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評論劉憶如教授的《匯率政策 觀點不同》
2012/11/01 18:02:49瀏覽133|回應0|推薦0

●評論劉憶如教授的《匯率政策 觀點不同》

劉憶如: 匯率政策 觀點不同
http://blog.udn.com/cliu1207/7001341 2012/10/31

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上星期與去年經濟諾貝爾獎得主席姆斯公開對談,提出對我國央行匯率政策的質疑。張董事長認為新台幣過去五年來的升值,相對於韓元的貶值,造成台灣許多出口產業競爭不利的地位。

針對這個議題,席姆斯表示央行最主要的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而不是為了考慮某些產業的出口競爭力。央行也隨即發布新聞稿,除呼應席姆斯「不能單純考慮個別產業」的談話外,並引述國際清算銀行數據,表示截至今年9月,韓元之實質有效匯率指數已與新台幣接近,因此兩國出口價格競爭力差異甚小;這個論點也接著由行政院陳冲院長重申與肯定。

張忠謀董事長其後再度發言,說明他並非單獨為哪一種產業發聲,當然更不是為台積電自己,而只是呼籲政府應正視台韓匯率差距帶給台灣整體出口企業的衝擊。

持平而論,此次雙方對匯率的不同意見,都各有其合理之處,只是因著眼點不同而造成差異。第一個著眼點的不同是在於觀察期間的不同。張董事長談的是過去五年台韓匯率的升貶,央行看的則是過去近九年兩國匯率的變化,觀察的期間長短不同,就會產生解讀的差異。

第二個著眼點的不同在於檢視指標的不同。張董事長談的是名目匯率,而央行是以實質有效匯率來提出說明。所謂實質匯率,是指除了包含名目匯率的成份外,亦將物價上漲的因素納入考慮;而所謂有效匯率,則是指除了出口價格外,亦考慮零組件等進口成本。因此一般而言,實質有效匯率才是真正可以衡量出兩國出口競爭力的指標。

第三個著眼點的不同在於目標的不同。張董事長著眼於科技產業的出口競爭力,而央行的首要目標在維持物價的穩定。匯率政策固然需考慮對進出口競爭力的影響,但最重要的還是在避免物價劇烈波動,以及不要引發通膨的憂慮。雖然韓元近年的貶值也許有助於出口,但南韓也為此付出物價上漲的代價。台灣這些年來一直保持物價相對穩定的優勢,今年1至9月才上升至平均近2%的程度,民眾就已感受到物價上漲的壓力。因此匯率貶值所要付出的代價,到底台灣人民能不能夠接受,也是央行重要的考量。

其實雙方的論點都有其道理,匯率的問題不是只有出口,也不是只有物價穩定,而是要在出口、內需與全體民眾間做衡量。未來希望央行在匯率政策方面能夠更加開放討論,才能讓大家更瞭解、更有多元的聲音,也才能讓台灣求取最大的平衡點。
=====================================================

國政人事, 觀點不同, 眾說紛紜, 在所難免. 領導人貴在問道賢能, 明智裁奪, 決斷力行. 央行職掌匯率政策, 需要召請賢能者參與, 不在話下; 開放討論, 就免了罷! (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 可以自由表達意見, 自不待言. 又, 政策宣導和溝通, 是另外的問題)

當然, 民主政治, 是責任政治, 執政者做不好就必須下台. 願我國有英明的領導人, 而賢能者能參與國政, 國家幸甚! 人民幸甚!

<附記>
1. 因為我不是劉憶如教授部落格的好友,不能在她的部落格上回應,所以寫了這則短文.
2. 劉憶如教授今年二月間始任財政部長,四月間力推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方案,旋因「理念不符」而於五月間辭職. 我的部落格寫過不贊同開徵證券交易所得稅的短文:
   ●馬英九總統現在應該這麼做 (財政-證券交易所得稅)
     http://blog.udn.com/twudncnl100/6362002 2012/04/21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wudncnl100&aid=7005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