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7/01 16:16:41瀏覽6034|回應0|推薦2 | |
布匿戰爭雜記 劉景輝(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布匿戰爭(Punic Wars)係指公元前264年至公元前146年,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三次戰爭。這三次戰爭中,羅馬造就了許多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而迦太基卻誕生了一位罕見的蓋世大英雄漢尼拔,從而使布匿戰爭史在歷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布匿戰爭時代是羅馬和迦太基史上的英雄時代。 從大歷史的視野而言,羅馬人屬印歐語族,腓尼基人(迦太基是腓尼基人的殖民地)則屬閃語族。閃語族自公元前2000年前後起,主宰了近東文明的發展,例如著名的巴比倫人、亞述人、加爾底亞人等,建立了古巴比倫文明(漢摩拉比法典等)、亞述文明和新巴比倫文明。加爾底亞人的新巴比倫王國在公元前539年被印歐語族所滅,所以在公元前500年左右閃語族的近東文明漸式微而絶滅。而不屈的閃語族人─希伯來人(猶太人)和腓尼基人繼續和印歐語族的希臘人和羅馬人作鬥爭。一、有關腓尼基的神話: 布匿戰爭是閃語族迦太基人和印歐語族羅馬人的最後浴血鬥爭。因迦太基人的失敗,從而使閃語族幾乎完全喪失政治、經濟、文化在世界史上的主導權;印歐語族取得完全的大勝利,希臘羅馬文明成為世界史發展的主導文明。在這印歐文明籠罩的大環境中,閃語族猶太人為保持他們的傳統文化而不屈不撓地與印歐語族搏鬥,持續至今。二十世紀中期成立的聯合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反閃(即反猶)大舞台」。雖然如此,猶太人的以色列國,無懼於對手的人多勢眾,昂首為建立自己的國家、保衛自己的國家、發揚自己的文化,不斷地犧牲奮鬥。看來要絶滅世上的閃語族人,恐不易為。但布匿戰爭終結了閃語族在世界歷史上的政治和軍事優勢,則是不移之論。 布匿戰爭在歷史上既有其獨特的地位,而羅馬、迦太基的歷史和人物又引起了許多學者和讀者的興趣,所以這一方面的各種著作蓬勃發展。近年來,國內以迦太基漢尼拔、或布匿戰爭為主題的譯著日漸增加,給讀者相當多的資訊和趣味。一般讀者因西方古代史的常識稍嫌缺乏,讀起譯本來,恐怕不會十分透徹,故不揣淺陋,草此小文,以助對布匿戰爭史有興趣的讀者參考。倘有訛舛,尚祈方家不吝指正是幸。 希臘海神波塞頓(Poseidon)是宙斯之弟、迦南(Canaan)國王阿格諾爾(Agenor)之父。阿格諾爾生有五子一女:五子是卡德摩斯(Cadmus)、腓尼克斯(Phoenix)、西利克斯(Cilix)、德索斯(Thasus)、菲紐斯(Phineus),一女是歐羅巴(Europa)。 歐羅巴的美貌引起宙斯的愛慕。宙斯化身為一隻雄健、溫順的雪白色公牛,來到在海邊遊玩的歐羅巴身邊蹲下來,脈脈含情地忘著她,歐羅巴看到這隻可愛的公牛伏在自己的身邊,便身不由己地跨上牛背,宙斯一看歐羅巴中計,便緩步走向大海,一入大海,四足踏波飛奔而去。歐羅巴便因此被宙斯劫持到克里特島(Crete)。 在這裡,宙斯和歐羅巴成了親,生下三個兒子:米諾斯(Minos)、拉達曼提斯(Rhadamanthys)和薩爾佩冬(Serpedon)。米諾斯後來成為克里特島的一代海上霸主,掌控了愛琴海的制海權。1904年,英國考古家伊文斯爵士(Sir Arthur Evans, 1851─1941)將他在克里特島的諾薩斯(Knossas)所發掘出青銅時代的遺址文化以米諾斯之名命名為米諾斯文明(Minoan Civilization)。拉達曼提斯則為愛琴海中的希克拉迪群島(Cyclades Is.)的國王;而薩爾佩冬與米諾斯不和,遠走小亞細亞,後成為呂西亞之王(King of Lucia)。 宙斯將歐羅巴搶走後,阿格諾爾王大為悲痛,命他的兒子們四處尋找其下落,倘若未能尋獲則不得歸國。腓尼克斯西去利比亞(Lybia,即後來的迦太基),因未能尋獲其妹,故長留於此,直至其父阿格諾爾逝世才回歸迦南,並以自己的名字腓尼克斯(Phoenix)作為迦南之新名「腓尼基」(Phoenicia),遂成為腓尼基王。西利克斯北上小亞細亞的東南部,此地因西利克斯之定居後稱西利西亞(Cilicia);菲紐斯去了小亞細亞的西北地區,此地因他的來到後稱弗里吉亞(Phrygia);德索斯到了愛琴海北部一海島上挖金致富,此島後成為希臘史上有名的塔索斯島(Thasos)。卡德摩斯則到了希臘本土德爾斐(Delphi)的阿波羅神諭宣示所,向神祈示,奉神諭放棄尋獲其妹、並要跟隨一頭母牛前行,在母牛臥倒之地建城。卡德摩斯後在母牛臥倒之地建立底比斯城(Thebes,另譯為忒拜)。 從這個神話中,我們知道腓尼基以及一些古代希臘史上的地名都和阿格諾爾王及歐羅巴公主有關。姑且聽之,以為談助。 自語源學來看,腓尼基(Phoenicia)是從希臘語 “phoinix” 演變而來。在希臘語中, “phoinix” 意為紫紅色或青銅色。古代迦南沿海之地盛產紫色染料,而迦南沿海居民皮膚又多呈青銅色。希臘人把迦南沿海之地稱為「腓尼基」,而與其交易之人稱為「腓尼基人」;腓尼基一詞有紫色之義,殆無疑義,至於究竟是源於紫色染料或紫色皮膚,則無可稽考了。 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腓尼基著名的城邦有泰爾(Tyre。舊譯中文聖經,此城譯名為「推羅」,聖經公會版和合本新譯聖經則改譯為此)、西頓(Sidon)、比布洛斯(Byblos)、和烏加里特(Ugarit)等城。而在《舊約》中,腓尼基人有時被稱為迦南人(Canaanites),有時也被稱為西頓人(Sidonians),可見腓尼基人與迦南人之間可能有其血脈關係。 香港「聖經公會」於1988年出版新標點和合本中文聖經。