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姥姥返家
2021/05/19 02:18:18瀏覽67|回應0|推薦0

劉姥姥要回家鄉,帶著板兒向鳳姐辭行,

說:「明日一早定要家去了。雖住了兩三天,日子卻不多,把古往今來沒見過的,沒吃過的,沒聽見過的,都經驗了。難得老太太和姑奶奶並那些小姐們,連各房裡的姑娘們,都這樣憐貧惜老照看我。我這一回去後沒別的報答,惟有請些高香天天給你們念佛,保佑你們長命百歲的,就算我的心了。」

大觀園開了劉姥姥的眼界,劉姥姥也懂得知恩圖報。

鳳姐兒笑道:「你別喜歡。都是為你,老太太也被風吹病了,睡著說不好過;我們大姐兒也著了涼,在那裡發熱呢。」劉姥姥聽了,忙嘆道:「老太太有年紀的人,不慣十分勞乏的。」

有兩個重要訊息:

(1) 高興過後就是病,體現「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宗旨;

(2) 賈母年紀大都要陪劉姥姥到處遊,可見其尊重、珍視劉姥姥。

鳳姐兒道:「從來沒像昨兒高興。往常也進園子逛去,不過到一二處坐坐就回來了。昨兒因為你在這裡,要叫你逛逛,一個園子倒走了多半個。大姐兒因為找我去,太太遞了一塊糕給他,誰知風地裡吃了,就發起熱來。」

此借鳳姐之口交代二人發病原因。

「從來沒像昨兒高興。往常也進園子逛去,不過到一二處坐坐就回來了。昨兒因為你在這裡,要叫你逛逛,一個園子倒走了多半個」,可見劉姥姥為榮國府中人帶來前所未有的歡樂,亦令大觀園「盡其所長」(被眾人遊遍)。

劉姥姥道:「小姐兒只怕不大進園子,生地方兒,小人兒家原不該去。比不得我們的孩子,會走了,那個墳圈子裡不跑去。一則風撲了也是有的;二則只怕他身上乾淨,眼睛又淨,或是遇見什麼神了。依我說,給他瞧瞧祟書本子,仔細撞客著了。」

話題轉到大姐兒身上。劉姥姥的話略嫌迷信,卻貼近鄉下人身份及口吻。

一語提醒了鳳姐兒,便叫平兒拿出《玉匣記》著彩明來念。彩明翻了一回念道:「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東南方得遇花神。用五色紙錢四十張,向東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鳳姐兒笑道:「果然不錯,園子裡頭可不是花神!只怕老太太也是遇見了。」一面命人請兩分紙錢來,著兩個人來,一個與賈母送祟,一個與大姐兒送祟。果見大姐兒安穩睡了。

鳳姐不識字,要看文字,都得靠彩明,彩明是鳳姐的書僮。

《玉匣記》是東晉許遜所著,內容包羅萬象,從祭祀、嫁娶、赴任、出行、開張、耕種、眼跳、耳鳴、占夢、秤骨,到相貓納犬等……各種奇奇怪怪的占卜之術,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相關資料。此書一經問世,成為家家必備的床頭書,以趨利避害。

「病者在東南方得遇花神」、「鳳姐兒笑道:『果然不錯,園子裡頭可不是花神!』」還記得第二十七回芒種節,「眾花皆卸,花神退位,須要餞行」嗎?鳳姐此處一語道破,「花神」不是真有神為百花司主,「花神」便是大觀園眾女兒!為花神退位而餞行,實際是為自己他日生離死別大觀園及榮國府而餞行,《葬花吟》是十二金釵的祭文、輓歌。曹雪芹寫小說常有千里伏筆,這裡又是一例。

