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好老師讓人記一輩子
2015/11/07 06:49:37瀏覽5536|回應0|推薦0

張德銳    天主教輔仁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師友月刊 581 期》

摘要

「好老師記一輩子」。老師對於學生的未來影響實在深遠,在我的生命中確實也曾遇到許多好老師,讓我永銘於心。本文舉出二個真實的例子,以彰顯教 育界中正向的力量。盼這些正向力量的傳播,能引起迴響,讓我們的教育界走向更美好的新境界。

 最近教育部和關懷臺灣文教基金會共同發起了「好老師記一輩子」的敬師活動,讓我深有所感。記得小時候,臺灣社會處於物質匱乏年代,但是尊師重道的精神深植人心。現今,臺灣社會富有了,早已走向小康社會,但是師道的精神卻變淡了,值得我們加以深思。

 每日打開報章雜誌或看著電視廣播,常會看到教育人員被控不當管教、貪瀆違法、校安欠佳、校園霸淩、學生殺人等大幅報導,這些校園暗黑事件在在都顯示校長或教師們未善盡專業職責,理應懲處。

我長期在教育界服務,經常聽到少部份老師為了避免因為不當管教而受到 懲處,乾脆採取「多管多錯,少管少錯,不管不錯」的明哲保身之道,然最終教 育權益受損的還是學生。行政人員也抱怨由於家長要求過多,動輒得咎,一不 小心就「1999 吃到飽」,報告寫不完。校長們也常說:「計畫趕不上變化,變 化趕不上長官的一句話」。在日益民粹、不求專業的年代,由於行政壓力過大, 以致中小學教育現場,普遍缺乏擔任行政的意願,許多校長更因為有責無權, 而大嘆不如歸去。

 好老師給人希望給人理想

 所幸現今教育世代裏,還是有許多光明的報導。許多人都曾因看過「心中 的小星星」這部電影而心中激盪不已,片中敘述一位患有讀寫障礙的八歲男童伊 翔,他的世界充滿了鮮豔色彩和奇妙幻想。豐沛不絕的想像力雖然引領他振翅高 飛,卻也使他飽受人間的異樣眼光。原來在一般人的心目中,秩序、作業、成績、 升學才是校園中惟一值得關心的議題,伊翔因此成了問題學生,每每動輒得咎, 不但遭逢家人的失望與不解、老師的奚落與體罰,更受到同儕的冷落與排擠。後 來在一位極有愛心的美術老師-尼康老師的細心觀察和耐心引導下,在懸崖邊及 時拯救了這位心靈屢遭創傷的小孩。尼康老師發現伊翔除了讀寫障礙缺陷而必須 加以矯正之外,他有無限的想像力和豐富的創作技巧,甚至可稱得上是一位天才 畫家,因而安排了全校性的師生寫生比賽,讓伊翔的表現大放異彩,故事才終以 扭轉乾坤的喜劇收場。

 現今由於網路十分發達,我也在網路中曾看到新加坡教育部根據真實故事 所拍攝的一個約三分鐘的「好老師」短片,片中描述一位事業成功的年輕人回到 母校探望老師,回憶起幼時因為家境清寒,為謀生計必須在餐廳打工,因而上課 無精打采,考試成績只得了 28 ,備受師長責備。但是片中這位女老師並沒有 多責備他,只是在他上課睡覺時,輕輕點醒他,在課後進行補救教學,並且邀請 他參加家庭聚餐,感受家庭的溫暖,學生在感恩之餘,反問如何回報,老師回以: 「當你成功時,記得請我吃一頓飯就可以了」。之後,這位學生不幸因販賣盜版 光碟而入獄,但這位老師並沒有放棄他,更鍥而不捨地與他保持聨繫,勉勵他在 逆境中奮發向上,要有遠大的理想,要對未來存有憧憬和希望,學生最後力爭上 游、不負所望,故事最終以學生回母校,邀請年華雖已老去,但精神依然如昔的 老師吃飯做為結局。

 從上述兩個故事,可以知道好老師確實可以讓人記一輩子的。有道是:「十 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辛勤耕耘和播種,也許短時間無法立竿見影,但不信春風喚不回,終究桃李滿天下了。面臨社會階級世襲危機的現在,教師的一言 一行,對學生確實有無遠弗屆的影響,尤其是對於經濟、文化、社會、心理弱勢 學生更具高附加價值的影響力。愈弱勢的孩子應給予更多的關愛,這才是「教育 愛」的真諦。

治好我頑癬的張宏旭老師

 我本身在受教育的過程中,雖然也曾遇到一些不盡專業老師的偏差教導而 遭受苦難,但是卻也遇到更多好老師,且終身記得他們對我的好,並以此恩澤回 施給我的學生。好老師有意無意間建構以善引善的「良善循環」,應是人世間最 美麗、最偉大的力量。

