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學習便利通】臺灣高等教育入學新指標:英聽成績,將成升學新門檻
2013/11/21 13:52:41瀏覽414|回應0|推薦2
英聽測驗,重要性趨增

大考中心自100年9月起,試辦過兩次英聽測驗,並於101年10月,正式舉辦英聽測驗。該測驗比照大學學測和指考模式,在各縣市設有考區,並由考區教室廣播或影音系統統一播放考題。

大考中心指出,臺、清、交等20多所大學,今年甄選入學已將英聽成績列入備審資料,預估明年會有更多校系跟進採計,而104學年,則會將英聽測驗成績納入甄選及考試分發檢定項目,由此可見,英聽測驗的重要性日漸看漲。

大考中心副主任洪冬桂認為,國內大學近幾年致力國際化、開設全英語課程,但學測、指考的英文卻只考閱讀、寫作測驗,而不考英聽,國際化程度不夠徹底。因此,大考中心開辦高中英聽測驗,一年考兩次,限高三或高中畢業生報考。

此舉引發各大學科系共襄盛舉,除中文等少數科系,多數學系在今年都已將英聽測驗或其他英檢證明列為第二階段甄試的審查資料之一,英聽能力好的學生,有加分效果。



英聽為何重要?

近年來,教育部積極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大學普遍積極營造雙語化校園,延攬國際師資,促進國際學術交流,開設全英語課程以建立國際化學習環境;此外,許多大學為培育人才,精心規劃核心課程,建立多元學習環境,以期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果。因此,若是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提高,便能受益於國際化校園,提高參與國際性活動意願,擴展國際視野,並且提高未來職場就業競爭力。

大考中心曾於99年針對大學校系進行一問卷調查,各大學對於大一新生應具備的諸項英文能力要求,以閱讀能力比例最高(92%);其次則是聽力( 7 5 % ) 、口說(56%)、寫作(48%),而對於大一新生應具備相當英語能力的諸多理由中,最受各校青睞的選項是「閱讀英文教科書或相關參考資料」,占91%,另外,「與外籍同學互動」、「適應全英語上課內容」、「撰寫英文報告」等,皆各占40%以上。

當高中生進入大學後,教材來源、教師授課方式皆與高中不同,使用外文教科書與資料的比例大幅提升,校園中常見外籍教師,且有更多與外籍同學接觸的機會,國際共通的英語自然成為教學上最常用的語文。同時,在大學教育中,聆聽演講是專業成長必要而不可或缺的一環,讓學習不僅限於教科書,更能接觸全球最新的專業發展趨勢,而許多演講使用的語言便是英文。

由此觀來,不難理解各校系對大學新鮮人的英語聽力普遍重視。其實亞洲其他國家,為培養國際化人才,早已於大學入學考試的英文科中納入聽力題型,如韓國始於1993年、日本始於2006年,中國大陸則於1999年起推廣,目前多數省分皆已在高考(大學入學考)試題中加入英聽考題。

臺灣托福排名差,被英聽拖累

根據最新的統計結果,去年臺灣的托福平均成績,在亞洲30個國家中,排名第17名,相較於前一年,退步了3名,排名屬於中後段班。據托福官網公布的數據,臺灣去年托福平均78分,然而英聽測驗表現不盡理想,滿分30分,臺灣平均只有19分,因而拉低了亞洲區的總排名。

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前院長李振清指出,臺灣不乏英語能力頂尖的學生,但平均程度不理想,主因在於高中教學太呆板,大學入學考試也只考閱讀、寫作測驗,面對靈活且加考英聽的托福測驗,自然應付不來。因此針對大考中心正式開辦的高中英聽測驗,李振清認為,這將有助於提升臺灣學生的英聽能力。

李振清提醒想加強英聽能力的同學,一定要廣泛閱讀,增加字彙及背景知識,例如《紐約週報》就是不錯的閱讀素材。他建議高中學子可以定期收聽ICRT、BBC、CNN等廣電媒體影音新聞,這些都是訓練英聽能力的絕佳教材。