這個新標點和合本聖經將許多舊譯名改為合乎歷史學中常見的譯名,除「推羅」改為「泰爾」外,其他主要的尚有:「丟斯」改為「宙斯」、「亞力山大」改為「亞歷山大」、「亞古士督」改為「奧古斯都」、「以彼古羅」改為「伊壁鳩魯」、「大利烏」改為「大流士」、「該撒」改為「凱撒」、「革老丟」改為「克勞第」、「亞西亞」改為「亞細亞」、「亞拉伯」改為「阿拉伯」、「伯拉河」改為「幼發拉底河」、「呂彼亞」改為「利比亞」、「埃提阿伯」改為「衣索比亞」、「士班雅」改為「西班牙」、「大馬色」改為「大馬士革」、「居比路」改為「塞浦路斯」、「希利尼」改為「希臘」、「瑪代」改為「米底亞」、「米所波大米」改為「美索不達米亞」、「革哩底」改為「克里特」,等等。 二、有關迦太基建城的神話: 根據神話,泰爾城(Tyre)國王柏洛斯(Belus)臨終遺言,要立其子皮格馬立昂(Pygmalion)和其女伊莉莎(Elissa)為王位共同繼承人;人民卻擁戴年幼的皮格瑪立昂為國王。伊莉莎嫁給自己的舅父─地位僅次於國王的大祭司阿克爾巴斯(Acerbas)。皮革馬立昂因覬覦阿克爾巴斯的財富,而將他謀害。伊莉莎帶著丈夫留下的財富,在一些貴族的保護下,逃到了利比亞(北非)。在這裡,土著酋長允許她購置一張牛皮割出來的皮條所能圈出的土地,伊莉莎命令手下將牛皮割成極細的線,圈出了一塊遠比土著酋長想像得要大得多的土地。酋長為遵守諾言,只得把這塊土地賣給了伊莉莎。伊莉莎購置了這塊用牛皮線圈出的土地後,在這個地方建立起城堡,把城堡稱為「比爾薩」(Byrsa),希臘文「比爾薩」便是「牛皮」之意。來到利比亞的腓尼基人,以這個城堡為中心,發展成「迦太基城」(Carthage)。 從語源學來看,迦太基是從腓尼基語「迦爾德‧哈達斯特」(Kart Hadasht)一語蛻變而來;腓尼基語中「迦爾德‧哈達斯特」意思是「新城」,新建立的城市。 伊莉莎成為迦太基這個城邦的統治者,改名為「狄多」(Dido),意思是「流浪者」。毗鄰有一土著國王名叫雅爾巴斯(Iarbas)垂涎狄多的美色,向她求婚,並威脅說,如若不允,便不惜大動干戈。狄多雖忠於她的丈夫,但在迦太基人畏懼戰火,一再懇求狄多為敦親睦鄰起見,應該下嫁;狄多在臣民脅迫之下,佯允同意,但要求大家允許她在下嫁之前,燃起一堆葬火,以慰亡夫在天之靈。葬火熊熊燃起後,狄多縱身跳入火堆中自焚而亡。此後迦太基人便把她奉為迦太基的保護神塔尼特(Tanit)。 在羅馬大詩人維吉爾(Virgil, 前70─前19)著名史詩《埃涅伊德》(Aeneid)中,他寫道特洛城(Troy)在被希臘人攻陷後,特洛王子埃涅阿斯(Aeneas)從海上逃到狄多那裡,為狄多所愛;但埃涅阿斯奉天神朱庇特(Jupiter)之命,必須離開迦太基前往義大利,實現他的天命重任─成為羅馬人的始祖。狄多因埃涅阿斯的離去,絕望自殺而死。維吉爾把狄多的故事移植到羅馬的史詩中,這是頗有問題的。傳說中特洛城的陷落是公元前1184年,而迦太基的建立是公元前814年,兩者相距長達370年。埃涅阿斯和狄多並非同一時代的人物,維吉爾將兩者合為同時代的人物,視之為史詩神話,也不必細究了。 順帶一提,英文的“Trojan War”是指希臘人對「特洛人」(Trojans)的戰爭,故應稱為「特洛戰爭」。中華民國84年9月,國立編譯館編行的《外國地名譯名》(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一書中,將“Troy”譯為「特洛」,而“Trojan”是一形容詞,意思是「特洛人的」或「特洛城的」。在“Trojan War”中其尾音不必譯出來,譯出來便成為「特洛伊戰爭」、或「特洛耶戰爭」、或「特洛亞戰爭」;拙見以為,“Trojan War”還是譯成「特洛戰爭」較為合適。
公元前第三世紀時,羅馬人的名字通常由三組文字組成。一般的慣例是:先個人名(praenomen)、次氏族名(nomen)、最後是家族名(cognomen),後來為表彰某人對國家的功績,而授予第四個名字,即功勛名(agnomen);有時羅馬人將他人之子收為自己的養子或養孫,除授予收養家庭的姓名外,為表示不忘本,在第三名字家族名之後附上該子的氏族名。因此羅馬人的名字如將個人名、氏族名、家族名全譯成中文,將不勝其煩。我們以在札馬(Zama)一役中,擊敗迦太基大將漢尼拔(Hannibal)的大西庇阿(Scipio, 前236─前183)為例來說明: 1.大西庇阿: 全名是普布利烏斯(Publius,個人名)‧柯爾涅利烏斯(Cornelius,氏族名)‧西庇阿(Scipio,家族名,另譯為「斯奇比奧」),他的中文姓名合起來共十四個字,煩極了。後來他征服了迦太基及其附近之地,羅馬元老院又授予他功勛名「阿非利加努斯」(Africanus),中文譯名總共有二十個字了,比一個中文句子還長,實在沒有辦法完全記住。其實「阿非利加努斯」的意思是「阿非利加的征服者」,這個「阿非利加努斯」千萬不要譯成「非洲的征服者」,那時候羅馬人還沒有「洲」的觀念,「阿非利加」僅僅是指迦太基及其附近之地、公元前146年成為羅馬一行省。同樣地,公元前129年,羅馬人將原屬於柏加曼王國(Pergamum)之地組成為「亞細亞省」(Asia),「亞細亞」亦無「亞洲」之義。 既然全名如此之長,無論在英文或中文內都有簡化的必要,英文中取其家族名為名,於是中文「西庇阿」亦隨之流行。這個西庇阿是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擊敗迦太基的羅馬大將,中文將其功勛名加在家族名之前,稱為「阿非利加的征服者西庇阿」就很清楚了;但是公元前第二世紀,在第三次布匿戰爭中,亦產生了一位「阿非利加的征服者西庇阿」。為區別起見,史家將前一位西庇阿稱之為大西庇阿(Scipio the Elder),後一位西庇阿稱之為小西庇阿(Scipio the Younger)。 此外,大西庇阿與其父的姓名完全相同,都稱為普布利烏斯‧柯爾涅利烏斯‧西庇阿。為區別起見,我們將大西庇阿之父稱為老西庇阿。 大西庇阿曾參加公元前216年坎尼之戰。公元前211年,其父與叔父雙雙為國捐軀後,羅馬元老院任命大西庇阿為西班牙的羅馬軍總指揮。公元前206年終於為羅馬征服了西班牙,成為羅馬人的大英雄。 公元前205年,大西庇阿當選為執政官,時年30歲。