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個台灣民意 陳德銘聽到了嗎/趙建民
2014/12/14 22:50:42瀏覽233|回應0|推薦0

【聯合報趙建民/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所所長】2014.12.14

九合一選舉改變了台灣的政治版圖,兩岸關係是否生變,一直是最受矚目的焦點。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適時到訪,跑行程時表示,大陸推動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和平發展路線不變,無疑為當前充斥不確定感的兩岸關係,提供了穩定的元素。陳稱陸方會等待台灣兩年,以利服貿過關,雖屬善意提醒但語氣也略帶警示,看來兩岸關係的「淺水區」已一去不返。

陳德銘稱兩岸的和平發展不變,是以「九二共識」為前提的,不啻對選舉結果清楚的表達了陸方立場。此外,不改變路線方向,不表示策略不變。在歷經太陽花學運和九合一選舉後,大陸重新評估對台政策態勢甚明,未來何時調整、如何調整,將是下一輪的觀察重點。

從陸方近期釋出的訊息不難查知,對台政策立場較前堅定,過去對周邊國家強硬,但對台灣獨軟的政策是否有變,將是另個觀察重點。

2008年以來,兩岸開啟多元合作關係,張志軍在今年六月到訪之際,強調傾聽民意,要求對台政策要向下沉,這些都是可喜的改變,但在政策評估上,陸方明顯出現誤差,終使兩岸陷入僵局。

評估不足之一,是習近平上台後,未能維持「先經後政」的交流原則,急於推出政治性議題,助長了台灣人民對大陸的恐懼。

馬總統第一任內,陸方信守以「九二共識」為基礎的先經後政交流原則,處處以利台為念,令人耳目一新。但習上任後,提出中國夢的說法,在民族主義的驅動下,政治議題升溫,「一中框架」叫得震天價響,經中有政、增進互信琅琅上口,習近平在2013年和蕭前副總統在印尼峇里島會晤時,提出政治分歧不能一代拖過一代,對台灣人民的警示性十足,至習於九月提出「一國兩制」,更予批評者以口實。

筆者在兩年前海基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研討會發表的論文,便提醒陸方應優先「鞏固九二共識」,切勿揠苗助長過於突出「一中框架」,惜未獲採納,國民黨大老在北京配合演出,也間接幫助了此冒進政策。

陸方評估不足之二,是未能深化「先經後政」政策。

許多人擔心台灣經濟鎖入大陸,因此,經貿國際化有其迫切性。最近南韓在國際經貿自由化上多所進展,台灣的無力展露無疑。馬總統將推動經貿國際化作為第二任內兩岸關係的重點,時機拿捏得宜,不幸未為陸方重視。蕭萬長十一月在北京APEC年會和習近平見面時,提出兩岸應建構共同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新機制,共同參與TPP和RCEP;王張會面時,台灣也都提出類似主張,但皆未獲正面回應。馬政府希望借APEC舉行馬習高峰會的想望也落空,在在說明在台灣最關心的國際經貿空間議題上,北京依然無感。

陸方評估不足之三,是未能持續務實交流。

太陽花學運後,陸方雖不再強調政治議題,但態度上轉趨消極,不論是貨貿或互設辦事處,協商幾近停擺,套用陳德銘的話,不知貨貿完成後是否會再來個「月亮花」。貨貿是否踏上服貿後塵,陸方擔心並非無的放矢,但貨貿和服貿性質不同,貨貿有減免關稅的實際利得,易為以商起家的台灣人接受,但國台辦發言人卻稱服貿和貨貿缺一不可,顯見陸方策略過於僵化,更何況互設辦事處何以一起受累?讓人感覺陸方的立場過於僵化,今不如昔。

台灣剛完成九合一選舉,陳德銘即依約到訪,對新的台灣民意料將獲得珍貴的一手資訊。希望在訪問結束後,陳會長能將這「三個未能」一併帶回參考。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9649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