鳳姐兒笑道:「到底是你們有年紀的人經歷的多。我這大姐兒時常肯病,也不知是個什麼原故。」劉姥姥道:「這也有的事。富貴人家養的孩子多太嬌嫩,自然禁不得一些兒委曲;再他小人兒家,過於尊貴了,也禁不起。以後姑奶奶少疼他些就好了。」鳳姐兒道:「這也有理。我想起來,他還沒個名字,你就給他起個名字。一則藉藉你的壽;二則你們是莊家人,不怕你惱,到底貧苦些,你貧苦人起個名字,只怕壓的住他。」劉姥姥聽說,便想了一想,笑道:「不知他幾時生的?」鳳姐兒道:「正是生日的日子不好呢,可巧是七月初七日。」劉姥姥忙笑道:「這個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兒。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這名字,他必長命百歲。日後大了,各人成家立業,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卻從這『巧』字上來。」

大姐兒取名巧姐,出自鳳姐請求劉姥姥。換言之,巧姐和劉姥姥家建立關係,可謂得益自親母,故<留餘慶>有「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

脂批:

作讖語以影射後文。

劉姥姥為大姐兒起一「巧」字,乃一伏線,伏巧姐他朝被賣煙花巷,快將開苞接客之際,被劉姥姥找到,贖回家鄉去。「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卻從這『巧』字上來」完全是預測吉凶、可為日後徵兆的話,所以是「讖語」。

順帶一提,中國傳統文化向來有相當多的迷信成分,以「只怕他身上乾淨,眼睛又淨,或是遇見什麼神了」解釋病因,篤信「你就給他起個名字。一則藉藉你的壽;二則你們是莊家人,不怕你惱,到底貧苦些,你貧苦人起個名字,只怕壓的住他」,都是箇中例子。此在論孟老莊都找不到,唯獨看《紅樓夢》才知道。

曹雪芹對迷信採取什麼態度?有兩條批語:

豈真送了就安穩哉?蓋婦人之心意皆如此,即不送豈有一夜不睡之理?作者正描愚人之見耳。

一篇愚婦無理之談,實是世間必有之事。

不屑,但必須承認是事實,批書人的意見多少反映雪芹心態。

鳳姐兒聽了,自是歡喜,忙道謝,又笑道:「只保佑他應了你的話就好了。」說著叫平兒來吩咐道:「明兒咱們有事,恐怕不得閑兒。你這空兒把送姥姥的東西打點了,他明兒一早就好走的便宜了。」劉姥姥忙說:「不敢多破費了。已經遭擾了幾日,又拿著走,越發心裡不安起來。」鳳姐兒道:「也沒有什麼,不過隨常的東西。好也罷,歹也罷,帶了去,你們街坊鄰舍看著也熱鬧些,也是上城一次。」只見平兒走來說:「姥姥過這邊瞧瞧。」

這一段,有一條批語不得不提,藏有八十回後的故事情節:

「應了這話就好」,批書人焉能不心傷?獄廟相逢之日始知「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實伏線於千里,哀哉傷哉!此後文字不忍卒讀。辛卯冬日。

「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在未來是「應了」的,何時「應了」?「獄廟相逢之日」。賈府被抄後,鳳姐、寶玉被關入獄神廟 (一說嶽神廟),鳳姐託劉姥姥出手救巧姐,正是在廟內發生。

試想,賈府當時已經落難,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劉姥姥竟不避嫌,親自找鳳姐,更為其找女兒,她那份情操,高尚的人格,非一般鄉嫗可比。

