們回溯到 20 世紀的中國歷史來看很顯然這是很自然的、讓人認同的答案。 若以在台灣長大的我來看,就覺得他們的字似乎有時候簡得過頭了。有的簡得不錯,有的本來就是常用簡體字了。喔!我現在要談的倒不是要議論簡體字,而是要討論到因簡化後字數變少的事情。 文字是人們為了要溝通而人們共同制定的一種溝通協定。形音意各可以相配變化萬千,只要達到溝通互相瞭解對方的意思即可。人類互動行為越多越容易激發出不一樣的看法和行為出來,而一個這樣的集體行為就塑造出具多樣性的文化來。 我們來觀察一個現象,當一個人如果是住在偏遠地區的農村裡,住一輩子都沒離開那。沒電、塑膠、汽車。。。一切自給自足,從小到大所見的就是那一百多人的村民,也許三四百字足夠大家互相溝通矣。其中一半以上搞不好都是名詞,只是描述他們周遭的動植物、物品罷了。當這村子的人離開家鄉到縣城裡去,就要學更多字了,才能把他家鄉的作物賣出去、要跟人家交朋友聊人家關心的事。這時需要的字更多了。如此類推 ~~~人們越溝通就能激盪出越複雜的生活方式來,而要描述這些新方式就可能需要新字來表示。 說到這!我倒要說以前台灣政府會說大陸把中國字給簡化是如何不對不對的看法是不好的、是保守、是一廂情願的看法。一個文化豐富的地區代表多樣化的人們互動。有時候我們不要計較表相上的一致或是固守某種形式,或是強迫要如何發展才是。這一切的重點在於當下的人們想要成就如何的互動世界就成就他們要如何的溝通模式。我想這就是文化了。 文化不是只有固有、美、炫的那部分。文化的重點在於每一刻的那一切是由大家互動產生的。所以,不必在意大陸簡化中文字的衝擊,只要一個政府是不斷的開放、開放給人民自我激盪的方式去成長一定可以嶄放最棒的文化來。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