為了打擊仍在義大利的漢尼拔,大西庇阿利用圍魏救趙之計,出兵迦太基本土,迫使迦太基政府召回漢尼拔,以解義大利之危。公元前204年,大西庇阿率軍在北非烏提卡城(Utica)附近登陸,得到東努米底亞國王馬西尼薩(Masinissa)作為同盟者。公元前203年年初的大平原(Campi Magni)戰役中,大敗迦太基和西努米底亞國王西法克斯(Synphax)的聯軍。公元前202年札馬(Zama)一役中,又大敗新返義大利的漢尼拔。漢尼拔失敗後,迦太基宣布投降,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為了表彰大西庇阿的功勛,羅馬元老院援以「阿非利加征服者」的稱號。公元前199年大西庇阿出任監察官(Censor),成為首席元老。 公元前192年,羅馬和敘利亞的塞流古王朝(Seleucid dynasty, 前304─前64)爆發了第一次敘利亞戰爭(The First Syrian War, 前192─前189)。羅馬先在希臘德摩比利(Thermopylae,或譯「溫泉關」,公元前480年斯巴達人在此抵抗波斯大軍,全部壯烈成仁)擊敗安條克三世(Antiochus Ⅲ,或稱安條克大帝,在位時間:前223─前187);然後,公元前190年安條克三世在小亞細亞馬格尼西亞(Magnesia)一役中,被大西庇阿兄弟擊潰。此次羅馬軍隊統帥是大西庇阿之弟盧基烏斯‧科爾涅利烏斯‧西庇阿(Lucius Cornelius Scipio),大西庇阿為其弟畫策出謀、隨軍同行;因此,羅馬元老院賜給大西庇阿之弟盧基烏斯「亞細亞的征服者」(Asiaticus)的稱號。 大西庇阿對希臘文化很崇拜,結交一批希臘的學者,在政治家中屬於親希臘派。在羅馬政壇上,有些政治人物擔心西庇阿家族的權勢過大,因此組織反西庇阿派加以抵制。兩派相互鬥爭,反西庇阿派指控他的弟弟「亞細亞的征服者」西庇阿曾接受安條克三世的賄賂,雙方為此糾纏了數年之久。大西庇阿雖能征服迦太基,但卻未能保全弟弟的令名,他的弟弟最後被課以罰金。這個事件使大西庇阿在精神上備受打擊,他傷心地離開羅馬,退隱到自己在坎佩尼亞(Campania)的莊園。公元前183年,大西庇阿死在自己莊園中,遺囑不要把他埋葬在羅馬。 2.小西庇阿(前184-前129): 全名是普布利烏斯‧科爾涅利烏斯‧西庇阿‧埃米利阿努斯(Publius Cornelius Scipio Aemilianus)。他原是保羅斯(Lucius Aemilianus Paullus, 前229─前160)及其妻西庇阿氏(大西庇阿之女)之子。保羅斯先後在公元前182年和公元前168年兩任羅馬執政官,是第三次馬其頓戰爭(The Third Macedonian War, 前171─前167)時羅馬軍隊的統帥。公元前168年,他大敗馬其頓國王柏修斯(Perseus)於皮德納(Pydna),征服了馬其頓王國,贏得了「馬其頓征服者」(Macedonicus)的稱號。 保羅斯之子被大西庇阿的長子,也就是這個孩子的舅父Publius Cornelius Scipio 收為養子,故取名為Publius Cornelius Scipio Aemilianus,他的第四個名字保留了其原本氏族名,這表示他是羅馬兩個望族後裔;因為他是大西庇阿長子的養子,故成為大西庇阿的養孫。在歷史上,因戰功彪炳,可以和大西庇阿先後輝映,故稱小西庇阿。 小西庇阿曾參加第三次馬其頓戰爭。公元前151年,為征討西班牙的羅馬軍隊的統帥。公元前147年,當選為羅馬執政官,率援軍來到迦太基。公元前146年,他摧毀了迦太基後,羅馬元老院亦授予「阿非利加征服者」的稱號。公元前134年,第二度當選為羅馬執政官,征服了西班牙的努曼提亞人(Numantians),又取得了「努曼提亞征服者」(Numantinus)的稱號。因此,他的姓名再加上功勛名就顯得很長了:Publius Cornelius Scipio Aemilianus Africanus Numantinus,如果不簡化成「小西庇阿」,看起來實在眼花撩亂。 3.羅馬之盾─費邊(?─前203): 全名是昆圖斯‧費邊‧馬克西穆斯(Quintus Fabius Maximus)。在英文裡簡稱為 Fabius,在中文通譯為費邊,但亦有譯為「法比烏斯」者。 費邊曾於公元前233年及公元前228年兩任羅馬執政官,公元前230年曾任監察官,為羅馬政界中聲望極高之人物。公元前218年,漢尼拔攻陷薩貢圖姆城後,費邊率領羅馬使團前往迦太基問罪。他說,他給迦太基人帶來了和平和戰爭的選擇,要求和平,那當然是迦太基人得退出薩貢圖姆,不然就是刀兵相向了。迦太基人不受其威脅,說和平與戰爭,羅馬人自己選擇吧!費邊說,戰爭吧;隨後,立即率團返國。第二次布匿戰爭正式登場! 公元前217年羅馬執政官是弗拉米尼烏斯(Gaius Flaminius)與蓋米努斯(Gnaeus Servitius Geminus)。為了防堵漢尼拔自北義大利南下,兩執政官北上分守亞平寧山東西兩側。弗拉米尼烏斯於公元前223年第一次出任羅馬執政官,公元前220年擔任監察官,修建了一條由羅馬城跨越亞平寧山通向亞德里亞海岸邊小城法魯姆(Fanum)之間的大道,這條大道即稱為「弗拉米尼烏斯大道」(Via Flaminia);而他也是西西里行省的第一任總督。公元前217年,弗拉米尼烏斯在特拉西美諾湖(Lake Trasimene)中了漢尼拔的埋伏,羅馬軍隊陣亡高達一萬五千人,弗拉米尼烏斯也在其中,另有數千人被俘;三天後,執政官蓋米努斯率四千騎兵從東邊經弗拉米尼烏斯大道來救,亦全軍覆沒,蓋米努斯率少數護衛逃脫,不知去向。消息傳來,羅馬震驚。 費邊臨危受命,深知責任重大。他看到漢尼拔大軍自入侵義大利以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在此漢尼拔大軍銳不可擋的時刻,盡量避免與漢尼拔正面交鋒才是上上策。他也了解到漢尼拔孤軍深入,給養補給困難,如能切斷漢尼拔部隊的後勤給養,則其大軍將不能在義大利長期立足,如此一來敵軍可不戰而退,而羅馬兵力又可保存。因此他的策略乃其軍隊尾隨漢尼拔軍隊之後,伺機進行騷擾,努力切斷敵人給養;總的說來是拖延戰術,是一種小心謹慎的戰術。