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放下算計 總統立委應分開選/黃玉振
2014/12/15 20:39:20瀏覽167|回應0|推薦0

【聯合報黃玉振/行政院客委會前主委(台北市)】2014.12.15

九合一選舉剛落幕,中選會已進行2016總統與立委選舉該不該合併的徵詢作業,中選會決定以民調、公聽會和聽取各主要政黨的意見後再作決定。總統和立委該不該綁在一起選?理由不外:能否減少社會動員、節省經費?以及政黨利益算計等,其實更應考量的是:國家政務能否正常推動。

筆者以曾在內閣擔任六年閣員、經歷過兩次大選的過來人認為,即使合併選已有前例,且被認為可以減少選舉次數及節省經費,但站在國家政務能正常推動、空窗期減到最小的考量下,本人強烈主張兩者應分開選。

2008總統和立委分開選,立委在一月間選,總統在三月廿二日選,符合憲法的規定,選舉結果是政黨輪替,從後來政權交接尚稱平順來看,分開選除了多辦一次選務外,後遺症最少。

2012年兩項選舉合併於一月中選舉,馬總統順利連任,並未發生政黨輪替,照說問題應不大,但實際的情形則不然。2012年一月間選完後,馬總統為追求歷史定位,展現新氣象,立即進行內閣大改組,問題就出在距五二○第二任就職還四個多月,留任的閣員(甚至新任閣員)很清楚,五月還會有另一波改組,這四個月其實還是看守。這是在沒有政黨輪替、甚至總統還是同一人的情況,已實質出現國家政務四個月空窗期了。

2016年如果總統和立委合併於一月中選(立委不能晚於一月中選出),也就是說新任的總統在就職前四個多月就出爐了,這位新科總統絕對不會再是馬英九。如果國民黨人選當選,新人新政,政府高層人事勢必大幅調整,現任閣員立即進入看守內閣;如果是非國民黨人當選,就是政黨輪替,以上兩種情況,選後的四個多月台灣將進入空窗期。已掉入四小龍之末的台灣還可以空轉四個月?

阿扁時代,八年換了五位閣揆,馬英九上任後不遑多讓,六年換了五位閣揆,內閣改組更是形成了一年至少換兩次的慣例,任何閣員在推動重大政策時難免會為自己還能做多久而遲疑,以免政策還沒上路,人卻已先走路,偉大的構想變成天大笑話。更嚴重的是,經過十多年來的洗禮,公務員面對走馬燈式的首長更迭,難免會問:玩真的還是玩假的?

合併選舉的確可以改善過去每年都有選舉,社會過度動員的問題,也可以節省經費,但攸關國家政務推動的總統大選,絕對有必要依憲法的時程辦理,讓空窗期回歸為原先制度設計的交接準備期,更不宜與其他選舉綁在一起。

過去朝野政黨在權衡合併還是分開選時,都會找出各式冠冕堂皇的理由,說穿了還是究竟是否對本身選情有利才是重點。筆者主張分開選,不考慮對誰有利,只是以過來人的親身體驗提出呼籲:希望朝野政黨以國家整體發展為重,為了台灣,把政黨的得失計較放下吧。

總統、立委2016併選 藍綠各有盤算

20141215 中時電子報 管婺媛楊毅林佩怡/台北報導

下屆總統、立委選舉是否合併?中選會代理主委劉義周昨天表示,中選會已展開徵詢作業,包括發文各政黨在12月底前回應,擬定舉辦3場公聽會、進行民調等。最後,還要等中選會委員會議討論後,才會定案。

本屆立委任期至2016131屆滿,第9屆立委選舉應於2016121日前完成選舉投票;本屆總統副總統任期至2016520日屆滿,第14任總統副總統應於2016419日前完成選舉投票。

過去因總統、立委任期有3個多月「時差」,2012年各界討論併選問題時,就有學者指出合併,恐會出現「憲政看守期」,若新國會通過對行政院長的不信任案,總統得宣告解散立法院並改選,會造成憲政不穩定。

但因併選可節省社會成本,有不少人支持,以上屆立委、總統首次合併舉行為例,共節省近5億元經費。

對於合併選舉,多數朝野立委主張,在減少政治動盪、國家成本考量下很贊成。但有藍委直言,總統候選人是誰很重要,若總統候選人對立委選情沒有加分作用,「最好是分開來選,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總統、立委是否併選,藍綠各有盤算。國民黨立委陳學聖表示,立委的選情好壞,牽涉個人努力、選區經營等複雜因素,與總統候選人是誰沒有必然關係,更何況2016是朱立倫或吳敦義代表國民黨出來,都還不一定。

他強調,併選與否不應從政黨利益算計,國民黨不能未戰先衰;藍委吳育昇說,國民黨不能因為九合一選舉輸了就不要併選,否則台灣社會將看不起國民黨。

賴士葆也指出,上一次已實施過併選,為何這次不能合併?從全民角度來看,減少浪費,應該支持;王惠美也說,國民黨應思考施政如何做到讓民眾有感,比較重要。

不過,一位資深藍委直言,若總統候選人對立委選情加分,當然希望合在一起選,若沒加分,最好是分開來,這是很現實的問題。很多立委私下抱怨,支持朱立倫接黨主席,就是希望他選總統;現在卻宣布不選2016,看來要從長計議。

民進黨立委李俊俋說,併選雖減少社會成本,卻造成「憲政空窗期」較長問題。萬一政黨輪替,政權能否順利移轉,現任總統會不會利用這段時間,處理很多不必要的法案?都需通盤考量,但他個人主張併選。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pa285&aid=1966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