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及13世紀,商業和工業興盛,使市集大大增加起來。市鎮亦自然地成為市集的重要地點。例如在法蘭德斯和低原國家便有我們所考察的布魯日及根特市集。布魯日現為比利時西法蘭德斯省省會。在12世紀後期,城市迅速發展,遍及整個歐洲。城市大多集中於義大利北部,因為當地最富於國際商業機會。而與此同時,法蘭德斯的城市也因為北方(法國北部、英倫島、萊茵河地區及波羅的海沿岸等地)貿易致富。法蘭德斯本身是一大產羊區,它的市鎮成為羊毛紡織品生產中心。其後,法蘭德斯城市的羊毛需求甚殷,於是自12世紀,法蘭德斯商人開始大量從英國輸入羊毛, 並因卓越的紡織業成為歐洲北部的工業中心。 與其他法蘭德斯城市一樣,布魯日亦成為紡織業中心,在12世紀是倫敦行會的主要城市。
到了13世紀,布魯日是北德國行會最繁忙的城市之一。當時,每天有150艘船停靠在Minnewater碼頭。 13、14世紀,布魯日為漢薩同盟的主要城市之一,盛極一時。 城市居民由1340年35,000人激增至1500年約10萬人。14世紀是布魯日商業高度繁榮的時代。在愛德華一世時期,英國開始發展海上貿易,繼續把英國的羊毛運到布魯日。意大利商人放棄香檳市集後,多了通過海路與布魯日建立業務往來。他們運來香料和東方的工業產品,而漢薩同盟的船隻則從德、俄、瑞典運來建築木材、小麥、熏魚等。於是布魯日便集中了北方和南方的商品,成為北歐的主要貿易場所。布魯日除了是工業中心、貿易場所之外,更於1309年建立了交易所,成為先進的貨幣交易中心。 進一步鞏固了布魯日的商業地位。但好景不常,布魯日亦隨著大時代環境的轉變而有所變化。據賀力斯特指出,14、15世紀中古高峰文明逐漸式微。 而各種相關的趨勢,如人口減少、市場縮減等,都導致整體經濟的衰退。 布魯日難途厄運。綜合以上幾位學者的研究,我認為大致可分兩類因素:內在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方面:一.多苛捐雜稅。15世紀時,在勃艮第公爵晚期的統治下,法蘭德斯區多苛捐雜稅,引來多個城市的抗議,影響了布魯日的發展。二.墨守商業陳規,因為在布魯日達成的任何一項商業交易只有當地的市民充當經紀人才是合法的,這就影響了較大規模的國際貿易形式的發展。三.銀行業破產。沒有教會的巨額存款,銀行業從上一蹶不振,因此大大影響區內的商業發展。四.港口淤塞。14世紀初,茲維恩河港口開始淤塞,舶船愈來愈困難。1404-05年冬天,整個歐洲受到長時間暴風雨的侵襲,法蘭德斯低矮的海岸被淹沒,幾乎封閉了茲維恩河。但另一方面,這場暴風雨卻打通了斯凱爾德河口的淺灘,同屬法蘭德斯區的另一城市安特衛普變成另一海港。 隨後,由於航海業的發展,安特衛普取代了布魯日在經濟方面的領先地位。約在1560年,它已成為歐洲第二大城市。在中世紀下半葉,法蘭德斯區另一主要港口和紡織業城市根特,又領先於安特衛普和布魯日。外在因素方面:一.15世紀末世界貿易路線的變遷及大西洋經濟的形成,布魯日因偏離新的貿易路線而遭摒棄。 二.漢薩同盟的衰落。三.英國不再依賴法蘭德斯的織工,開始自己製造呢絨,因而造成布魯日紡織業的衰退。 四.競爭者阿姆斯特丹的興起,進一步削弱了布魯日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