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歐巴馬上任以來,歷經美國經濟景氣低迷,失業率居高不下,但他在去年11月6日的總統大選中,以303張選舉人票順利擊敗獲得206張選舉人票的共和黨對手羅姆尼,贏得連任。 不過,掌握美國總統選舉勝負關鍵的「選舉人票」,並不是由選民以一人一票的直選方式所產生,而是經由各州指定的「選舉人」,依據各州普選結果產生「選舉人票」。 在全國公民投完票後,各州選舉人需再多一道投票程序,投下總統和副總統的選票,爾後選票將被送往國會,由國會於翌年1月6日正式計票,宣布正、副總統當選者。但事實上在全國投票日當天即可知道選舉結果,選舉人團投票、國會開票都只是形式而已。 參眾院席次決定選舉人票數 「選舉人團制度」是美國國父華盛頓所制定,明載於《美國憲法》,目的是為了平衡聯邦政府與州政府間的權利運作,同時兼顧大、小州的權益。 美國於1788年實施選舉人團制度,按規定各州擁有的選舉人票,需和其在國會參眾議院的代表人數相同。參議院部分,不分大小,各州均有2席;眾議院席次則依各州人口比例分配,人口愈多,眾議員人數也愈多,亦即在選總統時,擁有的選舉人票就愈多。 目前全美50州,外加首都哥倫比亞特區(華盛頓),共有538位選舉人形成選舉人團,例如人口數最多的加州,擁有55張選舉人票;而佛蒙特州則只有3張選舉人票。總統候選人必須獲得過半數,即至少270張的選舉人團票,才能當選總統。萬一兩黨候選人的選舉人票得票數都沒有過半,則將由美國國會眾議院投票選出總統,副總統則由參議院選出,不過這種情況至今尚未發生過。 「贏者全拿」的選舉人票 美國境內除了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是依比例原則分配選舉人票,普選票的贏者只能拿到2票,其餘各州均採「贏者全拿」(winner takes all)的設計模式,任何總統候選人只要在某州贏得普選,就可獲得該州全部的選舉人票。但在這套選舉制度下,多數州都未強制規定選舉人團必須依普選的結果投票,因此也曾發生過幾次選舉人公然跑票的情形。 當然也可能發生候選人贏得普選,卻敗在選舉人票的情形,美國史上就曾發生過四次,例如1888年,尋求連任的民主黨總統克里夫蘭雖拿到較多普選票數,卻敗給了有較高選舉人票的共和黨候選人哈里遜。 選舉人團制度的爭議 除了可能會發生「贏了普選,卻輸掉選舉人票數」的不公平爭議之外,選舉人團制度也可能出現另一種異常的狀況,那就是正、副總統當選人,分別隸屬於不同的黨派。 美國憲法規定,在沒有候選人得票過半的狀況下,需由眾議院選總統,參議院選副總統,目前美國眾議院由共和黨居多數,參議院由民主黨掌控,因此若真的需由新國會選舉正、副總統,恐會出現領導搭檔不同黨的尷尬狀況。 因此,選舉人團制度經常被批評為不能全然代表美國選民意志的制度,且容易淪為政黨操縱。而美國的選民對於選舉人團制度,也抱持著正反兩極的看法,部分人士認為該選舉制度能充分體現民意;而另一派人士則指出,該制度乃為美國建國初期的特定歷史背景下所創立,現今此一制度早已不符合時代潮流了。 對此,許多的美國政治教授都認為該制度不太可能改變,因為民主黨多半在城市占有選舉優勢;共和黨的選舉優勢則多集中於農業區,雙方都沒有意願將目前的選舉制度改為直選。 事實上,美國國會在過去兩百多年間,曾經提出過幾百個議案,要求改革或取消選舉人團制度,但是由於修憲必須獲得參、眾兩院三分之二議員的支持,再經過38個州議會認可才行,通過門檻極高,以致於兩個世紀前訂定的選舉人制度就這樣沿用至今。 儘管選舉人團制度不斷被質疑,但這套已施行長達兩世紀的總統選舉制度,卻為美國兩黨政治註奠定了穩固的基礎;若揚棄選舉人團的舊制,美國現行的兩黨制很可能會被破壞,進而演變成類似歐洲的多黨制。 註: 美國獨立初期分為以漢米爾頓為代表的聯邦派(聯邦黨),以及傑佛遜為代表的共和派(民主共和黨)。前者的成員多為學者、上層、中產階級,主張擴大中央政府權力;後者成員則以中下階級、小農、勞工為主,主張政府採取放任態度、地方分權。十九世紀時,聯邦派勢力衰微,共和派分裂為民主黨和自由黨。1850年代,自由黨因黑奴問題分裂,北方自由黨將部分理念相近的民主黨人吸收,組成共和黨。此後,民主黨與共和黨的兩黨競爭,成為美國政治運作的常態。 延伸閱讀 ‧《國二公民》:選舉與政治參與 ‧《國三歷史》:近代民主政治的發展 ‧《高一公民與社會》:人民的參政 ‧《高二歷史》:美國獨立革命與法國大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