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讀書筆記24
2016/09/07 09:40:50瀏覽317|回應0|推薦5
中華人民共和國共產黨黨主席習近平近日演說,引用經典時讀錯字,引發討論。雖
然討論的焦點是習主席為了此事約談記者,本人這篇文章的重點卻並非約談記者,
也不是習主席讀錯字。本人看到有一些網友討論此事時,將中華民國前總統陳水扁
引用成語「罄竹難書」拿來對比,不免感嘆這些網友不思學習,以訛傳訛,於是稍
微整理本人數年前在他人部落格上的舊有留言,以成此篇筆記。



罄竹難書這個詞一定得用在壞事上面,這是今人不求正(確)解(釋)造成的。孔子三
十二代孫孔穎達〈尚書正義序〉:「先君宣父,生於周末,有至德而無至位,修聖
道以顯聖人,芟煩亂而翦浮詞,舉宏綱而撮機要,上斷唐虞,下終秦魯,時經五代
,書總百篇。采翡翠之羽毛,拔犀象之牙角。罄荊山之石,所得者連城;窮漢水之
濱,所求者照乘。巍巍蕩蕩,無得而稱;鬱鬱紛紛,於斯為盛。斯乃前言往行,足
以垂法將來者也。」孔穎達奉詔編纂《五經正義》作為明經科考試教材,前述語句
為其先祖歌功頌德,遣詞用字不容有所差誤。
根據《舊唐書‧孔穎達傳》記載:「隋大業初,舉明經高第,授河內郡博士。時煬
帝徵諸郡儒官集於東都,令國子秘書學士與之論難,穎達為最。時穎達少年,而先
輩宿儒恥為之屈,潛遣刺客圖之。禮部尚書楊玄感舍之於家,由是獲免。」孔穎達
的學問好到被先輩宿儒嫉妒,派刺客追殺的程度,其文章遣詞用字當可信據。
明乎此,則發生一個問題:南山之竹和荊山之石到底有哪裡不一樣?何以前者用在
壞事上面,後者用在好事上面?因為前者是竹,生於南山;後者是石,生於荊山?
豈有是理!別說啥[習慣用法]之類的說詞,我不接受!罄竹難書的本義就是「事情
多到寫不完」,後來才被限制意義為「形容罪惡太多」。
銀雀山漢墓竹簡《孫臏兵法‧下‧奇正》:「形勝之變,與天地相敝而不窮。形勝
,以楚、越之竹書之而不窮。」劉潔修《漢語成語源流大詞典》(香港開明出版社
2009年12月)p.965:「敝:盡。勝,指五行相剋,如水勝火。意思是萬物相勝的現
象是用楚、越兩地的竹子也寫不完的。又本《呂氏春秋‧明理》……《漢書‧公孫
賀傳》……《後漢書‧隗囂傳》……《舊唐書‧李密傳》……。後來用[罄竹難書]
,指事實很多,難以寫盡。多用來指罪惡,間或指功績。……」




網友[風飄雪]反對本人意見,指出本人引用〈尚書正義序〉是不求甚解(他沒看清楚
我一開始就說今人「不求正(確)解(釋)」)。又說「罄竹難書」最早語源應該是《呂
氏春秋》,至於竹簡《孫臏兵法》下卷有諸多疑義,無法確認其著作的真實與否,
是以不宜舉證。又本人將竹與石混在一起談,是搞不清楚前人歌功頌德用的是什麼
材料云云。當時本人回答如下,一併轉錄於此:
陶淵明讀書不求甚解,甚是過份之意,即穿鑿附會:如秦延君說「堯典」二字,至
一萬餘言。甚解是不宜求的。劉潔修的這部辭典專門追尋語源,為每個成語求得正
確解釋,理應人手一部,隨時披閱。
關於「不求甚解」,劉潔修釋曰:「意思是只求領會要旨,不在字句上刻意下功夫
。」領會要旨的前提是達意。不明白字詞正確解釋,如何達意?但「明白字詞正確
解釋」並不等同於「在字句上刻意下功夫」。刻意往往流於穿鑿。
既然銀雀山出土經鑑定應該為墓地理挖出來的漢初抄本,那些竹簡就該是先秦舊籍
無誤。劉向、劉歆、班固等人都能接觸到《齊孫子》。上下編內容也是相類的。至
於編撰體例不同,《論語》上下二卷體例有明顯差異,不影響其為先師遺教;〈墨
經〉與《墨子》其他各篇體例不同,不影響其為墨學要篇;〈離騷〉、〈天問〉寫
作方式判然有別,不影響其同為屈原名文。傳統辨偽派好做甚解,惑亂經典,不足
徵信。
前人歌功頌德用的是什麼材料,和〈尚書正義序〉是什麼內容有關嗎?《尚書》為
孔子所刪述,孔穎達既為孔子後代,又奉詔編纂明經科教材,在各教材的〈序〉裡
稱頌其先祖與經書的相關性,難道不是名正言順?一定要用墓志銘、祭文之類的文
體,才算歌功頌德?或者歌功頌德禁用石頭、竹簡?竹簡只能書寫罪狀?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uvw987&aid=73393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