首次公布參考試卷

自100年9月迄今,大考中心總共舉辦過五次英語聽力測驗,但因屬於新測驗,因此僅有考試說明及例題,並未公布參考試卷。在今年英語聽力測驗前,大考中心首次公布一份完整版參考試卷,透過考卷讓同學及老師了解英聽的試題難度,方便學生學習及老師教學。

大考中心高中英語聽力測驗係採自由報考,測驗範圍為高中前兩年必修英文課程,由大學教授命題、外籍人士錄音,並另有教授及高中教師入闈審題。以高中常用的4,500字詞為主,主題兼顧生活化和實用性,情境範圍包含了家庭、校園、公共場所、社交場合等,題目共40題,皆為單選題,題型則有看圖辨義、對答、簡短對話、短文聽解四種,每種10題,成績分為A(優)、B(良)、C(中)、F(待加強)四種等級。

洪冬桂指出,英聽題目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更成熟,大考中心近年來努力建置題庫,經過幾次考試,試題已更趨穩定、成熟。最近公布的參考試卷,內容整合了各次考試的試題,並經專家諮詢及命題委員會修正完成,有意報考英聽的學子可上大考中心英聽測驗網站(http://www.ceec.edu.tw/TELC)下載參考。

統測及國中會考,也加考英聽

除了大考中心注重英聽能力,為了提升學生的實務能力,教育部也研擬,未來四技二專統測也將在英文類群考科加考聽力測驗和非選擇題,讓考試領導教育,改變學生的學習重點,預計最快將於105學年度開始實施。

此外,103年上路的國中教育會考,也預計在英語科加考聽力測驗,英語科測驗的模擬試題,測驗時間80分鐘,前20分鐘先考20題英聽測驗,再考40題閱讀測驗,英聽都是單選題,分為辨識句意、基本問答、言談理解等三部分,並於104學年正式採計,考生可上國中教育會考網站(http://cap.ntnu.edu.tw)下載測試練習。

103年第一次英聽測驗,試題偏簡單

103學年度英聽測驗分別於10月19日及12月14日舉行。日前103學年第一次高中英聽測驗順利落幕,測驗試題包括紙本試題和語音試題兩部分,考題內容包含背包客旅遊、看盜版電影,也有日本福島核災等時事議題,命題相當生活化。考生普遍反映試題難度與全民英檢初級相當,英語成績中等的同學應該可以順利作答。

考試新政策:明年起高一即可考英聽

已舉辦兩年的英聽測驗,從明年起報考資格將可望放寬!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表示,明年舉行的高中英聽測驗,將開放高一、高二學生報考,英聽成績可保留三年,估計考生可能突破15萬人,家長團體及高中教師憂心英聽成績將更突顯城鄉差距,呼籲教育部應針對偏鄉挹注更多資源。

招聯會執行祕書、臺大教務長莊榮輝指出,英聽測驗有助於學生在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均衡發展,因此,開會時一致通過放寬報考資格。洪冬桂表示,明年的英聽考題依舊以高一、高二的高中英語教材為主,不會另外出題。新北市中山女中校長楊世瑞亦表贊同,他認為開放高一、高二學生應考,學生準備好就可以去考,不必等到高三,有助於減輕高三生的備考壓力。



根據大考中心在去年11月公布的高中英聽成績統計結果,北區考生約27%拿到最高的A級,但東區僅13%,離島更只有6.2%。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祕書長黃文龍批評,教育部去年就誇下海口,強調偏鄉離島的設備、師資會逐漸到位,但迄今仍缺乏積極作為。因此,多位花東離島的教師坦言,鄉下孩子的英聽環境不如都會區,納入檢定項目之後,會讓弱勢學生更加弱勢。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憂心,英聽雖然很重要,但有些偏鄉學校連正式的英聽老師都沒有,如此一來城鄉差距勢必會不斷擴大,甚至難以翻轉。

【 更多精采內容請看本期十一月號《BRAVO!快樂升學》雜誌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pmaster17&aid=9561749
 引用者清單(1)  
2014/10/01 16:45 【udn】 這有其他產品!紐約 英語 秘笈 學習比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