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大陸棄「否決權」 換歐洲挺亞投行
2015/03/25 16:48:40瀏覽82|回應0|推薦0

2015-03-25 03:15:16 聯合報 記者賴錦宏、李仲維/綜合報導

歐洲主要大國近日相繼申請加入由中國大陸主導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華爾街日報報導,幕後原因是大陸主動提出放棄在亞投行的否決權,以換取歐洲國家的支持。

報導引用參與創建亞投行的相關人士透露,過去幾周,中共的談判官員已經向美國在歐洲最堅定的一些盟友作出上述表態。他們表示,這項提議對於說服讓英國、法國、德國和義大利同意成為亞投行的創始成員,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這項提議意味著,沒有哪個國家能在亞投行中主導決策進程,這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長久以來的做法大相逕庭;儘管僅擁有不到百分之20的投票權,但美國能在一些重大決策上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上鎖」,這種組織結構在過去多年時間裡備受世界其他國家詬病。

美國康乃爾大學經濟學家、曾擔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部和金融研究部主任的普拉薩 (Eswar Prasad)指出,中國方面「從長計議」的做法頗見成效,「他們並不著急,因為他們知道其他國家會來投奔。」美國財政部官員拒絕就中方作出的「無否決權」承諾置評。

廿二日亞投行多邊臨時秘書處秘書長金立群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5」上稱,「在亞投行初期,作為一個國際社會中負責任的國家,中國將遵守國際通行準則,中國不會以老大自居,而是平等待人,有事好商量,盡量以達成一致的方式決策,而不是靠投票權決定。」

此前,中共對外表示可出資到百分之50,不過,金立群的表態意味中國並不刻意尋求「一股獨大」的立場。

金立群表示,在美國、日本等一些大國沒有參與前,為保證股本金達到一定的規模,中國提出出資額最高可達到百分之50,以便使亞投行能夠如期開張運行;今後,隨著更多國家的參與,中國將會單方面稀釋自己的股份。

大陸央視「新聞1+1」報導稱,目前亞投行的出資比例是按國家經濟規模畫分,中國大陸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最多可出資百分之50,在亞投行居第一大股東的地位,這也讓大陸在亞投行擁有主導權。

參與磋商的人士表示,不設否決權的治理架構給北京幫了大忙。有人懷疑大陸會利用亞投行為國內深受房地產低迷困擾的企業提供資金,這項治理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堵住了批評人士的嘴。

報導稱,世界銀行成立於1944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立於1945年,兩者總部皆設在美國華盛頓,且美國幾乎擁有一票否決權。亞洲開發銀行創建於1966年,日本有巨大影響力,成立半世紀以來,亞洲開發銀行歷任行長都由日本人擔任。

閱讀秘書/否決權

否決權是指一個組織或個人,有權力單方面決定停止一項立法工作,否決權的擁有者擁有無限的權力,來禁止一項政策的改變。

以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影響力為例,美國是最大出資國,投票權額達16.8%IMF決議需要85%的多數才能通過,因此美國擁有事實上的否決權。(李仲維)

圍堵亞投行 美商業內幕網站批謬誤

2015-03-25 03:15:19 世界日報 編譯黃秀媛/綜合23日電

美國宣稱歡迎中國崛起成為世界強權,只要中國尊重國際通則,並在多邊系統扮演適當角色。中國對此存疑,因為中國在世界舞台有任何作為,美國都極力圍堵。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說,美國對中國率先創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反應,就證實中國的疑慮,美國採用了原則上根本錯誤、實際上更行不通的圍堵政策。

美國認為亞投行不可能遵守高標準的信用和透明水準,也擔心這成為中國擴大影響力的工具。

美國表面上宣稱沒有遊說反對亞投行,私下卻向盟國施壓阻止他們加入。但是,英國、德國、法國和義大利都不予理會,亞投行迄今已有27個會員國,最新加入的是約旦。

商業內幕網站說,美國懷疑中國的動機並沒錯,亞投行的設計確實有意在亞洲地區投射中國的勢力,尤其亞洲開發銀行早就在推動亞投行準備進行的建設工程。

美國警告盟國不要一味迎合中國也沒錯,美國對亞投行的貸款政策存疑更非杞人憂天。但是,有三個理由使美國應對亞投行採取較開放心態。

第一,亞洲對基礎建設的需求非常巨大和迫切;第二,要消減對中國貸款標準的顧慮,上上之策是加入亞投行,從內部監督改善,而不是從外面砸磚頭;第三,擴大亞銀和世界銀行等現有機構固然較順理成章,可是美國自己擋死了這條路。

連為國際貨幣基金會增加資源,為中國和其他新興大市場增加一點投票權的溫和提案,都遭到美國國會擱置多年。美國也一直阻撓增加中國在世銀的發言權,也不把中國納入泛太平洋夥伴關係自由貿易協定。

商業內幕網站說,美國應調整做法,中國應邀請美國加入,美國也應接受。這才是因應亞洲基礎建設大業,以及積極面對中國崛起之道。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2176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