「此後文字不忍卒讀」,余英時據此認為「作者大概運用強烈的對照來襯托結局之悲慘」。

劉姥姥忙趕了平兒到那邊屋裡,只見堆著半炕東西。平兒一一的拿與他瞧著,說道:「這是昨日你要的青紗一匹,奶奶另外送你一個實地子月白紗做裡子。這是兩個繭綢,作襖兒裙子都好。這包袱裡是兩匹綢子,年下做件衣裳穿。這是一盒子各樣內造點心,也有你吃過的,也有你沒吃過的,拿去擺碟子請客,比你們買的強些。這兩條口袋是你昨日裝瓜果子來的,如今這一個裡頭裝了兩斗御田粳米,熬粥是難得的;這一條裡頭是園子裡果子和各樣乾果子。這一包是八兩銀子。這都是我們奶奶的。這兩包每包裡頭五十兩,共是一百兩,是太太給的,叫你拿去或者作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再別求親靠友的。」說著又悄悄笑道:「這兩件襖兒和兩條裙子,還有四塊包頭,一包絨線,可是我送姥姥的。衣裳雖是舊的,我也沒大狠穿,你要棄嫌,我就不敢說了。」平兒說一樣劉姥姥就念一句佛,已經念了幾千聲佛了,又見平兒也送他這些東西,又如此謙遜,忙念佛道:「姑娘說那裡話?這樣好東西我還棄嫌!我便有銀子也沒處去買這樣的呢。只是我怪臊的,收了又不好,不收又辜負了姑娘的心。」平兒笑道:「休說外話,咱們都是自己,我才這樣。你放心收了罷,我還和你要東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們曬的那個灰條菜乾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蘆條兒各樣乾菜帶些來,我們這裡上上下下都愛吃。這個就算了,別的一概不要,別罔費了心。」劉姥姥千恩萬謝答應了。平兒道:「你只管睡你的去。我替你收拾妥當了就放在這裡,明兒一早打發小廝們雇輛車裝上,不用你費一點心的。」

劉姥姥越發感激不盡,過來又千恩萬謝的辭了鳳姐兒,過賈母這一邊睡了一夜,次早梳洗了就要告辭……

周汝昌指出,《紅樓夢》一大主題為:探討人該如何對待別人。魯迅則以「清之人情小說」稱呼《紅樓夢》。

還記得第六回鳳姐多麼看不起劉姥姥,給她難聽的話,以白眼待她。劉姥姥卻絲毫不放在心上,只念記鳳姐、榮國府的好處。捱過了難關,姥姥第一時間把收成送至榮國府,儘管這些收成不值什麼,但最重要是那份心意,非常難能可貴。

賈母宴請,鳳姐、鴛鴦戲弄姥姥,姥姥不但沒慍色,而且樂於配合,哄得眾人大笑。在幾天相處互動中,或許彼此加深了解,鳳姐開始對姥姥改觀,逐漸改以真心誠意對待她,包括:許姥姥為巧姐改名,給予她紗布、綢子、點心、御田粳米、八兩銀子,最要緊是「(點心) 拿去擺碟子請客,比你們買的強些」、「熬粥是難得的」,這些理由反映鳳姐慢慢懂得為劉姥姥設想,她改變過來了,轉過來了。

改變過來,轉過來的,不只鳳姐,還有王夫人,第六回王夫人連見劉姥姥都不見,讓鳳姐當醜人打發姥姥,至此竟一反慣常,「這兩包每包裡頭五十兩,共是一百兩,是太太給的,叫你拿去或者作個小本買賣,或者置幾畝地,以後再別求親靠友的」,「太太」便是王夫人,劉姥姥的真摯感染了她,令她改變。

平兒一向平易近人,別看輕「這兩件襖兒和兩條裙子,還有四塊包頭,一包絨線,可是我送姥姥的。衣裳雖是舊的,我也沒大狠穿,你要棄嫌,我就不敢說了。」須知榮國府丫鬟的衣服比一般老百姓的都要好。平兒真誠相待,劉姥姥也真誠地感恩,「平兒說一樣劉姥姥就念一句佛,已經念了幾千聲佛了」,竊以為這是人性最光輝的表現。

「你放心收了罷,我還和你要東西呢。到年下,你只把你們曬的那個灰條菜乾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蘆條兒各樣乾菜帶些來,我們這裡上上下下都愛吃。這個就算了,別的一概不要,別罔費了心。」是真實嗎?當然不是,這是讓劉姥姥安心收受各項東西的體面話。劉姥姥也很明白,「千恩萬謝答應了」。彼此禮尚往來,背後全因一理念在發功,就是平兒所說:「休說外話,咱們都是自己」。榮國府已認劉姥姥為自己人,所以給她好的。劉姥姥也認榮國府為自己人,所以賈府抄家後,她仍找上鳳姐,救出巧姐。自己人的認定,源出姥姥二進榮國府及遊大觀園。

