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0/22 13:17:25瀏覽521|回應0|推薦0 | |
2015年10月15日 04:10 中國時報 朱雲鵬 最近許多人從各方面舉證「紅色供應鏈崛起」,甚至認為這是台灣出口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這樣的說法,本身還沒有得到科學的論證,而且還可能引發對於經濟發展程序的誤解,甚而喪失對台灣的信心,在引用時,恐怕要更謹慎才好。 「紅色供應鏈」指中國大陸開始將許多原先須要從國外進口的半成品,以國內產品取代;聽起來好像是新聞,其實這是所有發展中國家一直在做的事。還記得當年台灣每 一任的經濟部長,都想縮減對日本貿易逆差,所以推出各種方案,例如「關鍵零組件開發方案」和「提高自製率方案」等。這些方案有的頗具成效,像早期台灣所有 電器產品,包含電冰箱、冷氣機等,所用的壓縮機,都是從日本進口,但是後來本土廠商興起,日商也來投資,漸漸地以國貨取代了來自日本的進口品。 但是像壓縮機這樣本土產業的崛起,當時並沒有改善台灣對日本逆差。原因很簡單,當台灣和韓國在不斷發展自己供應鏈的時候,日本也在進步,發展出新的技術和新的產品,這些都不是台、韓所能生產的。於是,逆差依舊,只是成分和以前不同。 所以,供應鏈的崛起不是新聞,是過去數十年來每天在發生的殘酷事實。日本追美國、台灣和韓國追日本,大陸追台灣和韓國,東南亞國家追大陸。競爭如逆水行舟, 不進則退。不能每天憂愁別人的追趕,因為憂愁也沒有用;有些產業成熟了,利潤低了,工資高了,一定會被後起者搶走。重點不是守成,而是開創新局,發展新產 品、新技術,去替代現在的進口品。韓國在這方面做得很成功,許多產品像記憶體,已經超越日本,但是台灣相對而言還太慢。 在具體數字方面,目 前如果說中國大陸進口成分已經明顯變化到可以證實有所謂紅色供應鏈的崛起,恐怕也言過其實。就大分類來說,聯合國的貿易資料庫,將所有貿易產品分成資本財 (如機器設備)、中間財(原料和零組件)、最終消費品(如成衣、服飾)以及無法分類四種。該資料庫顯示,中國大陸的進口品中,中間財占的比率,從2000 年的75.8%,降到2014年的73.0%,可說是微乎其微,不足以構成證據。 而且,更有趣的是,在此同期,最終消費品的比率由3.9% 上升到4.9%,而資本財的比例,則由17.6%下降到13.5%。這表示進口比率的變動,與其說來自「供應鏈」的變化,不如說是需求的變化。近10年 來,大陸投資比率過高,導致普遍產能過剩,所以後來政府採取減少投資、鼓勵消費的政策。投資需求減少,而非本土投資財的興起,應當才是資本財比率下降的主 要因素。 在同期間,不能分類的比例,大幅由2.7%上升到8.5%,其中最大的項目,就是汽車的進口,由0.4%上升到3.1%。由於汽車 是很特殊的商品,消費者買,生產者也買,所以聯合國將其列為無法分類。但大陸進口汽車大幅增加是事實;這與其用來作為大陸沒有發展汽車供應鏈的證據,還不如說是國內消費擴增遠超過本土汽車製造的速度。 當然,如果我們是把「紅色供應鏈」的興起,不看為新聞,而是激勵自己的工具,也不是不行。面 對中國大陸向前追趕,台灣當然應該立於更前端,尋求進口替代。比如台灣工具機產業關鍵技術長期以來受制於日本、德國;據工研院調查,控制器占工具機整體成 本的3至5成,高階產品使用的控制器卻被高度壟斷;台灣生產的高階工具機皆搭配進口的CNC控制器,其中9成5來自全世界市占率達50%的日本發那科 (FANUC)、三菱電機(MITSUBISHI)、德國西門子(SIEMENS)、海德漢(HEIDENHAIN)4家公司。國產的控制器,未受到顧客 的信任,所以大多只能搭配中低階產品。這才是大家應當要去煩惱和突破者。 若不去擺脫真正技術上的依賴,不去追趕比我們強的先進國家,而每天去擔憂來自後面的追趕者,甚至因此而去干預廠商選擇生產地點的決策,可能不僅無法拯救經濟,反而讓我們和其他競爭者及領先者的距離愈拉愈大。(作者為大學教授)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