其拖延策略雖保全了羅馬軍隊的戰力,但對漢尼拔軍隊在義大利境內的燒殺擄掠,似乎束手無策。羅馬人望勝心切,對費邊的拖延策略怨聲載道,稱他為「拖延者」(Cunctator,拉丁文為Verrucosus)。他的騎兵長官米努基烏斯便是激烈反對其拖延戰術的人之一。有一次,他利用費邊返回羅馬之際,強行出兵,被漢尼拔軍隊打得大敗虧輸,幸費邊及時來援,方倖免全軍覆沒。 公元前217年末,費邊六個月任期屆滿,便把統帥權交給兩位新當選的執政官。費邊任職期間雖然無功,卻也無過。費邊任滿後,羅馬人要求與漢尼拔決戰的呼聲愈來愈高。但是在公元前216年的坎尼(Cannae)一役中,羅馬人遭遇了空前未有之慘敗,七萬羅馬人喪生,其中有許多元老和貴族,僅執政官瓦羅(Gaius Terentius Varro)及少數將領如馬塞盧斯(Marcellus)、和大西庇阿等倖免於難。羅馬人終於接受了血的教訓,重新又回到費邊的戰術上來,謹慎行動、避免和漢尼拔決戰。羅馬軍隊採用費邊戰術後,在義大利境內成功地牽制了漢尼拔軍隊的行動,保全了羅馬。公元前203年,漢尼拔奉召回國援助迦太基之前,其在義大利境內無重大勝利。所以歷史上稱費邊為「羅馬之盾」。 費邊的這種步步為營、穩扎穩打、伺機漸進的策略思想,就變成費邊戰略(Fabianism),也就是持久戰的意思。十九世紀下半葉一群英國的主張溫和緩進改革的社會主義者,就以費邊之名組織了「費邊社」(Fabian Society, 後1883),其中著名的成員有大劇作家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後 1856─後1950)。費邊社的成員不贊成以激烈的革命手段來改革社會,而是主張溫和地、緩進地、一點一滴地來改進社會。費邊社的成員最初想把他們的思想滲入自由黨和保守黨,但未能成功。後來,他們協助建立獨立的「勞工代表委員會」,該會於1906年改名為「工黨」;費邊社隨即隸屬於工黨。費邊社的活動在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漸式微。「費邊」一詞幾已成定譯,譯為「法比烏斯」似有不妥。 4.羅馬的第一個行省─西西里: 在羅馬共和國的早期擴張史上,羅馬城能夠由一個蕞爾城邦發展成義大利的唯一統治者,要歸功於他們採取了一項有遠見的政策─不絕滅降敵的政策。羅馬人不僅不絶滅投降的敵人,而且還迫使投降者與自己締結同盟條約,要求對方提供軍隊參加彼此的共同防衛,成為羅馬的盟邦(Socii);因此,羅馬人的勝利愈多,其對外的兵力就愈多愈強。羅馬人與義大利其他成邦之間的盟約,大部分都是由羅馬人強加的,但也有一些盟約是出自雙方的自願,因為和羅馬聯盟,可取得羅馬的保護。這樣,一個接著一個的盟約,羅馬人無形中擴大了他的人力資源。 公元前264年,羅馬之所以和迦太基發生衝突,既不是為了商業利益、也不是為了領土野心、更不是出於對迦太基的畏懼(羅馬人會怕什麼呢?),而只是因為羅馬的這種聯盟體制。因為長久以來,西西里島一直是希臘人和迦太基人鬥爭的所在,與羅馬人無涉;公元前260年代, 西西里島的希臘城邦敘拉古(Syracuse)想奪取西西里島北端的墨薩納(Messana,今名「墨西拿」,Messina)。墨薩納先後向迦太基人和羅馬人要求保護。迦太基人在接獲要求後,立刻派兵助戰,抵抗敘拉古城的攻擊;羅馬人接獲要求後,元老院進行了是否要出兵的辯論,最後認為迦太基人的勢力進入墨薩納,會影響羅馬人在義大利南部各希臘同盟城邦的利益,並決定干預、要求迦太基人撤兵。雙方摩擦從而引起,第一次布匿戰爭(前264─前241)於焉爆發。經過二十四年的浴血戰鬥,迦太基人的勢力撤出西西里,取而代之的是羅馬人勢力。公元前241年,西西里島成為羅馬的第一個「行省」。 所謂「行省」(province, provincia)是指義大利境外由羅馬官員代表羅馬國家進行統治的地區或是屬地。西西里是羅馬在海外的第一個屬地。公元前238年,羅馬乘迦太基僱傭軍暴動之機,出兵強佔了撒丁尼亞(Sardinia)和科西嘉(Corsica);於公元前237年將兩島設為另一行省,這是羅馬人在海外的第二個屬地。 羅馬人的勢力進入西西里後,既未作軍事上的佔領、亦未作經濟上的剝削,而是依據羅馬的傳統和近東的傳統來統治西西里。根據羅馬的聯盟體制傳統,西西里島上四大城邦:墨薩納、敘拉古、陶洛米尼姆(Tauromenium)和萊昂提尼(Leontini),成為羅馬的盟邦(Socii),在羅馬需要時,這些盟邦得提供海陸軍支援。另外,在第一次布匿戰爭期間,曾經協助羅馬作戰的西西里五個希臘城邦─琴圖里佩(Centuripae)、哈拉撒(Halaesa)、塞格斯塔(Segesta)、哈利西亞(Halicyae)和潘諾穆斯(Panormus,今之「巴勒摩」,Palermo)─獲得自由與獨立、維持自治,成為羅馬的友邦(Amici)。友邦對羅馬不負任何軍事上和經濟上的義務,只是在道義上要忠於羅馬、並且和羅馬和平相處。至於西西里島的其餘部分,則沿用近東傳統的統治制度,如西西里島的敘拉古城邦已行之有年;這些地區將土地上穀物的收穫量的十分之一、果蔬的五分之一繳納給羅馬人,作為羅馬人在該島的行政管理和軍事防衛方面的開銷。基本上來說,羅馬統治西西里的初期是十分寬大的。 羅馬人最初派遣羅馬城財務官(quaestor)來統治西西里。財務官沒有行政權,事事要請示羅馬,而羅馬距離西西里又遠、極為不便。十多年以後,羅馬元老院認為由財務官來統治西西里終非長久之計,最好還是在該地設立有最高統治權(imperium)的行政長官為宜,於是有總督(governor)之設。公元前227年開始,羅馬每年又多選二名「法務官」(praetor),一名出任西西里總督,一名出任薩丁尼亞和科西嘉總督。法務官在羅馬行政系統中,其地位僅次於執政官,協助執政官處理法律案件,地位崇高。前文已說及公元前217年在特拉西美諾湖陣亡的執政官弗拉米尼烏斯是西西里的首任總督。 5.羅馬之劍─馬塞盧斯(前268─前208)與阿基米德: 公元前216年,漢尼拔在坎尼大敗羅馬人以後,義大利境內的羅馬盟邦卡普亞(Capua)和西西里島內的羅馬盟邦敘拉古不久公開叛離羅馬。這裡只說敘拉古事件、卡普亞事件擱置不論。 在羅馬統治西西里的初期,敘拉古成為羅馬盟邦,維持其原來的僭主政治。