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9/13 14:07:56瀏覽140|回應0|推薦0 | |
【聯合報╱記者劉俐珊/宜蘭報導】2014.9.13 兩岸貨貿第九輪談判結束。我方主談人、經濟部國貿局長楊珍妮會後表示,陸方在會中頻關切兩岸監督條例立法、農產品禁止進口,及傳統產業開放,包括石材、成衣、製鞋等;由於雙方未在會中達成定期磋商的共識,第十輪談判時間尚未定案,未來將視雙方與產業溝通進度再協商。 談判地點所在地,宜蘭礁溪的長榮鳳凰飯店昨天未見示威民眾,車道雙向架設的拒馬也未裁撤,人、車進入需配戴識別證才能放行,現場警方說,共調度三百名警力支援,一整天下來,「警察還比遊客多」,飯店人員也提高警戒。 雙方代表暌違近一年,對於陸方主談人、大陸商務部台港澳司長陳星,楊珍妮表示,兩人雖是舊識,但不曾近距離接觸,「非常佩服她的沉穩與專業」,「也很願意傾聽」。 楊珍妮說,「雙方皆有意願,往前走下去」是雙方的共識,但貿易談判有賴雙方互信,陸方相當關切我監督條例內容,「我方僅能表示,將積極對外溝通,爭取通過行政部門版本」。 至於貨貿協商如何追趕南韓,楊珍妮語氣轉激動,她說,「我們一定要說啊,業者關切當然要表達,這是未來創造就業機會、留住來台投資的關鍵」。此次協商以「盤點現況」為主,我方已說明相關要求及國內業者期盼,待雙方各自進行內部溝通後,儘速舉行下次協商。 她說,下次談判應該在大陸舉行。經濟部調查,一旦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生效,台灣約有百分之24.7的工業產品受到衝擊,損害金額達三百多億元台幣。 經濟部表示,這輪談判成果包括對過去三年半進行盤點,協議文本包括產品清單及降稅安排、產品特定原產地規畫、原產地規則相關實施程序等三項附件,暫定條文為九章。 貨貿要談成 還得過三關 【經濟日報╱記者 吳父鄉】2014.09.13 04:18 am 第九輪貨貿談判在刻意對外揭露、又得兼顧談判保密原則下,半遮半掩中落幕了。 陸方直截了當在會中表達對我農產品開放的關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進度與內容的擔憂,而我方又有不得不面對的內部壓力,貨貿要談完,至少還得過以上三關。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談判桌上絕對是有捨有得;但經濟部官員私下多次無奈稱,想吃北京烤鴨,問題是可以拿什麼去換? 經濟部發下豪語,面板、工具機、石化、汽車是必須要納入即刻降稅清單的重要貨品;但大陸再三關切,希望得到我方「公平對待」,尤其農產品項目,至少要比照WTO會員國待遇,但我方礙於保障農民利益的情感,迄今不敢鬆口。 可想而知,四大產業若想在貨貿取得具體降稅進展,我方勢必對陸方關切的項目做出讓步。 此外,因服貿爭議衍生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立法,行政院版的監督條例,在立院加開二次臨時會後,迄今仍受在野黨杯葛,無法進入實質審查。 更遑論還有更複雜的民間版,難怪陸方不得不質疑,監督條例未明朗前,貨貿談判是否空忙一場。 更重要的,面對不斷高漲的民意,政府如何跨過「內部壓力」門檻。本次貨貿談判從一開始保密到家,將談判地點列為最高機密,遭媒體曝光後,先是半遮半掩的接受媒體電話採訪,最後一天又臨時通知舉辦現場記者會。 顯然,面對中韓FTA對台灣產業的衝擊,貨貿已再禁不起「黑箱談判」的批評。如何妥善處理內部壓力,與民眾溝通,考驗政府智慧。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