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寧遠之戰與努爾哈赤逝世
2020/05/30 15:24:26瀏覽132|回應0|推薦1

袁崇煥,廣東東莞人,為人慷慨,好與人談軍事,有志於邊疆事務。

後金勢盛,袁崇煥投身遼東經略王在晉麾下,受王在晉倚重。王、袁二人後來意見不合,袁得孫承宗信任,孫不久上書明熹宗,請免王在晉遼東經略職位,自任督師,鎮守山海關。袁崇煥因此嶄露頭角,遼東邊防形勢稍為改觀。

受朝中東林黨爭拖累,孫承宗去職,由高第接任遼東經略。高第採消極放棄態度,只守山海關。袁崇煥反對,獨守寧遠。天啟六年 (1626 年),努爾哈赤發兵攻寧遠,袁崇煥嚴陣以待,「刺血為書,激以忠義,為之下拜,將士咸請效死」。

努爾哈赤招降袁崇煥,遭袁拒絕,並向後金大營開炮 (炮屬紅衣大炮,與台灣的荷蘭人、澳門的葡萄牙人交戰得來,共十一門),後金軍數百人中炮死。後金軍開始攻城,礙於武器簡陋,收效甚微。更多人畏懼明軍火炮,喪失銳氣。努爾哈赤見寧遠久攻不下,帶著忿恨和遺憾,撤兵回師瀋陽。寧遠之戰是自撫順失陷以來,明軍首場勝仗。

努爾哈赤未幾試圖重振士氣,率軍征蒙古,大獲全勝。八月,努爾哈赤病逝 (一說寧遠一戰紅衣大炮所造成的戰傷),享年六十七歲。

努爾哈赤生前,創立八旗貝勒共議國政的制度,汗位由八旗旗主互議,推選其中一旗主擔任。經推舉,努爾哈赤第八子、四貝勒皇太極繼任後金大汗。

八旗是努爾哈赤在萬曆四十三年 (1615 年) 創建。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後增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共八個旗色,由努爾哈赤的子侄分別擔任旗主貝勒,共議國政。隨著數十年的征戰,蒙古、漢人等族群被吸收,遂有蒙古和漢軍八旗。八旗集行政、軍事、社會、生產等職能於一身,八旗將士「出則為兵,入則為民」,對後金崛起影響深遠。

關於努爾哈赤,尚有二事值得講述,一為制定滿文,一為囚舒爾哈齊、殺褚英。

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和噶蓋參考蒙古文字以創製滿文。二人起初表示反對,覺得女真人早已習慣書寫蒙古文,何必另造新字?然而,努爾哈赤反駁「如何以我國之語制字為難,反以習他國之語為易耶」,堅持立場。滿文卒之產生,稱「無圈點滿文」(老滿文),皇太極年間加以完善,稱「有圈點滿文」 (新滿文)。

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同母弟,為後金第二號政治人物。攻哈達部時,充當先鋒的舒爾哈齊有退卻之意,遭努爾哈赤當眾怒斥,二人因此有裂痕。舒爾哈齊往後作戰不力,常按兵不動,令努爾哈赤非常不滿。萬曆三十七年 (1609 年),舒爾哈齊決定出走,自立門戶,被努爾哈赤發覺,抓了起來。舒爾哈齊被囚至死。

褚英是努爾哈赤長子,屢立戰功。惟其行事專斷,與諸貝勒大臣發生嚴重矛盾,諸貝勒大臣向努爾哈赤告發,褚英被冷落,繼而處死。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88lai&aid=137416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