僭主希倫二世(Hieron Ⅱ, 前275─前215)在位時期,敘拉古國富民強,文化學術盛極一時。希倫二世是羅馬忠實盟友,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敘拉古向羅馬供應兵源和給養;敘拉古也擁有一支強大的艦隊。公元前215年,希倫二世歿,繼位者乃其曾孫希洛尼穆斯(Hieronymus)。此人少不更事,一方面受漢尼拔在坎尼大勝的鼓舞、一方面受迦太基代表允一統治半個西西里大言之蠱惑,有意反叛;但不久遭人謀殺,未能真正起事。他死後,敘拉古新政府(共和政府)中,親羅馬派和反羅馬派鬥爭激烈。最後,反羅馬派勝出,宣布和迦太基結盟,反對羅馬。許多西西里城邦也參與了敘拉古的反羅馬大業,羅馬在西西里的統治岌岌可危。 公元前214年,羅馬派出大將馬塞盧斯(Marcus Claudius Marcellus)遠征西西里;馬塞盧斯曾任公元前222年羅馬執政官,是少數坎尼戰役的倖存元老之一(卸任的執政官,自然而然地成為元老)。公元前215年在義大利南部坎佩尼亞(Campania)境內的諾拉戰役(Nola)中,曾擊退漢尼拔的進攻。公元前214年,大軍在西西里登陸後,首先擊潰另一反羅馬的盟邦萊昂提尼;然後以海陸兩軍南下進攻敘拉古。 他在數學上最大的貢獻是對幾何學的研究;他提出了計算球體、圓錐體、和任何幾何體面積及體機的計算公式。在物理學方面,據說,他在洗澡時發現了物體在流體中所受的浮力,等於物體所排開的那部份流體的重量;此即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他曾經利用槓桿和滑輪的設置,一隻手就可以將船塢中的船隻推入海中。根據這個概念,他發出這樣的豪語:「給我一條足夠長的槓桿和一處站立的地方,我一定可以移動整個地球。」他還是一位傑出的機械家;他發明了一種由奴隸操作的螺旋水車(Archimedes’ Screw),能將礦坑中的積水抽出、將溝渠中的流水引入農田。 馬塞盧斯率羅馬大軍,由海陸兩路圍攻敘拉古;阿基米德為敘拉古人建造了許多防禦和攻擊羅馬人的武器。他的武器基本上就是利用槓桿原理,其中最有名的是「大飛爪」,也可稱為迴轉起重機,這是用鐵鍊懸在港口上方的長桿上的一種鐵爪。當羅馬艦隻接近港口時,鐵爪由上方落下,把船頭鉤住吊起,船隻呈垂直狀高懸在空中,然後利用迴轉的力量,將船隻拋向海中,或摔在岩石上,人船俱亡。此外,由他設計製造的投石機,能將大石投像雨點般投擲在敵軍中,使敵軍死傷無數。阿基米德發明的種種武器把羅馬人打得暈頭轉向。羅馬軍人一看到城牆上出現了巨繩或木樑,就心驚膽寒、未戰先怯。阿基米德發明的器械,使訓練有素的羅馬軍隊,師老無功;敘拉古抵抗羅馬的圍攻長達三年。 敘拉古的陷落完全出於守軍一時的疏忽;一點突破之後,羅馬大軍蜂擁入城,此時乃公元前212年。馬塞盧斯雖為軍隊統帥、但亦為一極富文化休養的羅馬人,攻城時即久仰科學家阿基米德;城破時,想全力保全阿基米德。他派出一士兵至阿基米德府中,請他至大營避難。是時,阿基米德猶不知城破陷敵,沉迷在其研究思索中,遲遲其行;士兵久候不耐,遂一刀將其殺死。一代著名的科學家就這樣地死在一個無知的士兵手中。 馬塞盧斯對阿基米德之死極為哀慟,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馬塞盧斯攻克敘拉古後,將該城珍寶全部運回羅馬。不久,他平定了西西里各城邦的叛亂,取消了西西里各城邦的盟邦和友邦的身分,直接由羅馬人統治,成為羅馬的屬地和屬民。馬塞盧斯因這樣的功績─擴張了羅馬人在海外的版圖,為史家稱「羅馬之劍」。「羅馬之劍」馬塞盧斯和「羅馬之盾」費邊齊名。 6.監察官伽圖或大伽圖(Cato the Censor, Cato the Elder, 前234─前149): 監察官伽圖是羅馬摧毀迦太基最具關鍵性的人物。他的全名是馬卡斯‧波爾西烏斯‧伽圖(Marcus Porcius Cato),出身於平民家庭,少年時因才幹卓著、道德高超,得到了貴族魯基烏斯‧瓦列里烏斯‧弗拉庫斯(Lucius Valerius Flaccus)的賞識。在弗拉庫斯提攜下,伽圖開始進入羅馬政界,終於成為羅馬的偉大政治家和演說家之一。 伽圖在十七歲時(前218)像大西庇阿一樣參加了第一次布匿戰爭;戰爭期間,他崇拜費邊。公元前195年,他當選為執政官。此後,他參加了遠征西班牙的戰爭(前195)和第一次敘利亞戰爭(The First Syrian War, 前192─前189)等;這些戰爭使他的聲望節節高升。隨著聲望和政治地位的上升,他在經濟方面也逐漸富裕起來,成為大地主和大奴隸主。 家境富裕後,他仍然保持自少年時代起的勤勞節省的習慣,衣著樸素、飲食簡單、居室簡陋;自己從不購買奢侈品,也不許妻子浮華奢侈。他認為羅馬人傳統的樸素生活方式,才是真正至善的生活方式。當時,由於羅馬對外戰爭的勝利,帶來了大批的財富和奴隸,羅馬少數富有者競相效法希臘奢華的生活方式,滋長了生活腐化和道德敗壞的風氣。他認為希臘文化和生活方式傳入羅馬,嚴重地破壞了羅馬的傳統文化。因此,他竭力反對和抵制希臘文化及生活方式,努力維護羅馬的傳統文化與習俗。伽圖的廉節奉公、剛正不阿得到了羅馬人的擁戴,提高了他在社會上的威望。公元前184年,當選為監察官。作為監察官,他嚴厲制裁羅馬公民的奢侈腐化的生活和不道德的行為,向一切腐化力量作鬥爭;使他成為一個真正的監察官,一個極具威望的政治家。 伽圖不僅是羅馬極具威望的政治家,還是羅馬史上著名的演說家。在漫長的政治生涯中,伽圖發表了許多演說;公元前一世紀,其演說辭尚存有150餘篇,至今尚有80餘殘篇。從這些殘存的演說辭中,我們可以看出伽圖演說時熱情洋溢的態度、機智詼諧的說服力,充滿著感人的力量。羅馬人把他和著名的演說家德摩斯提尼(Demosthenes, 前384─前322)相提並論。 在羅馬政壇上,親希臘派和伽圖的反希臘派不斷地鬥爭。大西庇阿因主張接納希臘文化、以及其於政壇上的龐大影響力,成為反希臘派的攻擊目標;他雖功勳卓著,但在反希臘派的重重打擊下,鬱鬱以終,其中最有力的推手就是監察官伽圖。 公元前154年,迦太基和努米底亞之間發生了領土糾紛。