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
2020/06/04 22:01:18瀏覽154|回應0|推薦0

吳三桂是錦州總兵吳襄之子,祖大壽外甥。皇太極兵圍大凌河,吳襄赴援時逃遁,導致全軍覆滅,祖大壽則棄城奔錦州。孫承宗罷黜,吳襄下獄,三桂被擢為總兵。

思宗以三桂為遼東總兵。三桂治軍嚴謹,手下鐵騎精銳,戰鬥力強。松錦一戰,明軍被圍,三桂是少數突圍成功者。崇禎十七年 (1644 年),李自成破大同、真定,直迫京師。思宗封吳三桂為平西伯,請他盡快入衛京師。三桂自知難敵李自成,故意拖慢行軍速度。李自成入北京,思宗自縊,三桂引兵退守山海關。

李自成多次向吳三桂招降,三桂一度有投降大順的念頭。直至其愛妾陳圓圓被李自成部下擄去,三桂決定向多爾袞求助。

陳圓圓,原名陳沅,能歌善舞,色藝卓絕,為「秦淮八艷」之一。「秦淮八艷」指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畔八位色藝才氣俱佳的名妓,除了陳圓圓,還包括:馬湘蘭、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顧橫波、寇白門。

田 (秀英) 貴妃父親田弘遇為思宗搜尋美女,其中得陳圓圓。是時戰亂頻仍,思宗無心享樂 (一說不好女色),田弘遇於是把陳圓圓據為私有。吳三桂於田府見陳圓圓,一見傾心,田弘遇將她贈予吳三桂,以示拉攏,三桂不久納圓圓為妾。李自成陷北京,部下劉宗敏擄走陳圓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遂乞援於多爾袞,引清兵入關。

李自成發兵二十餘萬奔赴山海關攻討吳三桂,吳軍初敗,但隨著清兵介入,李自成敗象已呈。兵敗山海關後,李自成率殘軍退返北京,殺吳三桂全家三十餘口。原本秩序井然的北京亦開始陷入混亂,《明季北略》:

凡拷夾百官,大抵家資萬金者,過逼二三萬,數稍不滿,再行嚴比,夾打炮烙,備極慘毒,不死不休。

《甲申核真略》:

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

《甲申傳信錄》:

殺人無虛日,大抵兵丁掠搶民財者也。

這完全是左傾恐怖主義!

李自成在武英殿短暫稱帝,即逃往西安,臨行前焚紫禁城和北京部份建築。清兵追擊李自成部隊,李自成再敗,卒之在湖北通山縣南九宮山被殺。

順治三年 (1646 年),大西國王張獻忠被豪格部隊射殺身亡,流寇亂平。

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立下大功,被封為平西王,《吳逆始末記》:

當吳逆將叛,圓圓齒暮乞為女道士,於宏覺寺玉林大師座下薙度,法名寂靜。

陳圓圓最後死於雲南 (一說貴州)。

從漢族本位史觀看,吳三桂固然大逆不道。可是,虛心審視有關史實,明末流寇實為一無文化、無政治遠景、純為動物本能的求生存的原始欲望的發皇。這股力量是毀滅性,卻非建設性。

李自成本人操守可能較好,「不好酒色,脫粟粗糲,與其下共甘苦」,但羅汝才已貪財好色,妻妾成群。張獻忠更嗜殺成性,於四川立「七殺碑」,碑上兩側寫「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物以報天」。中間寫七個大字:「殺殺殺殺殺殺殺」,遑論北京城的抄家成風了。

滿清雖為異族,但吸納明朝典章制度、重視漢人官員 (如范文程、洪承疇)、尊重孔孟儒學,一個是朝氣蓬勃的征服王朝規模,一個是將一切推向毀滅的恐怖煉獄,吳三桂助清人入主中原,何錯之有?

毛澤東 1938 年說:「我們歷來的造反領袖,後來都腐化了,做了皇帝的都不好了,但李自成始終是好的,老百姓都稱讚他,因為他代表農民利益向地主階級造反。」共產黨赤色惡怖的本質,與明末流寇是一脈相承。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37820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