人與人相處,看似複雜,其實簡單。待之以誠,人必以誠反饋。待之以猜疑、歧視、憎恨,人必以同樣態度回報。北宋理學家張橫渠言「民胞物與」,人和萬物都是天地所生,所有人類都是親兄弟,萬物都是人類的朋友,一句概括,就是大家都是自己人。自己人意識,令劉姥姥、榮府中人表現出人性最優秀的一面,也是人類走向更好未來的唯一道路,曹雪芹早已對此有所洞察。

此段文字還有以下幾個地方值得注意:

(a)「御田粳米」、「園子裡果子」- 榮國府有御賜田產,大觀園有農地可耕作 (此伏探春改革);

(b) 平兒是鳳姐的外交官 - 向姥姥交代種種,全由平兒一人負責。

(c)「你只把你們曬的那個灰條菜乾子和豇豆、扁豆、茄子、葫蘆條兒各樣乾菜帶些來,我們這裡上上下下都愛吃」- 白先勇認為,「在某種意義上,她可以說是一個土地神祇 - 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土地婆。她把大地的生機帶進了大觀園,使得大觀園的貴族居民個個喜上眉梢,笑聲不絕」。

劉姥姥見無事,方上來和賈母告辭。賈母說:「閑了再來。」又命鴛鴦來,「好生打發劉姥姥出去。我身上不好,不能送你。」劉姥姥道了謝,又作辭,方同鴛鴦出來。到了下房,鴛鴦指炕上一個包袱說道:「這是老太太的幾件衣服,都是往年間生日節下眾人孝敬的,老太太從不穿人家做的,收著也可惜,卻是一次也沒穿過的。昨日叫我拿出兩套兒送你帶去,或是送人,或是自己家裡穿罷,別見笑。這盒子裡是你要的面果子。這包子裡是你前兒說的藥:梅花點舌丹也有,紫金錠也有,活絡丹也有,催生保命丹也有,每一樣是一張方子包著,總包在裡頭了。這是兩個荷包,帶著頑罷。」說著便抽系子,掏出兩個筆錠如意的錁子來給他瞧,又笑道:「荷包拿去,這個留下給我罷。」劉姥姥已喜出望外,早又念了幾千聲佛,聽鴛鴦如此說,便說道:「姑娘只管留下罷。」鴛鴦見他信以為真,仍與他裝上,笑道:「哄你頑呢,我有好些呢。留著年下給小孩子們罷。」說著,只見一個小丫頭拿了個成窯鐘子來遞與劉姥姥,「這是寶二爺給你的。」劉姥姥道:「這是那裡說起。我那一世修了來的,今兒這樣。」說著便接了過來。鴛鴦道:「前兒我叫你洗澡,換的衣裳是我的,你不棄嫌,我還有幾件,也送你罷。」劉姥姥又忙道謝。鴛鴦果然又拿出兩件來與他包好。劉姥姥又要到園中辭謝寶玉和眾姊妹王夫人等去。鴛鴦道:「不用去了。他們這會子也不見人,回來我替你說罷。閑了再來。」又命了一個老婆子,吩咐他:「二門上叫兩個小廝來,幫著姥姥拿了東西送出去。」婆子答應了,又和劉姥姥到了鳳姐兒那邊一併拿了東西,在角門上命小廝們搬了出去,直送劉姥姥上車去了。不在話下。

不只受鳳姐、王夫人、平兒的恩惠,更有賈母、寶玉乃至鴛鴦的,劉姥姥受榮國府那麼大、那麼多的恩,以她的性格,她將來必然成為榮國府最大的恩人。

今且把眾人給予姥姥的恩惠,表列於下:

I. 鳳姐

青紗一匹、一個實地子月白紗、兩個繭綢、兩匹綢子、一盒子各樣內造點心、兩斗御田粳米、大觀園果子和各樣乾果子、八兩銀子。

II. 王夫人

一百兩銀。

III. 平兒

兩件襖兒、兩條裙子、四塊包頭、一包絨線。

IV. 賈母

兩套衣服、面果子、藥 (梅花點舌丹、紫金錠、活絡丹、催生保命丹)、兩個荷包、兩個筆錠如意的錁子

V. 賈寶玉

成窯鐘子

VI. 鴛鴦

一套衣服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63038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