公元前153年,伽圖奉羅馬元老院之命率團前往阿非利加調查事件原因;迦太基人待之如上賓,陪他四處參觀,希望伽圖能在元老院發表有利迦太基的言論。伽圖目睹了迦太基城內富裕繁榮、迦太基戰士精神抖擻、武器裝備齊全、造船廠內的忙碌工作,在在呈現蓬勃發達的氣象;完全不像一個戰敗國。這種景象引起了伽圖無名的恐懼,無視於迦太基人祈求和平的心願。回國後,在羅馬元老院的報告中,主張迦太基非消滅不可。而以後在羅馬元老院的種種不同題目的演說中,最後一句總是:「我認為必須消滅迦太基。」 在元老院中,親希臘派的代表人物是老西庇阿之弟─格涅烏斯‧西庇阿─之孫納西卡‧西庇阿(P. Cornelius Scipio Nasica)。他在元老院經常反對伽圖的主張,當伽圖說:「我認為必須毀滅迦太基。」,他總是說:「我認為必須寬容迦太基。」縱然西庇阿一派反對採取絶滅迦太基的政策;但伽圖的主張仍然獲得元老院及羅馬人民高度的認同,伽圖在過世前(前149),總算看到羅馬對迦太基宣戰了。所以,伽圖是促成迦太基毀滅的關鍵人物。 與監察官伽圖完全同名的曾孫(前95─前46)也是公元前一世紀羅馬史上著名的政治家。為易於區別起見,歷史家用「大伽圖」(Cato the Elder)來稱呼監察官伽圖,用「小伽圖」(Cato the Younger)來稱呼公元前一世紀的伽圖。 7.小結: 現在將本小節中的羅馬人名,依其出現的先後次序,排列如下: (12)米努基烏斯 以上十七個人名可以分成兩類:一是以氏族名為名(4, 9, 10, 12),其餘都是以家族名為名。沒有一個會用個人名為名;羅馬的個人名不外那麼十餘個:Aulus、Gaius、Gnaeus、Decimus、Lucius、Marcus、Manius、Publius、Quintus、Sextus、Servius、Spurius、Titus、Tiberius。為何有的羅馬人以氏族名為名,有的羅馬人以家族名為名,似乎沒有章法可循。是不是著名的人物都用家族名呢,如西庇阿、伽圖之類,似也不盡然;費邊不也很著名麼,然而他卻是以氏族名為名。 西庇阿一家,自大西庇阿之父,到大西庇阿自己、大西庇阿之子,再到大西庇阿之養孫,四代的名字完全一樣;但其中兩個功勛最大,均有「阿非利加征服者」的稱號,從而加以「大」(the Elder)、「小」(the Younger)之別。因為這兩位在史書中出現的頻率較高,為了表示小西庇阿來自別的家族,在西庇阿之後再加上埃米利阿努斯(Scipio Aemilianus)以示區別;然小西庇阿又比大西庇阿多了一項功勛稱號,故全名很長,其名字如下所示:Publius Cornelius Scipio Aemilianus Africanus Numantinus。 西洋史上的名字要如何譯成中文,恐怕就算開多次學術討論會也不易達成定論。個人以為無論怎樣翻譯,都要為讀者著想;愚見以為,主要原則是簡化、合乎中國人讀書習慣。如羅馬史上的弗拉米尼烏斯,常有省去「尼烏斯」者,弗拉米尼烏斯大道簡稱「弗拉米大道」,不是方便許多?又如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簡化為「艾森豪」,有何不可呢!外語名字中,有些輔音是輕讀,一字不漏的譯成中文,和譯名中其他的文字連讀,即使由國語說得極標準的播音員說出來,恐怕與原文的發音仍有段差距。像這些羅馬人物的名字簡化為二個字或三個字,看起來和讀起來就方便多了。但是不常見的人物,譯出來仍然以不超過五個字和六個字為宜。總之,譯者須為不通、或略通、粗通外文的讀者著想,這大概是從事翻譯工作者應有的基本態度。 四、布匿戰爭中重要的迦太基將軍: 迦太基人漢尼拔(Hannibal, 前247─前183),人人耳熟能詳,毋庸多贅。茲先簡介其父哈米卡‧巴卡(Hamilcar Barca)。 1.哈米卡‧巴卡(?-前228): 他在第一次布匿戰爭(The First Punic War, 前264─前241)的最後幾年(前247─前241)指揮迦太基軍隊,與羅馬軍隊在義大利中部和西西里島北部及西部海岸作戰。他採取疾如風、快如電的游擊戰術。他的神出鬼沒之能,使羅馬人窮於對付,給羅馬人帶來很大的困擾;故迦太基人稱他為「巴卡」(Balka)─腓尼基語,意為「閃電者」。「巴卡」原為綽號,有些史家將此字作為他的姓氏。 哈米卡雖然能征善戰、智勇非凡,但獨木難支大廈。公元前241年,羅馬艦隊在西西里島西部埃加特斯群島(Aegates Islands)附近殲滅了迦太基對於其西西里的軍事基地利里拜烏姆(Lilybaeum)的補給艦隊後,迦太基無力再戰,由哈米爾和羅馬執政官卡圖魯斯(Catulus)媾和。由於羅馬是勝方,迦太基接受了羅馬所提出的任何條件,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和約;除賠款外,迦太基人完全退出西西里。 哈米卡和羅馬簽訂和約後,返回迦太基。迦太基的僱傭兵因久久未得到軍餉,便公開叛變。哈米卡費時三年餘,始將其平定。在此期間,羅馬趁機取得了薩丁尼亞和科西嘉。迦太基喪失西西里、薩丁尼亞和科西嘉三個島嶼,為彌補損失,公元前237年迦太基派哈米爾去恢復和擴大他們在西班牙的地盤。迦太基人曾經經營西班牙達200餘年,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迦太基人幾乎喪失了西班牙全部領土。 哈米卡在西班牙取得驚人的成功,佔領的西班牙南部和東部的大部分地區;他所佔領的土地超過了迦太基過去所佔領的地方。西班牙不僅有迦太基人經商必須的銀礦,也有迦太基人戰爭所需的兵源。西班牙的土著英勇強悍而又吃苦耐勞,哈米卡用西班牙豐富的銀礦組建了一支大軍,不斷地擴張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領土;公元前228年,在一場與土著的作戰中,不幸溺水而亡。 哈米卡在西班牙建立起一種半獨立性的統治者世襲制度。他死後,由他的女婿哈斯德魯巴(Hasdrubal)繼承了他的職位。在卡文(Brian Caven)所著的《布匿戰爭》(The Punic Wars, 1992, Barres & Nobles Books)一書中,所提到的迦太基人名叫「哈斯德魯巴」有十個之多,這個哈斯德魯巴便是其中之一。