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2/12 21:04:45瀏覽336|回應0|推薦0 | |
美牛風暴 去年8月放行「政府蠻幹讓人絕望」
依現行規定,美國、加拿大牛雜除內臟外均可輸台,但哪些不屬於內臟,則須逐項認定,2011年我認定牛肉骨、牛舌、牛睪丸等七項牛雜非屬內臟,准許進口,去年一月再開放背板筋、牛唇等四項。 業者尚無法進口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長姜郁美昨說,最近這次開放是去年經濟部轉交美方開的清單,希望我再開放二十項牛雜,但去年八月開專家諮詢會,僅放行食道肌、血管、頭骨肉、面頰肉、骨髓、牛脂六項,因經濟部未提供海關稅則號列,業者無法進口。 食藥署科長吳宗熹說,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已將美國從狂牛症「風險已控制國家」改列「風險可忽略國家」,代表美方監測狂牛症及風險控管獲肯定,新增的六項牛雜,均非OIE認定可能存在狂牛症「變異普利昂蛋白」的腦部、脊髓等部位,無傳染新型庫賈氏病風險。至於之前開放的11項牛雜進口量,食藥署昨無法提供數據。 「拿健康換經濟」
高雄長庚醫院名譽副院長陳順勝指,這次解禁的六項牛雜都是靠近腦部、脊髓的軟組織,且屠宰時切割腦部、頭骨過程中,難保變異普利昂蛋白不會噴濺沾染到這些軟組織,絕非沒有風險,「政府蠻幹令人絕望」。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說,普利昂變異蛋白易藏在軟組織內,不是光未開放的牛脊髓而已,牛隻骨頭裡的骨髓也有可能,政府不應讓民眾冒險。消基會董事張智剛批評,有百分之一的風險就不該解禁,政府不該拿國民健康換取經濟利益。 專賣台灣牛肉的鋐景國產肉品專賣店東門店長蕭大焜說,牛脂和含骨髓的牛大骨主要用來熬湯,臉頰肉比一般牛腩膠質多,口感較好,常有內行主婦買來烹調。至於心臟血管、食道肌等多半混成牛雜一起販售。業者表示,因台灣本土牛肉少、價格約比進口牛高一倍,開放美牛上述品項進口,勢必有店家為省成本用進口品。 陳保基:不會吃
民眾 新型庫賈氏病小檔案
病因:食入患牛海綿狀腦病(狂牛症)牛隻的產品而感染,具感染性的變性普利昂蛋白,不斷在人體神經細胞內複製堆積,導致神經細胞壞死 禁止及開放美牛重要事件
2003/12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