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8/31 23:27:05瀏覽100|回應0|推薦0 | |
※我們的功課,離「生滅去來」 經文:師於太極元年壬子七月(玄宗八月即位方改先天元年次年遂改為開元先天即無二)命門人往新州國恩寺建塔,仍命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眾曰: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吾若去後,無人教汝。 法海等聞,悉皆涕泣。惟有神會不動情,亦無涕泣。 師曰:神會小師卻得善不善等,毀譽不動,哀樂不生。餘者不得。數年在山,竟修何道。汝今悲泣,為憂阿誰。若憂吾不知去處。吾自知去處。吾若不知去處,終不預報於汝。汝等悲泣,蓋為不知吾去處。若知吾去處。即不合悲泣。法性本無生滅去來。 汝等盡坐,吾與汝等一偈,名曰:真假動靜偈。汝等誦取此偈,與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 眾僧作禮,請師說偈。偈曰。 一切無有真 不以見於真 若見於真者 是見盡非真 若能自有真 離假即不動 自心不離假 無真何處真 有情即解動 無情即不動 若修不動行 同無情不動 若覓真不動 動上有不動 不動是不動 無情無佛種 能善分別相 第一義不動 但作如此見 即是真如用 報諸學道人 努力須用意 莫於大乘門 卻執生死智 若言下相應 即共論佛義 若實不相應 合掌令歡喜 此宗本無諍 諍即失道意 執逆諍法門 自性入生死 時徒眾聞說偈已,普皆作禮。並體師意,各各攝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諍。乃知大師,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問曰:和尚入滅之後,衣法當付何人。 師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抄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但此說是名正法。今為汝等說法,不付其衣。蓋為汝等信根淳熟,決定無疑,堪任大事。然據先祖達摩大師付授偈意,衣不合傳。偈曰。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學佛行者「見真」的過程,如同幼兒學步,是從坐而爬、扶而行、不穩到自如。這中間無一人能「從不跌倒」,無一人能「不入迷途」,無一人能「從無疑惑」。 所以若只挑對方所喜的方便法來談,以維繫將來的機會,常常會執著自己的才「對」,別人的「不對」。這時會對人諍,以致於無法在生命的展現上,演出身、受、心、法的正用。所以惠能大師才會如此再次叮嚀,汝等慎勿觀靜及空其心。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