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02 18:40:02瀏覽252|回應0|推薦0 | |
面對大陸經濟發展即將邁入關鍵的「十三五」時期,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台灣應該要主動向大陸爭取在這方面的政策紅利,透過積極溝通把台灣的需求說出來,甚至能進一步在大陸「走出去」的經貿政策下,去做全世界的生意,否則,等到「十三五」規畫出爐再行動,一切就太遲了。 孫明德指出,明年是大陸「十三五」開局之年,在今年3月的兩會之後,「十三五」規畫內容的編制緊接著開始,大陸各項重大的政治、經濟政策思路也都將更為清晰。 孫明德認為,從上海自貿區擴大至閩、津、粵自貿區,再到「一帶一路」戰略規畫,可以看出大陸的經貿政策越來越有脈絡可循,尤其「一帶一路」,更是大陸經貿配合外交的指標政策,透過這樣的策略,大陸經濟正由過去的代工路線,逐步轉型為設備出口、整廠輸出的國家。 孫明德表示,這樣的轉型預估在5年內,也就是在「十三五」期間可望達成,透過這樣的轉型,大陸正在建立包括高鐵、捷運等基礎建設的自主品牌,這也將是大陸未來將落實的新經貿戰略。 在大陸這樣的轉變過程中,台灣能否從中獲得利益?孫明德認為,台灣與大陸息息相關,此時不妨適度思考,如何搶搭大陸這種「走出去」的轉型列車,讓台灣藉著大陸的經濟轉型做全世界的生意,這是台灣未來制定兩岸經貿政策時,必須思考的重要課題。 孫明德強調,台灣不應在大陸的經濟轉型過程中淪為旁觀者,而是要透過管道,包括智庫、工商團體、民間機構等加強接觸,發揮影響力,甚至將台灣的需求寫進大陸的「十三五」規畫。 不過,孫明德表示,目前台灣官方推動兩岸互動動輒得咎,因此,上述活動短期內還是得依靠民間先進行交流,效果會比官方接觸更好。 涉台政策紅利 台灣看到吃不到 大陸兩會即將登場,預估兩會期間,有關「一帶一路」、福建自貿區等重大政策可望拍板。不過,學者專家直言,由於台灣當前的兩岸政策停滯不前,大陸兩會提出的一系列涉台政策紅利,台灣恐怕看得到、吃不到,不論是對接此次兩會的各項決議,或是未來的「十三五」計畫,台灣已失先機。 前國安會副祕書長、現任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理事長張榮豐指出,面對大陸這幾年快速崛起,台灣並沒有真正投入資源去了解大 陸,尤其對大陸經濟的發展脈絡,台灣更是缺乏一套有系統的了 研究大陸需長期經營 面對兩岸政策不斷空轉,張榮豐指出,服貿一直卡關,台灣內部對於太陽花學運也無法處理,就對接大陸涉台政策而言,台灣已經失去先機,他甚至直言,台灣內部在缺乏共識的情況下,政府部門只了解兩岸關係,卻不了解大陸本身,「要談(與大陸)對接,有點奢侈」。 張榮豐以「一帶一路」為例,指出目前一般官員對此了解相當有限,因此,台灣應該以長期經營的心態,加強對大陸的基礎研究,才能做為精準決策的依據。 中華經濟研究院副執行長李淳表示,大陸對於重大的經貿政策,都有自己的規畫,基本上,大陸在這方面一直都是按既定步調在前進,因此,即使兩岸經貿互動有變化,基本不會對這些政策的方向有太大影響。 新政影響台經貿 另外,包括「一帶一路」、上海、福建等地的自貿區建設等,對大陸而言,這都是區域整合、跨國經貿的規格,因此,雖然台灣在這些方面可實際參與的空間不大,但這些政策卻對台灣未來的對外經貿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尤其是「一帶一路」當中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對以外貿為導向的台灣影響最大,有關部門必須持續密切追蹤其後續發展。 不過,李淳指出,目前台灣的兩岸政策停滯不前,已讓台灣在兩岸互動當中失去主動權,換句話說,在兩岸互動過程中,台灣政府創造議題的能力正不斷下降,發言權也不斷流失,此一狀況再不改變,即使短期內台灣能從大陸兩會、「十三五」計畫中分到一杯羹,長期下來,台灣也必將在兩岸關係中不斷被弱化,這是台灣最令人擔憂,也最應該要趕快解決的地方。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