這些「哈斯德魯巴」不弄清楚,讀起布匿戰爭史常會張冠李戴。現在就介紹四個著名的「哈斯德魯巴」。 2.第一個「哈斯德魯巴」: 哈米卡的女婿,外號「美男子」(Hasdrubal the Handsome),因此我們可以稱他為「美男子哈斯德魯巴」。他繼哈米卡之後,成為西班牙迦太基軍隊的統帥;也繼承了哈米卡的遺志,進一步擴張了迦太基在西班牙的勢力範圍。第一次布匿戰爭結束後,羅馬忙於在義大利北部和高盧人的戰爭,無力干涉迦太基人在西班牙的擴張。公元前226年,羅馬人派遣一個使團到西班牙去,要求美男子哈斯德魯巴不要將迦太基人的勢力擴張到埃布羅河(Ebro)以北。他樂意答應這樣的要求,因為這等於羅馬人承認他們在西班牙的既得勢力範圍。公元前225年,他建了一座名叫「新迦太基」(New Carthage,拉丁文:Carthago Nova,腓尼基文:Kart Hadasht,即今日西班牙的「卡塔基納」(Cartagena))的新城作首府。新迦太基城位處一個半島上,有優良的海港,附近又有豐富的銀礦。他賢明地統治了西班牙八年,公元前221年,美男子哈斯德魯巴在打獵時,為一個懷恨在心的手下奴隸所殺。死後,其內弟漢尼拔接替繼任為迦太基駐西班牙軍隊的最高統帥─時年26歲。 3.第二個「哈斯德魯巴」: 哈米卡的次子,漢尼拔的二弟,可稱為「巴卡家的哈斯德魯巴」。公元前218年,漢尼拔遠征義大利後,巴卡家的哈斯德魯巴坐鎮西班牙,為漢尼拔提供後勤支援。老西庇阿在北義大利提西努斯河之役敗給漢尼拔後,於公元前217年進軍西班牙,助其弟格涅烏斯與巴卡家的哈斯德魯巴作戰,達七年之久。因老西庇阿兄弟在西班牙的用兵,他對漢尼拔在義大利的用兵增援無力。公元前211年,巴卡家的哈斯德魯巴率大軍與老西庇阿兄弟激戰,老西庇阿兄弟先後陣亡;他把羅馬人自埃布羅河以南的西班牙大部分土地上趕走。 公元前210年,羅馬元老院任命年僅25歲的大西庇阿為西班牙羅馬軍團的總指揮。公元前209年,大西庇阿攻佔了迦太基在西班牙的大本營「新迦太基城」。翌年,巴卡家的哈斯德魯巴與大西庇阿大戰於倍庫拉(Bacula,在西班牙)。戰敗後;他繞道西班牙的西面,兼程進軍義大利以支援其兄漢尼拔。公元前207年,他在義大利翁布里亞(Umbria)境內的默陶羅(Mataurus)戰敗被殺。其首級被羅馬人丟入漢尼拔的軍營中,對漢尼拔的打擊很大。公元前206年,大西庇阿完全征服了西班牙。從此,迦太基人又侷限在阿非利加一地。 4.第三個「哈斯德魯巴」: 乃吉斯哥之子哈斯德魯巴(Hasdrubal, ?─前202),簡稱「吉斯哥‧哈斯德魯巴」。父親吉斯哥是第一次布匿戰爭末期,迦太基派往在西西里軍事基地利里拜烏姆(Lilybaeum)的軍事指揮官,後不幸死難於傭兵之亂裡(前240─前237)。吉斯哥‧哈斯德魯巴跟隨漢尼拔侵入義大利,是漢尼拔的左右手。曾組織火牛陣大敗羅馬軍,擊退費邊的副手、騎兵長官米努基烏斯(Minucius)的進攻。在坎尼之役,任迦太基左翼部隊指揮官,作戰甚力。公元前211年,奉漢尼拔之命返回西班牙,協助巴卡家的哈斯德魯巴與漢尼拔幼弟馬哥(Mago)兩人和老西庇阿兄弟作戰;致使老西庇阿兄弟先後陣亡。公元前206年,巴卡家的哈斯德魯巴、吉斯哥‧哈斯德魯巴、及馬哥在倍庫拉為大西庇阿所敗。巴卡家的哈斯德魯巴東走義大利援助其兄,吉斯哥‧哈斯德魯巴與馬哥退守加地斯,不久,馬哥退守西地中海巴里亞利群島(Balearic Is.),吉斯哥‧哈斯德魯巴則返回阿非利加。 大西庇阿在公元前206年年尾也來到了阿非利加。在西努米底亞國王西法克斯(Syphax)的安排下,與吉斯哥‧哈斯德魯巴會面。雙方皆欲拉攏西法克斯以為己用。吉斯哥‧哈斯德魯巴以美麗的女兒索佛妮斯芭(Sophonisba)下嫁,終於和西努米底亞王國結盟。公元前204年,吉斯哥‧哈斯德魯巴與西法克斯的聯軍在阿非利加的大平原戰役中為大西庇阿所敗。公元前202年、札馬戰役前,吉斯哥‧哈斯德魯巴因被指控通敵而自殺。 5.第四個「哈斯德魯巴」: 他就是晚節不保的大將軍哈斯德魯巴,出現在第三次布匿戰爭中。 當羅馬代表要求迦太基無條件投降、並要求迦太基人將迦太基城向內地遷徙時,迦太基人忍無可忍,雖然守城的武力和武器遠遠不足,迦太基還是接受了戰爭。迦太基人派遣代表向已經宣佈死刑的哈斯德魯巴請求,表示在祖國面臨生死存亡之際,要原諒國家對他的不義、也不要心懷怨憤;說這一切是因為大家害怕羅馬人造成的,現在還是請他擔任拯救國家的重責大任。 哈斯德魯巴不計前嫌,一度勇猛地擊退了羅馬軍團的進攻,成為迦太基重要人物。公元前147年,小西庇阿率大軍來攻,哈斯德魯巴退守城內。在羅馬圍城軍的眾目睽睽之下,他以殘酷的手段,如挖眼睛、割舌頭、斬手指等處置羅馬俘虜,有意使迦太基人和羅馬人之間的和解成為不可能、要迦太基人相信生存的唯一之道就是戰鬥;但其結果卻適得其反。迦太基人認為這些手段太殘忍,很是內咎,不但沒有變得勇敢,反而膽怯起來。他們怨恨哈斯德魯巴,因為他剝奪了迦太基人被羅馬人寬恕的希望。哈斯德魯巴因迦太基人對他的怨恨,變得專斷殘暴。 在小西庇阿圍攻迦太基衛城六天六夜後,有些有名望的迦太基人拿著橄欖枝(代表和平)出城,哀求小西庇阿寬恕城中的投降者。小西庇阿答應寬恕所有的人,但那些羅馬逃兵除外;那群九百名左右的羅馬逃兵是向哈斯德魯巴投降的。城中的五萬人走出來向羅馬投降了。羅馬逃兵知生存無望,隨著哈斯德魯巴及其妻與兩兒躲到衛城的大神廟裡。他們在這兒又抵擋了一陣子的羅馬進攻。但是大家因為飢餓,再加上缺乏睡眠、疲勞和恐懼,看來,生命的盡頭就要來臨。 正在大家困乏不堪時,這位迦太基大將軍哈斯德魯巴拋妻棄子,拿著橄欖枝,悄悄地去向小西庇阿投降了。小西庇阿命令他坐在其腳邊,把他指給逃兵們看。當他們看見他的時候,開始大罵哈斯德魯巴,接著縱火焚燒神廟,九百人葬身火中。點火時,哈斯德魯巴的妻子將自己打扮整齊、帶著兩個兒子,大聲對小西庇阿說道:「神明沒有痛恨你們的羅馬人的理由,因為你們是行使戰爭的權利。但是這個哈斯德魯巴出賣祖國和祖國的神廟,出賣我和他的孩子們,願迦太基的神明對他進行報復,而你(指小西庇阿)將作迦太基神明的報復工具。」接著她對哈斯德魯巴大聲說:「你這個叛徒,男子中最卑鄙的懦夫,這個火是我和孩子們的墳墓。至於你,這個偉大的迦太基人的領袖,會成為羅馬人凱旋式的裝飾品,受盡屈辱;將來你在你旁邊的這個人手中會不得好死。」 