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焦點讀享店】用蓋大樓的方式,學好生物
2011/10/04 09:43:23瀏覽363|回應0|推薦3










       從肉眼難見的渺小細菌到體型稱霸海域的鯨魚,從人體內的基因到地球的生態系,無一不包含在生物學的領域中,如此深且廣的學問,使許多同學難以消化,而將它視為「只能死背卻無法應用的科學」,但事實真是如此嗎?為了幫助各位認清生物學真面目,本文將從生活小事出發,帶領你用更親近的角度認識周遭的生物現象,說不定你會驚覺:「生物學,原來我們這麼近!」

採訪報導/許惠涵

從生活中看見生物學


複製愛因斯坦

 1997
年轟動全球的複製羊桃莉,是由六歲雌綿羊成熟的乳腺細胞製造的第一頭純系複製羊,可說是二十世紀生命科學中最令人震撼的重大成就─分子生物學打破傳統遺傳學定律,可以「種瓜得豆」。聽到爸爸分享的這則消息,剛上高中的
Phoebe 好奇地問:「這麼說來,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也能被複製囉?」


       一般來說,「複製人」的基因與本體相同,其五官、體形、容貌、甚至智商等按理來說也應一致。但一個人的成長及人格的塑造,尚賴後天的教育、家庭及社會環境的遭遇、師長與同儕間的互動等等,因此複製人的心理、人格、信仰、道德與本體是不盡然相同的,所以生物學家即使用愛因斯坦的基因複製其外形,也無法複製他的人格與思想喔!

螞蟻會說話?
 
       貪吃的 Zoe
在廚房的牆壁上看到成群結隊的螞蟻,她發現螞蟻在一陣交頭接耳後,竟然就知道要去哪裡搬運食物,非常神奇,也讓她疑惑螞蟻是不是會說話?


       其實螞蟻是靠腹部末端分泌的「追蹤費洛蒙」(Trail
pheromone)在地面留下氣味路徑,使自己或同類能沿著氣味到達目的地,牠們並不會說話喔!


睡到半夜覺得冷

      炎炎夏日,媽媽特別叮囑
Cindy:「睡前要將冷氣定時一小時後關閉,否則半夜會
冷喔!」Cindy
不解地問:「一樣的冷氣溫度,睡前還感到相當舒適,但睡到半夜卻會覺
得冷,這是什麼原因呢?」

      人類為恆溫動物,依靠自律神經系統維持體溫,自律神經系統有「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者會依情緒、環境變化,無法完全靠意識控制。副交感神經又稱「夜晚神經」,負責舒緩心臟與肺的活動力,讓身體器官得以修復和休息。人在睡覺時,副交感神經的活動力最高,能降低體溫和血壓、減緩心跳次數、抑制代謝和能量消耗等等,這是我們睡到半夜時常覺得冷的一大主因。

拘泥於細節,生物愈讀愈大洞


       「以前聽人家說自然科重理解不靠背誦,怎麼還是有那麼多重點讓我背得死去活來呢?」若你有這種想法,那就代表你的讀書方法大錯特錯了!教學經驗豐富的臺中一中生物科老師呂宗信指出:「許多同學面對新的章節,一翻開課本就栽進字句中鑽研細節,而後細節愈讀愈多,無奈卻見樹不見林,以致很容易和其他章節的概念混淆。這種讀法,高一、高二可能勉強還應付得來,等到高三模擬考時才發現自己愈讀愈大洞,恐怖的是,自己也不知道洞在哪裡,根本無從補起!於是學習的信心就這麼流失了,甚至於覺得讀生物很痛苦而心生放棄⋯⋯我覺得實在很可惜!」


       榮獲教育部 99
學年度高中數理及資訊學科能力競賽生物科決賽的第二等獎,目前就讀臺南一中第一屆科學班的林奕辰同學,曾經觀察身邊生物科成績不甚理想的同學,發現他們都會把生物科想得非常艱澀,而不會試著思考這門學科和生活有何關聯,面對考試,拿起課本從頭背到尾,但第一次月考時靠死背答對的生物概念,第二次月考時又忘得差不多了,又得從頭再背一次,導致花了更多時間在讀同一個章節,考試成績卻不見起色,「主要是因為他們用錯誤的態度去看待生物這門學科,沒有抓住核心概念,導致愈背愈累,也花愈多時間,最後當然會漸漸失去了興趣。」

       不愛生物科的你,是否覺得上述的這些情形似曾相識呢?其實自然科的概念與定理,如同國文科的課文注釋、英文科的生字片語,都必須先理解而後記憶,若你在理解前就急於背誦、鑽研細節,如此本末倒置的學習方法,無法建立完整的知識脈絡,背完很快就會忘記,而又必須再背一次,這樣你當然會覺得要背的重點多到數不清,怎麼讀都讀不好囉!

多觀察,才能引發興趣


       學習任何事物都需要興趣來激發動力和熱情,才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那麼,生物學的學習興趣要從哪裡來呢?

發現充滿生物知識的成語

       在時下的生物科考試中,經常可見一些常用的成語、諺語、歇後語等,這就是生物學存在我們四周的證明。例如夏天去溪邊玩,看見「蜻蜓點水」,就知道這是蜻蜓產卵的方式;「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道破了食物鏈和食物網的概念;「淮橘為枳」則是考察溫度對生物生長的影響;而「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說明了動物與生俱來的保護色。這些人人朗朗上口的成語或詩句,其實也能成為你認識生物學的最佳工具喔!

建立對生物學的敏銳度

       林奕辰建議讀者可從市面上一些科普雜誌下手,以培養對生物的敏銳度,「例如《科學人》每期都會介紹一些科學、生物新知,如果有較為艱深的部分,也會加上注釋,不至於讓人摸不著頭緒;至於對人文部分較感興趣的人,我推薦可以看看《國家地理》雜誌,它從人類的觀點出發,推論及合理化自然生物的歷史和現象,有助於培養思考力。」

       生物學中,林奕辰最鍾愛「演化」這類主題,他分享道:「演化有如一門哲學,可以從宏觀的角度,完整又有系統地觀察人類生命的推移和周遭事物的改變過程。Campbell
與 Reece
所著的《生物學》益我良多,這是目前許多大學生物相關科系的指定教科書,它以演化為主軸,對很多的生物現象都有詳盡的解釋,而這些解釋大多是在高中課本上找不到的。平常多補充這類資訊,對於聯想和學習生物會更有幫助,也能更快且更有邏輯地把課內知識記下來唷!」


       以人類生活的角度出發,林奕辰認為:「生物學其實就是在討論生命的本質,也是在探討我們的生活,每當我對周遭的生物現象產生疑問時,往往可以在書中找到解答,所以我超愛生物的,只要拿起課本,我就會全心投入去讀。」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pmaster17&aid=5701843