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04 21:20:07瀏覽356|回應0|推薦0 | |
聽說過狗殺死貓的故事嗎?報上的新聞:某主婦要告她的鄰居,因為鄰家的狗「殺死」了她的貓。新聞沒說明那狗是怎麼下的毒手,用哪種兇器?刀刺?槍擊?斧劈?這顯然是從英文翻譯成中文的結果,可以稱為眼手協調式的翻譯:眼睛看到 kill,手下馬上無條件反射譯成「殺」、「殺死」,不必看上下文,不必用腦子。 不只是新聞翻譯,近期的中文書寫也大量出現這種直接從英文譯過來的句子。「我是兩個子女的父親」、「她是一個孩子的母親」,讀起來總覺得不像中文,而且累贅:「她」不是母親,難道是父親不成?就算改成「兩子之父」、「一子之母」,仍然彆扭。中文好像是這樣說的:「我有一子一女」,「她有兩個小孩」。 在我比較年輕、英文比較不那麽好的時候,看體育新聞某運動員涉嫌服禁藥,藥檢「呈陽性反應」或「呈陰性反應」,往往聯想到化學課上酸性鹼性反應那些變紅變藍的測試,我一直弄不清楚什麼顏色是酸性,什麼顏色又是鹼性,也一直搞不懂:那些個運動員到底嗑了藥沒有?後來學了一點英文才發現:陽性反應、陰性反應云云,是英文翻譯過來的,而原文卻清楚明瞭得很:tested positive / negative for drugs。positive 是肯定, negative 是否定。如果翻譯成「藥檢顯示該運動員曾 (或不曾) 服用禁藥」,不是同樣清楚明瞭嗎?英文成績不好、化學成績也不好的讀者不是也看得懂了嗎? 某 日看電視劇 Law and Order,劇中警方要調查疑犯的背景,包括犯罪紀錄,結果it came back negative,該疑犯「並無前科」。大概不會有人把這句話譯成「犯罪紀錄調查呈陰性反應」吧?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