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讓我思考許久。
以前在學期間,適逢網路蓬勃發展之時,對於網路上的各種創業模式,每天總有許多新點子,包括如同現在奇摩「知識+」的經營點子也在當時著手進行過。
曾幾何時,每天必須汲汲營營於日常工作,晚上也不再有那麼多的時間上網到處吸收新資訊,雖然還是逼自己大量閱讀書籍雜誌,但總覺得思考的時間少了許多。
我要把這篇文章留下來,好好提醒自己,「人因夢想而偉大」,慎記之~
替你看趨勢 | |
|
|
關於Web 2.0 ,給親愛的黃彥達先生
熱情退化的程度,實在讓人心驚。
◎蕃薯藤來信,第一個警鐘
我想,事情應該要從2004年六月底開始說起。那段時間你突然接到台灣入口網站蕃薯藤的來信,說要推出一個Blog服務稱為「全民速報」,因此希望能夠長期引用數位之牆的文章。
這種要採用文章的來信,想必你已經司空見慣。然而一個叫做Blog的詞彙卻在你腦海作響:Blog是什麼?對方丟了一篇介紹Blog的文章要你先閱讀,我猜你一定想:被稱為網路專家的你,還有什麼不知道的?
你困惑的看完那篇中文版的Blog介紹,發現上面有很多例如RSS 之類的艱澀詞彙。雖然文字深入淺出的介紹了Blog的發展,但是仍然不能滿足你。於是你繼續查詢到Wiki以及SNS 之類的相關資料。
看文這堆文件後,你既驚訝又困惑於自己是不是錯過重要的東西。然而這對從96年以來就一直站在浪頭最前線的你來說簡直不可思議。於是你決定邀請你的Blog啟蒙導師,也是那篇介紹Blog文章的作者見面。
荒謬的是,這位名為Jedi的朋友是你數位之牆多年的讀者。那頓晚餐在聽完他對Blog,SNS ,Wiki的介紹之後,你不斷困惑的問著,那麼這些東西到底有什麼獲利模式?並試圖想在裡面找出一些線索。
◎與Jedi的晚餐,第二個警鐘
很熟悉的場景對嗎?還記得你99年在網路公司工作時,也同樣面對投資者及傳統產業的經營者質疑嗎?這些人對傳統事業的經營如此擅長,以致於無法評估當年網路產業的潛力,總是質疑這東西能賺錢嗎?
時空錯亂。在你轉而投身傳統電信產業後,雖然在科技行銷領域中能力大幅成長,更由於負責資費這個電信業的核心業務而對企業財務有更多理解,然而,你不知不覺中喪失了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與感知力。
你用在傳統產業學習到的專業知識回過頭來質疑這些網路上初創的事物,一如當年別人對你的質疑。幸而在當下的場合你沒有喪失對自己反省的能力。這種角色錯亂的情況曾在你心中引起一陣不安。
然而,你僅只是回家後發心閱讀RSS 及Trackback 技術文件,認定這東西在技術上僅是架構在XML 上的某種共通規範。是的,Blog和以前不同的就是網頁互相串連的自動化而已,你告訴自己。
在技術層次上定調後,在經營層面上你基於過去經驗,將此類服務定調為社群服務,並輕易的下了一個結論:網路社群服務的頻寬與儲存成本驚人,服務提供者必然感到經營壓力而無法提供全面的服務。
◎你選擇了退到安全的角落
此外,Blog網站的內容由網路使用者自行提供,若從媒體經營的概念來看,獲利模式不外乎廣告與加值服務銷售(包含有線與無線),否則單靠廣告是養不起服務提供者的。
先不管上面論述是否有錯,重點是你僅套用過去的經驗來看待這個新生事物,讓自己退到安全的角落。你放棄了用全新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事物的企圖而與態度,那種熱情退化的程度,實在讓人心驚。
「網路一直是我們最感興趣的事業。除此之外,我們沒有別的地方可去。。。更重要的是,我看見了技術加上服務之後能夠帶給人類更大的自由,以及更提昇人的價值。這樣的夢,值得我們一輩子追尋。」
這是2004年你與蕃薯藤工作人員之間往來的書信中,最底端你的簽名檔案。已經記不得你何時把這段文字從簽名檔案中移除。看來你所失去的遠不只是熱情而已。
雖然嘀咕著這有什麼好聽的,但在2006年六月二號,你還是選擇參加了詹先生有關Web 2.0 的座談。然而,幸好參加了那場座談,否則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才打算回過神來。
◎詹宏志先生的演講,第三個警鐘
詹先生是媒體出版業的長輩名人,97年投身網路事業曾經騰雲而起也曾經重重摔跤,但是在面對Web 2.0 時那種企圖與態度,好奇與熱情,想必深深的感動了你。會後,你眼睛閃爍著一種許久未見的光芒。
你說,詹先生提到的Web 2.0 是植基於寬頻及儲存成本大幅降低的大環境中,這句話簡直如當頭棒喝,因為經營者所擔心的社群服務經營成本與限制,已經不復存在。然而,你卻沒觀察出來。
詹先生提到Web 1.0 時代是內容出版的成本降低,重點在Content ,因此經營典範是搜尋引擎。因此,能夠快速協助人們找到內容的企業,業務就會增長。
而Web 2.0 卻是人與人聯繫的成本降低,重點在Connectivity。能夠協助人類彼此聯繫的企業,業務就會大幅增長。然而經營典範是什麼?這就是令人興奮的地方,正如97年的網路時代,大家都在摸索。
雖然你一邊興奮的說著,但心裡應該是有些慚愧的。詹先生曾經在一些公開的場合裡說你的數位之牆文章也是他常尋找思考靈感的地方。然而你在熱情與心態上卻已經遠輸給這位忘年之交,能不慚愧嗎?
◎還在等什麼,該上路了
近年來你的文章越寫越乏味。除了創新精神已死之外,部分原因是台灣的網路產業環境創新動力越來越不足形同死水,水準大幅落後韓國與大陸。平日能刺激思考的素材少了,東西也就乏味了。
詹先生提到,韓國第一名的網站已經經過了三次的輪替。最早先是韓國Yahoo!,再來是入口網站Daum,一直到最近當紅的CyWorld 。每一次看似固若金湯的領先者,總是被更創新的應用拉下馬來。
如果你真的熱愛新事物,那麼就朝不斷誕生新事物的地方前進吧!當你在傳統產業打滾學會一身功夫時,別忘了你當年謹守的信念:直視事物的本質,並從中掌握趨勢。因為真正上乘的武功,是沒有招式的。
親愛的黃彥達先生,我們曾經聽你自許要當個頑童一直到老,因此你現在的老態是我們不願意見到的。網路十年已經過去,我們期待能看到你深切自醒,並再度站上科技發展的最前浪上。你能嗎?希望你能。(撰文:黃彥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