她罵完他之後,殺了兩個孩子,跟著自己就跳入火中。這個為保衛迦太基作出巨大貢獻的大將軍哈斯德魯巴,在最後一刻居然變得貪生怕死、投降敵人,成為「晚節不保」的哈斯德魯巴;而他的妻子卻成為迦太基史上,可和迦太基城創建者狄多媲美的、最有氣節的迦太基人。阿庇安的《羅馬史》對哈斯德魯巴的下場並無交代。羅馬人是非常重視忠貞和榮譽的民族,想必對於這個晚節不保的迦太基人是同聲唾棄的。 五、古代史家有關布匿戰爭的著作: 1.波利比奧斯(Polybius,或譯波利比阿,前205─前125): 他的父親是希臘亞該亞同盟(Achaean League)的重要人物。波利比奧斯既非雅典人,也不是埃及亞歷山大城的希臘人,而是一個希臘鄉下人。在第三次馬其頓戰爭中,擔任希臘騎兵指揮官,與羅馬人作戰。戰敗後,馬其頓王國滅亡,羅馬的勝利將軍是小西庇阿之父保羅斯。希臘人因協助馬其頓人作戰,羅馬要求希臘遣送一千名人質去羅馬,以保證他們不再有越軌行為。公元前166年,波利比奧斯作為人質來到羅馬;他在羅馬住了十六年。 這時正是羅馬共和國的全盛時代,全義大利已被征服,迦太基已經兩次戰敗投降,馬其頓和希臘也在羅馬強大的兵力威鎮之下,其餘威也播及近東各國。不過,羅馬縱然在政治上征服希臘,但在文化上,卻被希臘征服;羅馬流行「希臘熱」。 波利比奧斯在羅馬發現自己身處這種「希臘熱」之中。他的品格和學養很快地使他成為羅馬貴族階級器重的人物。他和小西庇阿建立深厚的友誼,與之處於師友之間。由於得到西庇阿家族的照顧,儘管其他人質分散到義大利其他各地,波利比奧斯卻可以留在羅馬。 波利比奧斯對羅馬元老院的貴族傳統和羅馬法的嚴明,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很快地看出羅馬的統一義大利和羅馬能征服其他各國,並非倖致。他極欽佩羅馬,他說:「和羅馬人比起來,希臘人指不過一群無可救藥的小孩子而已。」他深知羅馬實力的強大,竭力向他的同胞說明,抵抗是徒勞無益的。因此,希臘人把他看成叛逆。 第二次布匿戰爭(前218─前201)和第二次馬其頓戰爭(前200─前197)發生在他的幼年時期。他經歷了敘利亞戰爭(前192─前189)和第三次馬其頓戰爭(前171─前168)。第三次布匿戰爭開始時,他跟小西庇阿到了迦太基,公元前146年迦太基陷落時,他就在那裡。後來,目睹了小西庇阿的努曼提亞戰爭(前143─前133),也經歷了格拉古兄弟的改革政策引起的羅馬內爭。他一生所經歷的重大事件,沒有其他的史家可以媲美。 波利比奧斯最重要的著作是《通史》(Universal University,亦稱《歷史》或《羅馬史》),共四十卷;是一部他自己時代(前264─前146)的歷史。第一卷至第五卷完整無缺,第一卷至第三卷對第一次和第二次布匿戰爭敘述細緻生動。後來寫作布匿戰爭史的史家,無不參考他的著述。其他各卷都是殘卷,第六卷評論了羅馬的政治制度,是我們了解羅馬政治制度的主要文獻。總而言之,波利比奧斯的這部著作對後世有很大的影響。 2.李維(Livy, 前64或前59─後12或後17): 生於北義大利。他目睹了羅馬共和國的滅亡及羅馬帝國的建立,並親身經歷了整個奧古斯都的時代。他的家族狀況不明,可能出自貴族世家;青年時代受過良好的教育。大概在成年時來到羅馬,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羅馬渡過的。和奧古斯都過從甚密,為其宮廷中著名的文人圈中一員。 李維有不少著作,然而只有一部《羅馬建城以來的歷史》(From the Foundation of the City),簡稱《羅馬史》(History of Rome)的殘卷傳世。《羅馬史》全書共142卷,敘述自公元前753年羅馬建城開始到公元前9年羅馬大將德魯蘇(Drusus)征討日耳曼人墜馬而亡為止的整個歷史。現在保存下來的只有第一卷到第十卷、第二十一卷到第四十五卷(前218─前167),其中第四十一和第四十三兩卷還有殘缺之處。他的第二十一卷至第三十卷詳細地描述了第二次布匿戰爭─漢尼拔戰爭;在這裡,他大量地借用了波利比奧斯和其他編年史家的材料。此外,後人為他的第四十六至五十六卷撰寫了摘要。這些對於人們研究羅馬和迦太基之間的戰爭,至為重要。 李維認為歷史是一種講究辭藻的論說文。他的文筆流暢,絢麗多彩。他和所有羅馬史家一樣,相信歷史是勸善懲惡的,歷史應該灌輸道德觀念、培養公德品格、提倡愛國情操;這些概念成為羅馬史家不可或缺的精神。他的布匿戰爭史也是在表彰羅馬人的愛國精神,以及塑造羅馬英雄人物。 3.普魯塔克(Plutarch, 約46─120): 希臘中部喀羅尼亞人(Chaeronea),曾在雅典接受教育,學習醫學、哲學和修辭學,後遊歷了小亞細亞、埃及和義大利。在弗拉維王朝時期(Flavian dynasty, 69─96)定居羅馬,曾在羅馬講授哲學,結識了不少羅馬帝國的顯要人物。他在多密善皇帝(Domitian,在位時期:81─96)死前不久,回到了故鄉喀羅尼亞。在羅馬總督統治下,曾擔任本地的地方行政長官,也樂於參與當地公眾生活中的一切繁瑣事務。除了擔任公職外,他在故鄉亦講學授徒,讀書,寫作不輟,深受同胞們的敬愛。普魯塔克對倫理哲學最感興趣,服膺斯多葛學派(Stoics)「幸福來自品德」的主張,故普魯塔克的道德信念堅強。 4.阿庇安(Appian,公元第二世紀的人物): 他是亞歷山大城的希臘人。取得羅馬公民權後,移民羅馬,成為著名的辯護律師,在羅馬世界的法庭上為希臘公民辯護。他用希臘文撰著《羅馬戰爭史》(History of Romen Wars)二十四卷:敘述自羅馬最早期至圖拉真皇帝(Trajan, 98─117)時代,羅馬對各民族征服的經過。阿庇安的寫作方法是把事件按民族或國家分類敘述,因此他的《羅馬戰爭史》是由一系列的歷史專題組成的巨著。二十四卷僅九卷完整地保存下來,另七卷則是殘本。其中第六卷至第九卷及第十一卷,完整地紀錄了羅馬對西班牙、迦太基等地的征服。阿庇安著作的主要材料來源雖然是李維,但他也利用了許多現已失傳的史料,因此,他的著作還是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