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面容有光澤的好辦法之一
2010/05/16 13:43:57瀏覽529|回應0|推薦5

面容有光澤的好辦法——叩齒吞津保健法之一

我經常對我的病人講一個道理:“很多人雖然把臉洗得乾乾淨淨,但是遠遠望去,好像蒙了一層灰一樣,這就是中醫所說的氣色晦暗,其原因在於元氣腎精不充足。所以,美容不是表面功夫,只有臟腑安和,氣血均平,經絡通暢,元氣腎精充沛,氣色才能由內而外的潤澤透亮,皮膚自然會變得細膩嫩滑。”下面這個方法,是古代經久不衰的健身術,幾乎任何一本養生專著都會把它收錄,足可見古人對這種方法的重視程度和實用價值。筆者曾經拜會一名老中醫,七十余歲高齡,爬山依舊健步如飛,很多隨同爬山的年輕人都氣喘吁吁,疲憊不堪,而老人家卻談笑自若,未見疲勞之態,其氣色明潤含蓄,聲如洪鐘,問及養生之道,答曰:“叩齒吞津法”,跟老人同行時,經常聽到旁邊“咕咚”一聲咽口水的聲音,那便是老人將叩齒吞津養生法融入生活中,隨時咽津以充盈腎精,久而久之,元氣充沛

自然身輕體健,氣色名潤。現將叩齒吞津法介紹如下:

“叩齒吞津保健法”是傳統中醫重要養生術之一。古人認為齒健則身健,身健則長壽。據文獻記載 ,一千四百年前梁武帝時的醫家陶弘景 ,年過八旬 ,齒緊完好 ,身體健壯 ,他的主要健身方法就是叩齒法 ,他認為“齒為筋骨之餘” ,叩齒則會筋骨健壯 ,精神爽快。唐代名醫孫思邈主張“清晨叩齒三百下”。明朝有位長壽者叫冷謙 ,史載活了一百五十歲 ,他的長壽經驗就是 :“每晨睡醒時 ,叩齒三十六遍。”宋朝大詩人蘇東坡也有叩齒健身的習慣 ,他曾說:“一過半夜 ,披上上衣面朝東南 ,盤腿而坐 ,叩齒三十六下 ,當會神清氣爽。”乾隆皇帝是清朝在位最久、壽命最長的皇帝 ,他的長壽秘訣之一也為“齒宜常叩”。古諺語曰:“晨起,叩齒三百響,齒堅固”。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器官由成熟逐漸走向老化,其功能漸漸衰退,牙齒也不例外。對中老年人來說,牙齒的健康與否至關重要,切不可掉以輕心。在這裏向廣大糖尿病患者及中老年朋友介紹一些牙齒保健的方法。
1
功法要領:

1.1叩齒:早晨醒來後,先不說活,心靜什凝,摒棄雜念.全身放鬆.口唇徽閉,心神合一,閉目,然後使上下牙齒有節奏的互相叩擊,鏗鏘有聲,次數不限。剛開始鍛煉時,可輕叩20次左右,隨著鍛煉的不斷進展,可逐漸增加叩齒的次數和力度,一般以36次為佳。力度可根據牙齒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此為完成一次叩齒。

1.2 吞津:從傳統中醫養生之道來看,叩擊結束,要輔以“赤龍攪天池”,即叩擊後,用舌在腔內貼著上下牙床、牙面攪動,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後下,先內後外,攪動36次,可按摩齒齦,改善局部血液迴圈,加速牙齦部的營養血供。當感覺有津液(唾液)產生時,不要咽下繼續攪動,等唾液漸漸增多後,以舌抵上齶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數次,最後分三次徐徐咽下(咽津)。

1.3 時間及次數 以上為完整一次的“叩齒吞津保健法”,每當做時以十次為佳,一天當中早、中、晚各叩齒十次,多做更佳。其中早晨叩齒最重要,因為人經過一夜休息,牙齒會有些鬆動,此時叩齒即鞏固牙齦和牙周組織,又興奮了牙神經、血管和牙髓細胞,對牙齒健康大有好處。

2 保健機理:
2.1
從西醫的角度來看:

現代食物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使牙齒的咀嚼功能相對減弱 ,經常叩齒就更具有現實意義。在歐美發達國家 ,牙醫是最吃香的行業 ,那裏人的牙齒都乾淨健康 ,而國人走出國門 ,牙齒外觀醜陋骯髒、口腔異味及牙病叢生成為了一大標誌。所以,在普及護牙和治牙的同時 ,經常叩齒 ,做好牙齒的自我保健也不可忽視。人們一般都認為 ,牙痛不是病 ,而世界衛生組織則把引起牙痛的齲齒和牙周病列為全世界重點防治的三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之一 ,口腔健康是關係到全人類健康水準的大問題。現代醫學證實,口腔疾病可引發多種疾病 ,如心臟病和胃病就與牙周炎有關。

從現代醫學對牙齒功能研究的認識來看,牙齒的牙腔內有由血管等組織構成的牙髓,是牙的營養通道。牙所需要的營養在血液裏,叩齒產生的生理性刺激,可以振動牙髓及牙床,鞏固牙齒和牙周組織,興奮牙神經、細胞和血管,促進牙體和牙周組織的血液迴圈,改善牙齒的營養供應,增強牙周組織的抗病和再生能力,增加牙齒的自潔作用,發揮類似咀嚼運動形成的刺激,提高牙體本身的抵抗力,使牙齒變的堅硬穩固、整齊潔白,有益於口腔健康。經常叩齒,還可以使咬肌及牙齒的咬肌部保持和增強機能,並維持其一定體積的充盈度,在一定程度上減緩因年老機體萎縮造成的凹臉癟肋狀。已經有牙病的患者,經常叩齒也能起到很好的輔助治療作用。叩齒時,嘴、舌充分活動,血液迴圈加快,這對延緩面部皮膚衰老大有裨益。(未完待續)彭鑫中医博士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bn235&aid=38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