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臺灣民主國歷史3-乙未戰爭
2014/03/22 15:31:43瀏覽719|回應0|推薦0

1895年5月27日,日本近衛師團的主力部隊與樺山總督在沖繩會合後,即往台灣前進。29日,日軍在澳底(今新北市貢寮區)登陸。6月2日,清廷代表李經芳與日本代表樺木完成台灣交接。6月3日,獅球嶺砲台與基隆相繼陷落,民主國正規軍戰死者在200人以上。6月3日敗兵退入台北,引發紛亂。4日傍晚,第一任總統唐景崧化妝成老婦,帶著銀兩逃出台北。6日,唐景崧搭上德國商輪鴨打號(Arthur),從淡水逃往廈門。丘逢甲得知唐景崧逃走、自己成了日軍「頭號」通緝要犯後,據說將十萬兩白銀的起義款項,捲款逃往廣東嘉應。6月11日,泉州人辜顯榮代表艋舺士紳迎接日本軍進入台北城。同時,軍務大臣李秉瑞、義勇軍大統領吳湯興堅守崗位積極備戰。

6月19日,日軍開始南下進攻桃園、新竹。22日前鋒部隊佔領竹塹城前後,開始遭到北台灣客家人的游擊式「壯烈反抗」。另外,在三角湧(今新北市貢寮區)的隆恩埔(位於今國立臺北大學三峽校區校園內),稱之隆恩埔戰役、分水崙(今新北市三峽區分水崙),稱之隆恩埔戰役等地,日軍分別遭到當地義勇軍的包圍伏擊,死傷多達數百人。26日,餘眾在台南擁立民主國大將軍劉永福為第二任大總統,遷都臺南,號稱南都,設總統府於大天后宮。義軍總兵李惟義、軍務大臣李秉瑞、全台義民大統領吳湯興、情報局長李秉鈞、議院議長許獻琛、議院議員許南英、林際春、徐元焯、謝鵬翀、陳鳳昌、林馨山等、籌防局長陳鳴鏘、臺灣道忠滿(兼署)、臺北府(府治已失陷)、新竹縣(部分失陷)知縣李烇(兼署)、臺灣府知府黎景嵩、臺灣縣知縣史濟道、彰化縣知縣羅樹勳、苗栗縣知縣李烇、雲林縣知縣羅汝澤(農曆五月內渡,後改李郁華)、埔里社廳通判溫培華、臺南府知府忠滿(署理) 、安平縣知縣鄭文海、嘉義縣知縣孫育萬、鳳山縣知縣林東青、恆春縣知縣盧肇經、臺東直隸州知州孫振鐸(原砂金局督辦)。為籌措經費,劉甚至曾經發行鈔票與郵票。8月下旬,日臺雙方各自集結於八卦山一帶。27日,日軍開始零星砲擊八卦山的抗日義勇軍陣地。29日半夜發動進攻,歷經八小時的激戰,於當日上午八時取得勝利。此役為乙未戰爭最大的正面會戰,史稱「八卦山之役」。由於戰情不如預期,日軍增派混成第四旅團及第二師團,分別於嘉義布袋與台灣最南端屏東枋寮登陸。10月3日起,分別於三方向進佔台灣南部各城。原先鎮守台南的黑旗軍統帥劉永福和台北的唐景崧一樣陣前潛逃。台南士紳懇請巴克禮牧師及宋忠堅牧師向乃木希典將軍交涉,引導日軍不流血和平入城。10月21日日軍由小南門順利進入臺南城,至此民主國暫告一段落。

第二任大總統劉永福臺灣民主國股分票臺灣民主國郵票

* 日治第一時期(1895年5月10日-1915年4月30日)

 

( 在地生活亞洲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wrc6688&aid=11903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