 我是第一屆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國中學生。記得小時也是家境不好,就像 「好老師」影片中那個清寒學生一樣,雖然還不致於家徒四璧、環堵蕭然,但亦 不遠矣。父親經商失敗,以小販為生,在母親克勤克儉協助生計下,才漸入佳境。 記得小時候父母就開始在萬華老社區卜居,每次租屋住到快要習慣的時候,就被 房東以改建或自住等理由,收回住房。十年之間,搬遷了四、五次之多。到了我 快讀國中時,才買了一個約十坪大的木造磚牆房子,從此免於顛沛流離之苦。

 那時臺灣正逢二次世界大戰後嬰兒潮,父母育有二子三女,我排行老四。 為貼補家計,兄姊在小學畢業後就直接到家庭式小工廠謀生,開始過著學徒或女 工的生活。我小時家境不好,上課常聽不懂,下課也沒錢補習,或因繳不起老師 的課後補習費而時斷時續。放學後因沒有書桌寫作業,也沒有人督促,因此常因 缺交作業而被師長體罰,為了「趨吉避凶」,我只好常逃學在校外流浪(就像心 中小星星故事中的伊翔一樣)。總而言之,我從小就是常逃學、不會讀書的野孩 子,之所以未如兒時玩伴那樣成為社會上雞鳴狗盜之徒,全賴家母的嚴厲管教, 在我快要掉入社會黑暗深淵時拉了我一把。

 我也常在想,如果沒有九年國教,我今天肯定是一位學徒出身的底層勞工,甚至淪落為社會上的小混混。受國家九年國教之賜,我才能免試就讀臺北市雙園 國中,有了翻身的機會。然而少了國小的好底子,國一、國二成績依然不好,記 得印象中英語及數理等科的段考從沒有及格過,只有國文科及格,那是因為我很 幸運的遇到了一位好老師-國文老師兼導師的張宏旭老師。這個因緣後來和我選 擇當國文老師有很大的關係。

記得國一快入學時,因為環境衛生不好,頭上長了俗稱「臭頭」或「癩痢頭」的頑癬。經過整個暑假家人時斷時續的治療,病情並沒有起色。國一新生入 學後,張老師發現了我的宿疾,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便是幫我擦藥。經過近一個 月的耐心治療,終於治好的奇癢無比的頭癬。

我又因身形瘦小、個性温和、成績不好,長期被某一、二位同學欺負,有 一天我奮起反抗那位欺負我的陳同學,當時 37 公斤的我不知哪來的力氣,差點 打贏了總是欺負我的人。打架之後,當下就被張老師叫到辦公室處理了,當時心 想應該會被記過處分了,但沒料到老師查明原因之後,不但沒有處罰我,反而轉 而告誡那位陳同學不可霸淩別人,並要求陳同學向我道歉。自從這次打架事件 後,我再也沒受過同學欺負了。

 記得國一打操行成績時,張宏旭老師給我的評語是「外圓內方」,也就是外 表柔和,內心卻十分剛正有志氣,這或許是我接受到父親憨厚樸實、母親堅毅幹 練的遺傳因子,也許是當時老師不斷給我勉勵影響所及的。迄今我仍相信做人要 良善、要以和為貴,對自己一定要有腳踏實地、堅毅不拔的精神,人生才會成功。

 拍我肩膀三下,害我考三年大學聯考的張克維老師

 我是個大器晚成的孩子。國三時,開始開竅,先是想要從軍報國,投考中 正預校,但母親不允,後發憤苦讀,雖飽受蚊蟲叮咬之苦,但是為了節省交通往 返時間(我家至雙園國中約需三、四十分鐘的步行),經常夜宿雙園國中教室苦 讀。一年努力下來,成績雖仍不足考上公立高中,但也大有進展,先後考取了建中補校、世界新專大眾傳播科以及私立大同工商綜合商業科。最後依母囑,就讀 私立大同工商(即現在臺北市私立大同高級中學),以求將來就業較有保障。

高職三年,很幸運遇到我人生的第二個貴人,那就是教我三年各種商業經 營科目,例如簿記、珠算、英文打字、貨幣銀行學、商業實習等,並兼任三年導 師的張克維老師。在張老師教導下,就學相當愉快,語文、通識及諸多商業科目, 對勤勉向學的我,已不是難事,也覺得實用而有趣,因此,每學期我都拿第一名, 連續六學期拿了六次大同公司設置的獎學金,畢業並獲董事長獎之最高榮譽。

 大同工商對於學業要求嚴格,對於品行要求更出奇的嚴,素有「大同軍校」 之稱,惟體育活動蓬勃發展,也注重軍歌比賽等群性的訓練,可以說是德智體群 美均衡發展的好學校。在品德要求方面,當時邊走邊吃要記一小過,段考則採榮 譽考試制度,考試作幣則兩大過兩小過並留校察看。在我班上,50 人入學,因 成績不及格或操行不及格而被退學的並不少見,畢業時約只剩下 40 人以下之譜。

