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報/社論/2010-04-07 20:57 今年的五都選舉,就台灣政治文化的演變而言,是一個值得細密觀察的轉折點。市長候選人的部分,綠營在北部著眼於黨內「天王」布局,在當權的南部則陷入縣市諸侯攻防。藍營方面,除了已經定位的北市、新北市和台中市三大政治明星之外,台南、高雄兩都則在假性初選的同時朝向尋找「超級閃亮之星」而努力。從這樣的趨勢來看,藍綠最後出線的人選,肯定都是政壇顯貴,也就是一輩子翻滾政壇,靠政治吃飯的人。
在五都的市議員部分,目前兩大陣營有意角逐者大致都已經浮出檯面,就名單來看,不出幾種類型。其一是尋求續任的現任議員或是曾經落選的政壇老臉孔,這些人大概也都已經準備一輩子要靠政治吃飯。其次是政客的第二代,他們承接老一輩的餘蔭和樁腳,準備讓政治這一行成為世襲的飯碗。再者,占據相當大比率的候選人是擔任過黨工、立委助理、市議員助理的所謂新世代。
在台灣民主化初期,反對陣營投入選舉的有很多是學運、社運、工運、農運出身的鬥士,也有不少是學者、記者或是運筆如椽的知識分子。即使在長期執政的國民黨方面,也會象徵性地從學界、產業界或是社會團體拔擢新人。在那個時代,許多投身政治者是先有一個職業或志業,並以此為根基,在政治上尋求實踐團體的理想或擴大公共事務的參與。而今,從候選名單來看,不論朝野,基本上就是職業政客、職業政客的後代,以及服務於職業政客並伺機取而代之者。
由於院轄市市議員薪資優渥,社會地位顯貴,一旦選上,又可視為在政壇更上一層樓的跳板,因此,即使還在黨內初選期間,各不同派系、家族之間的明爭暗鬥已經令人目不暇給。位置的競爭壓過社會階層或意識形態之間的鬥爭。派系的頭人或是天王級的政客,為了鞏固自身的基盤,會使盡手段排除異己,避免新進的「陌生者」進來破壞既定生態的平衡。因此,他們即使要培植新人,也必然是可靠或親近的人,於是子女或家奴型助理就成為優先的人選,台灣政治近親繁殖的現象就此成形。
在此情境之下,政黨本身也只能化身為選舉機器,首要任務在於人選的協調、篩選,而不是政治主張的凝聚或政策的設計。也就是說,台灣的政黨眼中未來最重要的職能是分配、照顧各個不同政客集團的利益,而不是施政的主體。而當政客集團進一步掌握了政黨機器,政治的意義更只能是是當下的利益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