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婉君」衝擊兩岸關係 須面對╱李允傑
2014/12/17 21:16:57瀏覽64|回應0|推薦0

【聯合報李允傑/空大公行系主任、海基會顧問(新北市)】2014.12.17

九合一選舉後,從行政院施政報告、國民黨的敗選檢討報告,到朱立倫參選黨主席聲明,都強調要重視青年世代的聲音。台灣最大的挑戰,無疑是在區域經濟整合的大趨勢之下,中國大陸經濟實力快速崛起,台灣應該如何自處?青年選民是答案的關鍵。

從洪仲丘事件到太陽花學運,青年網路世代在社會運動與政治抗議扮演關鍵角色,進而在九合一選舉形成一股「青流」,影響輿論、扭轉戰局。

台灣太陽花學運的經驗,對香港爭取「真普選」的占中行動不無啟示。相對於大陸集權體制的網路審查與控制,以及其對憲法保障公民權的漠視,香港青年仍在艱難地爭取普選權利,台灣毫無疑問是華人世界最重要、也相對成熟的民主實踐場域;但台灣青年高漲的民主意識,已然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變數。

年輕世代是網路原住民,網路就是他們的陽光與空氣。台灣青年對於網路管制的中國大陸,難有好感。

太陽花學運反服貿,除了經濟因素,更重要的是政治疑慮:他們擔心兩岸經濟一體化後,台灣會成為下一個香港。香港占中事件更加深台灣青年的排斥。台灣青年最擔心的是,經濟依賴將構成網路與思想言論的干涉。

青年族群恐中拒統的政治態度,以及反對兩岸經濟一體化的傾向,短期內難以改變。尤其香港占中事件北京態度強硬,習近平在接見統派團體發表一國兩制,讓台灣年輕人更加反感,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強打兩岸牌對青年選票反而是扣分。

然而,台灣全球化生存戰略的邏輯是:藉改善的兩岸關係來推進台灣全球化,再藉台灣全球化的政經網絡來節制兩岸關係,確保台灣的主體性。因此,兩岸經濟連結是台灣全球化生存戰略的拼圖;若少了這一塊拼圖,就不用談加入TPP及RCEP的全球化經濟戰略。

在全球化浪潮下,中韓FTA簽署後,台灣面臨愈來愈嚴峻的外在威脅;但在內部政治上,抗拒兩岸經濟一體化的聲音也越來越大。中國大陸的政治改革、網路管制或人權保障,對台灣來說都是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因素。

服貿卡關是台灣青年反對兩岸經濟一體化的結果,背後原因是對中共政治體制的不信任,成為兩岸邁入深水區最大阻礙。但台灣需要大陸市場,不可能中止兩岸經貿關係。台灣青年婉君興起,讓兩岸關係面臨新的挑戰與困境。2016不論哪一黨執政,朝野都須面對。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9696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