 有一次我在同儕壓力下,在貨幣銀行科目段考時,被迫要將答案給坐在隔 壁的同學看,不巧被張老師抓到了,沒想到張老師並沒有把我們送到訓導處,只 是把我的考卷扶正,然後敲了隔壁同學的桌子一下,並面帶警示的臉色,就這樣 無形中化解了一個即將要違規犯過的行為,而我也僥倖在求學紀錄上沒有留下任 何遺憾及污點。

畢業後以商科第一名分發在大同造漆公司工作,從基層的雜工做起、到送 貨員,兩年內升到經理的秘書。那時大同工商的基本政策是以培養大同公司的基 層技職人才為務,並不希望甚至禁止老師鼓勵學生考大學聯考。我在大同公司任 職期間,某天和導師張克維先生在中山北路三段不期而遇,張老師在和我邊走邊 聊天的過程中,一方面瞭解我的工作狀況,一方面認為我是一個力求上進的孩 子,便鼓勵我自行準備考大學。我一臉疑惑地問老師:「甚麼是大學聯考?,老 師便細心地向我解說考試科目以及準備的方向。講完之後,老師便輕輕拍了我肩膀三下,並說:「何不試試看?,沒想到這麼一拍,便害我連續考了三年大學聯考。

 在老師鼓勵下,從此便以日間工作、夜間自修的方式,發憤苦讀。第一年 考法商類組的丁組,由於考試科目多是我以前沒有讀過的,即使有讀過但內容也 是經過淺化的,考科六科總分 600 ,第一次我只考了 180 多分。第二年再考一 次,進步了 160 ,達到 340 多分,當時全神貫注看著午間新聞所播報的各系所 錄取標準,看到自己只差兩分便可以考取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系時,不禁悲從中 來,澿然淚下。

 歷經了兩次大學聯考落榜的挫折,在禀明母親並獲母親的諒解和首肯下, 離開大同公司,準備第三次的大學聯考。這時幾乎未曾中斷地每天一早準時排隊 到那時尚在南海學園的中央圖書館苦讀,每一科幾乎反覆背誦了十次以上,背到 幾乎每本教科書都要讀爛了、讀破了。數學科目雖然我下的功天不少,但因乏人 指導,進步成績極為有限,始終以個位數收場。但在國文、英文、歷史、地理、 三民主義等科目,則有明顯的進步,到了第三年又突飛猛進了一百多分。此時, 憶起兩位恩師的教誨,更確立了人生的目標-當老師,故毅然決然由法商科系的丁組改換跑道到文教科系的乙組,並在民國 65 ,以高分錄取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社會教育學系,主修社會工作。初以英語為輔系,之後一方面受「中國文學浩 如翰海之美」所吸引,另方面還是受到國中時期國文老師的影響,便選擇以中文 為輔系,於是師大畢業後做了六年的國文老師兼導師。「讀師範,做老師」可以說 是我幸福人生的轉捩點。

 讓教育愛發揚光大

以上所述,各位讀者不難理解兩位老師對我的影響有多深有多遠,也許他 們會認為當時只是盡他們應盡的本分,也許沒有想到我會有今天的造詣。這就讓 我想起大一參加校內合唱比賽時的一段歌曲:「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撒下了種子,花會開,花會開!」老師們有心或無意的播種,在適當的陽光和水分下,一 定會長成綠蔭大樹,給後人乘涼、造福人間。

我深盼這樣看以平凡卻又不凡的人間真實故事,能多獲大眾傳播媒體垂青 而廣為宣揚。當然,教育部、文化部或國家教育研究院若能大力出資拍出像「心 中的小星星」、「好老師」那樣的電影或小短片,並在網路上廣為流傳,應可帶動 尊師重道的風潮,並讓教育的大愛廣揚人間。

做為學生和學生家長,我們不應只是在教師節時,表達我們對教師的敬意 與謝忱,應該在要求教育品質與維護受教權的同時,隨時隨地尊敬老師、肯定老 師、鼓勵老師、支持老師,不干涉老師的教學專業自主。讓老師在優良的教學環 境下,發揮敬業精神與教學專業,春風化雨,讓杏壇之光普照人間。

做為老師,我們何其有幸能在教育界,擁有這麼一畝福田,讓我們衣食無 虞好耕耘。深信「教育是人感動人的志業」,而我們所教誨成功的學生,將來會 影響更多的人走向正途,並滙集成為人世間光明正大、濟世救民的正向力量。即 使我們年華老去,他們也會一輩子記得我們,因為我們都是好老師。

陪學生走一段路,好老師記一輩子。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wblog010&aid=3508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