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芥川及其短篇小說
2021/10/09 14:44:35瀏覽123|回應0|推薦0

芥川龍之介 (1892 – 1927) 生於東京。受母親芥川一家薰陶,他愛好文學和戲劇,擁有深厚文藝底蘊。中學階段接觸易卜生、法朗士、梅里美等人的作品,未幾進入東京帝國大學,修讀英國文學,並展開寫作生涯。第一部作品為《老年》。

1915 年 11 月,芥川發表短篇小說《羅生門》。故事講述平安時代後期,一位被主人解僱的僕人,傍晚在「羅生門」城樓,考慮是否要偷竊維生,抑或充滿道德地餓死。忽見一老太婆正在城樓上拔取一具無名女屍的長髮,準備編織成假髮變賣換錢。僕人立即出手阻止,責問老太婆何以褻瀆屍體。老太婆辯稱,這個死人生前把蛇肉假裝成魚肉騙人維生,她自己也是為了維生才拔掉死人的頭髮。僕人聽到這些話,心中動念:「大家都想求生存,不是嗎?」竟馬上變成強盜,打昏老太婆,剝去她身上可以變賣的衣服,趁著天黑逃離現場。道德原則難敵人生的艱難、人性之自私醜陋,乃整個故事一大主題。

1950 年,黑澤明將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及另外一部小說《竹林中》予以改編,拍成電影。受電影影響,「羅生門」從此成了眾人各說各話,搞不清事實真相的代名詞。然此非《羅生門》小說的本意。

1916 年,芥川在《新思潮》雜誌發表短篇小說《鼻子》。故事講述官拜「內道場供奉」的禪智和尚有一個五六寸長的鼻子,用餐時需弟子幫他扶著鼻子,不然鼻子會掉到飯碗裡頭。禪智感到很困擾,一日聽到有人說用熱水燙鼻子再請人以腳踩踏之後,可讓鼻子變短,他於是依此而行,鼻子果然變小了。但鼻子一旦變小,還是被人嘲笑,這時禪智又希望鼻子能變長,果然鼻子不久又變長了,禪智在黎明的秋風中晃蕩著長鼻子,喃喃自語道:「這樣一來,應該沒有人再笑我了。」《鼻子》其實是想帶出禪宗「三境界說」(「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表達「人類最終走不出命運的樊籬」。芥川的人生體驗充滿深刻的矛盾和痛苦,他的世界是陰暗灰冷的,在《鼻子》就可以反映。

夏目漱石讀畢《鼻子》後,對芥川非常讚賞,關懷備至。1918 年,芥川發表《地獄變》,小說講述平安時代,畫師良秀非常重視藝術,但他不善於想像,多半只能畫親眼所見之物,為精進畫藝,曾在路邊若無其事的素描屍體,或者以毒蛇攻擊自己的弟子,以便素描。但他除了美術外,最操心的就是自己在堀川大公別墅中擔任宮女的女兒,他畫了許多畫想把女兒贖回來,卻得不到堀川的許可。驕奢淫逸的堀川命良秀畫一扇「地獄變」屏風,但是良秀苦於畫不出一位嬪妃在烈焰中的痛苦神情,請堀川提供「點燃大火的檳榔毛車中坐著一位艷麗女人,還要貴族裝扮」的真實情景。最後堀川答應了,但是他焚燒的車,車內鎖鏈捆綁的女主角,是良秀的女兒。良秀在目睹女兒慘遭火刑驚心動魄的一幕後,臉上竟露出喜悅的神情,完全以畫師的立場取代父親的立場。「地獄變」屏風最後如期完成,眾人皆為屏風的技藝高妙所懾服。但是第二天晚上,失去愛女的良秀在屋子裡懸梁自盡。

有謂《地獄變》是想通過畫師、畫師女兒等人的遭遇,反映純粹的藝術和無辜的底層人民受邪惡大公的摧殘,筆者不如此認為。兩個角色身份所要求的責任發生不能調和的兩難及衝突,該如何解決,能否被解決,解決不到會否造就悲劇,方是《地獄變》的主題。據芥川的想法,不只解決不到,而且必然導致悲劇,這是人生的無奈。

1919 年,芥川入大阪每日新聞社,成為專職作家。1921 年,他以大阪每日新聞社的記者身份,前往中國四個月,期間拜會章炳麟、辜鴻銘等人,遊覽上海,杭州,蘇州,鎮江,南京,九江,漢口,北京等地。7 月返抵日本,寫成《上海遊記》一書。

另 1920 年發表的《南方的基督》,也是以中國南京為背景,故事講述宋金花家住中國江蘇省南京,是一個篤信天主教的十五歲華人少女。為了奉養父親,只好憑藉她美豔的容貌作妓女賣春,卻患上不可治的梅毒。有人跟她說只要設法將病毒傳染給恩客,就可以康復,但她認為不應該昧著良心把病傳染給別人。金花苦於經濟,每夜都向救主耶穌基督的畫像禱告,希望能痊癒,繼續賺錢奉養父親。某個晚上,遇上一個無賴的日本、美國混血兒喬治莫里 (George Murry),因其與該耶穌畫像神似,遂佯裝自己為基督下凡,設計白嫖了金花。事後金花的病竟然康復,喬治莫里則染病而精神失常。

1922 年,芥川發表《竹林中》,故事講述一名被殺武士的身亡經過,各人對事件的說法不一,卻都具說服力,又互相矛盾,各執一詞。結果真相隱沒在竹林之中。透過《竹林中》,芥川希望帶出「軟弱何在,謊言就何在」的訊息。小說中每個人雖各執一詞,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每人都藉著說謊來展現理想中的自己,而掩飾現實中自己的軟弱。《竹林中》的構思後來成為電影《羅生門》的主題。

芥川後期的作品有《侏儒的話》、《一個傻瓜的一生》,1927 年,芥川服用過量的安眠藥,自殺身亡,年僅 35 歲。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69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